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命草评诗
第582首
原诗
母亲
文/洛夫
母亲卑微如青苔
庄严如晨曦
柔如江南的水声
坚如千年的寒玉
举目时
她是皓皓明月
垂首时
她是莽莽大地
赏析
今天分享的是著名诗人、诗魔洛夫的诗《母亲》,此诗只有短短8行,却将母亲的形象刻画得十分立体。诗人通过变化书写的角度,将母亲置于两种对立面进行描写,所用的词语非常具有代表性,也许那就是母亲在不同状态下的表现。此诗读后令人印象深刻,没有多余的字句,通过比喻的修辞,尽显母亲的风采。
先看第一对比喻“母亲卑微如青苔/庄严如晨曦”,此种书写,仿佛将母亲置于矛盾之中,对立又统一,也许这样才是一个完整的形象刻画。卑微和青苔相匹配,一是从视角来看待,二是从价值来看待,充分展现了母亲的卑微形象。而庄严如晨曦,亦有视角的因素,以及晨曦所展现的那种恢弘的形态,非常贴合庄严一词,由此,又体现出母亲的安详温暖慈爱的一面。
再看第二对比喻“柔如江南的水声/坚如千年的寒玉”,一刚一柔,同样是一种对立统一的状态。先看柔如江南水声,这是一种动态描写,非常有画面感,这种感觉尽显母亲的温柔,江南女性的形象也跃然纸上了。坚如千年寒玉,这是一种静态描写,暗示了母亲的承受力之强,让人难以莫测,这也体现了母亲在生活中的坚韧个性。这组比喻正验证了那句话:我本柔弱,为母则刚。所以,在不同的状态下,母亲展现的风采是不一样的。
最后一对比喻“举目时/她是皓皓明月/垂首时/她是莽莽大地”,诗人通过俯视和仰视将母亲树立于天地之间,又天地相通。“皓皓明月”,给人一种温润如玉,慈祥如意的感觉,有一种通透感,也许,诗人看着明月时就思念起母亲了,也可看作是睹物诗人,一份思念之情的寄托。而“莽莽大地”,给人一种厚重宽广的感觉,这体现了母亲的包容和博爱的胸怀,有一种万物之母的象征。
这首诗虽然短小,却十分精悍,诗歌既有弹性,又有张力,将母亲置于对立统一的局面,深入挖掘了母亲的个性,树立了母亲的个体形象,既有画面感,又有象征意涵。从诗歌结构层次到诗歌立意,都给人新颖的体验。这首诗的书写视角完全不同于以往读过的写母亲的诗作,可以看作是另辟蹊径的创新之作。
抛砖引玉,就诗论诗,以写代学,至此,就结束了。如果您有不同的看法,欢迎评论区交流。如果您有值得推荐的诗歌,欢迎留言告诉我,一同欣赏,共同进步。我是诗者格命草,欢迎关注,下期诗评见!
诗人简介
洛夫(1928年5月11日—2018年3月19日),原名莫运端、莫洛夫,衡阳人,国际著名诗人、世界华语诗坛泰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者、中国最著名的现代诗人,被诗歌界誉为“诗魔”。
曾任北京师范大学、南华大学、华侨大学、衡阳廻雁诗社名誉社长。1938年举家从乡下迁居衡阳市石鼓区大西门痘姆街,就读国民中心小学。1943年进入成章中学初中部,以野叟笔名在《力报》副刊发表第一篇散文《秋日的庭院》。1946年转入岳云中学,开始新诗创作,以处女诗作《秋风》展露才情。1947年转入含章中学,与同学组成芙兰芝剧社和芙兰芝艺术研究社,自编自演进步节目。1949年7月去台湾,后毕业于淡江大学英文系,1996年从台湾迁居加拿大温哥华。
2018年3月19日3点21分,洛夫在台北荣民总医院逝世,享年91岁。
往期诗评
格命草
格命草,自称诗者,读睡诗社创办人,《读睡诗选》主编,中国诗歌学会会员。主编出版诗集《读睡诗选之春暖花开》《读睡诗选之草长莺飞》,目前选评经典诗歌,名人名诗500余首,《格命草诗评(一)(二)(三)(四)(五)》已完成,诗评系列丛书正在持续创作中。付费评诗,付费写诗评集,付费推广诗歌,个人诗集出版,可加格命草微信: gemingcaoa 详谈)。
关注格命草,一起读经典
赠送您诗集《读睡诗选》
《格命草诗评(第一辑)》
《格命草诗评(第二辑)》
《格命草诗评(第三辑)》
《格命草诗评(第四辑)》
《格命草诗评(第五辑)》
《格命草诗评(第一辑)(第二辑)(第三辑)(第四辑)(第五辑)》历时一年多,共收录诗评500篇,72万多字,目前头条阅读量110多万次,微信公众号阅读量130多万次,百度阅读量55多万次,时机成熟会正式出版。欢迎收藏阅读。关注格命草微信公众号,阅读最新诗评,如需付费评诗,付费推广诗歌,付费写诗评集,个人诗集出版,可加格命草微信:gemingcaoa 详谈)。
格命草主编出版诗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