准备登月!
近日,日本ispace表示:其“韧性”号月球探测器已经成功进入月球轨道,计划于6月5日着陆月球。
此前,该公司还曾发射月球着陆器“白兔-R”,但是却在登月途中坠毁,导致登月失败,而这次则是该公司第二次对月球发起挑战。
那么,这次会不会成功呢?
日本尝试登月
其实,早在今年1月,ispace的“韧性”号就已经出发了,当时该着陆器与美国“蓝色幽灵”号一同搭乘SpaceX的猎鹰9号火箭发射升空。
之后,美国“蓝色幽灵”着陆器先其一步着陆月球,而相对于“蓝色幽灵”的路线,日本“韧性”号选择了一条低能耗、节省燃料的登月路线,如今也是飞行了100多天才进入环月轨道。
对此,在“韧性”号进入环月轨道后,ispace 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 Takeshi Hakamada 在一份声明中表示:“首先,我们非常高兴‘韧性’号着陆器今天按计划成功抵达月球轨道。我们将继续谨慎操作,并做好充分准备,以确保月球着陆任务的成功。”
如果任务顺利的话,“韧性”号将在30天后着陆月球,这次他们的着陆点在月球北半球的冷海区域。
据了解,这次“韧性”号着陆器还搭载了5个科学和技术载荷,其中包括由 ispace 卢森堡子公司制造的微型探测车“坚韧”号(Tenacious),该探测车将在着陆区域进行漫游探索,以及进行一项尝试在月球表面种植藻类的实验,要知道藻类很可能是以后人类在月球的一种潜在食物来源。
现在在航天领域,我们常见的就是航天员的日常食物,以及专为航天员设计的功能性太空食品——空间站航天员太空高能压缩食品。
日常食物大家在航天员的空间站日常里都能看到,与我们所吃的大差不差,而空间站航天员太空高能压缩食品则是含有高科技核心技术的太空食品。
作为应急储备,其不仅可以在日常食用,而且还可以在紧急状况下为人体快速补充能量和营养。
而且现在随着我国航天科技快速发展,加之发展新质生产力,空间站航天员太空高能压缩食品也被用于我们生活的各个领域。
不过,虽说现在的太空食品可以保障航天员的日常能量和营养所需,但是想要在月球建立基地,就需要更多的食物来源,而藻类富含蛋白质、维生素,以及多种营养成分,就可以作为航天员的营养补充。利用月球土壤中的水分培养藻类,也可以为未来月球基地提供可持续食物来源。
除了这些任务以外,“坚韧号”探测车还将根据与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合同收集月球土壤样本。
虽说现在还不知道“韧性”号能不能成功登月,但是顺利的话,这将会是日本继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JAXA)的“SLIM”成功着陆之后的第二次月球成功着陆。
其实,从近几年多国对月球发起挑战,就知道月球已经是未来的必争之地,毕竟月球上蕴含着丰富的资源,对人类未来发展与宇宙探索具有重要意义。
这不,从近期NASA将未来重心放在登月和火星,并试图抢先给月球制定时间标准就可以看出竞争有多激烈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