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从发掘现场到展厅,文物经历了什么

0
分享至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无数文物或深埋地底、或残损蒙尘。随着社会各界对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视,这些文物在考古及文博人员的努力下陆续重见天日、重焕生机。发掘现场,考古人员一点点揭开土层,让这些沉睡已久的文物破土而出。修复实验室中,“文物医生”以精湛技艺和耐心,将破碎的残件重新拼凑、还原,尽可能地呈现其原始面貌。本报聚焦晋侯鸟尊等4件承载着厚重历史记忆的文物,向读者讲述考古和文物工作者为文物拂去尘埃、抚平伤痕的故事,带领读者走进文物的发掘与修复之旅,感受那份守护历史的执着与匠心,探寻时光深处的文明密码。

“在盗掘的爆炸中碎成100多片”

本报记者 朱 萌

文物简历

名称:晋侯鸟尊

出生时间:西周

籍贯:山西临汾

现居地:山西博物院

外貌:凤鸟高冠直立、回首顾盼。凤尾下有一象首,象鼻内卷上扬,与凤鸟双腿形成稳定的三点支撑。

病害:碎成100多片混于大量残片中

自我价值评价:我盖内铭文中的“晋”是迄今考古出土最早金文“晋”字,成为考古学家找到“晋”从何而来的钥匙。


2000年9月,山西省曲沃县公安局在审理案件过程中,一名在押犯人交代,1998年春,曾有个盗墓团伙用炸药引爆并试图盗掘一座大型墓葬。顺着这条线索,北京大学考古系和山西省考古研究所组成联合考古队,找到了晋侯墓地114号、113号墓,并对其进行抢救性发掘。其中,114号墓因被盗墓者爆破盗掘,器物破损严重,部分器物更是近乎粉末状,短期内难以修复。受田野考古条件所限,考古工作者决定将残余碎片带回实验室进一步清理发掘。

彼时,碎成100多片的晋侯鸟尊就混杂其中,辨不清完整模样。负责修复工作的北京大学文物保护专家胡东波和杨宪伟在整理时发现,“青铜渣”中有特殊纹饰的残片,疑为同一件器物。他们反复清洗、拼对、粘接,用一年半时间完成了对这件器物的主体修复。

考古工作者发现,这件器物为鸟形尊,器体作站立的高冠凤鸟形。鸟背上有盖,盖上有一鸟形钮,盖的内侧刻有铭文“晋侯乍向大(太)室宝尊彝”。可惜的是,因其出土位置接近盗洞,鸟喙和尾部象鼻出现残缺,象鼻的中间部分当时未能找到。

虽然鸟尊整体无法复原,但盖内铭文中的“晋”是迄今考古出土最早金文“晋”字,成为考古学家找到“晋”从何而来的钥匙。鸟尊属于《周礼·春官·司尊彝》所载周代祭祀礼器“六彝”中的“鸟彝”,曾被供奉于神圣威严的宗庙。铭文的意思是“晋侯制作了这件铜器在太室里使用”,证明它不仅是盛酒器,更是晋国宗庙的尊贵象征。后经考证,出土鸟尊的114号墓墓主人正是晋国第一代晋侯燮父。燮父去世后,鸟尊作为宗庙重器随葬,长眠地下3000年。

修复文物必须尊重文物历史信息与真实性,最小程度干预文物原始信息,最大程度使之可再处理。当时,由于象鼻中间部分的残缺,鸟尊尾部向内卷还是向外翻一直存在争议,以至于修复时象鼻部分保持素面。直到2018年,北京大学师生在对晋侯墓地出土文物进行整理和修复的过程中,发现了疑似晋侯鸟尊尾部的残片。经过比对,这些残片基本完整地弥补了大象鼻子中间的缺损部分。

文物修复团队为鸟尊制定了一整套专属修复方案,经过检测、清洗、原封护层清除、除锈、拼对、粘接、打磨、作色、封护等步骤,2019年,经过再次修复的鸟尊重新回到山西博物院“晋国霸业”展厅。

展厅内,凤鸟高冠直立、回首顾盼。凤尾下有一象首,象鼻内卷上扬,与凤鸟双腿形成稳定的三点支撑。向内卷的尾部造型让曾经争论不休的朝向迷局落下帷幕。


文物修复师修复晋侯鸟尊 山西博物院供图

“出土时,它轻轻一触便会崩散”

本报记者 刘海红

文物简历

名称:珍珠冕旒龙凤狮纹嵌宝石王冠

出生时间:

籍贯:青海海西

现居地:海西州民族博物馆

外貌:底部齐平,上侧边缘为7个连续的弧形花边,中心高耸,两侧逐次下降,四面均镶嵌珍珠宝石。

病害:金属片矿化,镶嵌的宝石粉化、脱落,纺织品几乎糟朽殆尽,金银质胎体分层腐蚀。

自我价值评价:我能证明泉沟一号墓墓主是唐吐蕃王室成员,为了解唐吐蕃在青海地区的行政与军事建制情况提供了重要线索。


新华社记者 白玛央措 摄

2019年,考古人员在抢救性发掘乌兰泉沟吐蕃时期壁画墓时,在一号墓后室西侧木椁外墓底坑壁上,发现一处封藏的暗格。暗格内置一长方形木箱,箱内端放一件方形王冠和一件绿松石金杯,木箱下铺有粮食种子。

“暗格的发现是一个意外惊喜,因为当时这个考古发掘项目接近尾声了。”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青海乌兰泉沟一号墓考古领队仝涛介绍,由于暗格在考古遗址中非常罕见,所以考古队员都对里面的遗物充满期待,“我们期待里面藏着带有文字的某种物体,能帮助我们认定墓主人的身份。”

考古人员小心翼翼地清理层层叠压的土石,一抹金属光泽从土石的缝隙间透射出来。随着暗格被一点点清理打开,一个造型精美的王冠和一只金杯破土而出。“这与我们想象的完全不一样。”仝涛说,由于木箱盖顶木板滚落,使珍珠冕旒龙凤狮纹嵌宝石王冠三侧冠面不同程度受损,金属片已明显矿化,镶嵌的宝石粉化、脱落,纺织品几乎糟朽殆尽。这顶金冠的胎体厚度不到200微米,几乎与3张A4纸叠加的厚度相当。更为棘手的是,金银质胎体普遍出现了分层腐蚀,下半部分已经严重粉化,轻轻一触便会崩散。所幸左侧冠面保存较好,可以其为参照进行复原。

没有出土带文字的遗物,考古团队成员不免有些失望,但随着珍珠冕旒龙凤狮纹嵌宝石王冠全貌的逐步展现,研究人员推测泉沟一号墓墓主是唐吐蕃王室成员,为了解唐吐蕃在青海地区行政与军事建制情况提供了重要线索。

修复,是揭开这个重要线索的关键一环。将王冠移放至实验室,看着上千颗珍珠散落在暗格木箱的底板上,中国社会科学院科技考古与文化遗产保护重点实验室副研究员王丹、助理研究员黄希和同事深感重任在肩。“我们对每一颗珠子进行细致的清理与提取,并一一定位。通过对所有珠子的逐一识别和修复,明确了每一颗珠饰的排列顺序与组合关系,经过缜密的分析与定位工作,最终复原了冕旒的编缀,并使用激光焊接技术进行修复。”黄希回忆,“有的时候,我们为了一颗珍珠的定位要讨论三四天。”

虽然编缀复原,但修复工作还远没有结束。“我们小心揭开金冠后侧护颈的衬布时发现,衬布与金片之间夹着一层3毫米到5毫米厚的类似尘土的粉末。金片四周的绳结完好无损,密封得天衣无缝,这么多‘尘土’是怎么钻进去的呢?”带着疑惑,王丹和同事取样放入显微镜下研究,原来,那不是尘土,而是极其细碎的羊毛纤维,证明这层看似“土样”的遗痕是一层已经糟朽的羊毛毡。

纺织品修复使用了与原文物材质相同的桑蚕丝修复材料。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修复工作人员创新针线夹持法,把文物夹持在衬布与覆纱之间,使用平均1毫米左右的针脚把上下两层钉缝起来,落针只扎在文物边缘与千疮百孔的残缺部位,用纱线将每一个小洞都牢牢钉紧。

如今,珍珠冕旒龙凤狮纹嵌宝石王冠已修复完成,并在海西州民族博物馆展出,向世人述说着墓主人的身份和千年前的吐蕃政权历史。


黄希(右)和同事在修复珍珠冕旒龙凤狮纹嵌宝石王冠 受访者供图

“缺失拉环,遍布硬结物、粉状锈”

本报记者 范海刚

文物简历

名称:汉三轮盘附觞铜温炉

出生时间:西汉

籍贯:河北邢台

现居地:邢台博物馆

外貌:由觞、炉室、底盘三部分组成,底盘为长方形,下置三轮,两端置兽柄拉环。

病害:拉环缺失,表面硬结物、粉状锈点腐蚀。

自我价值评价:我向世人展示着汉代青铜器的精湛技艺与独特审美。


藏于河北邢台博物馆的汉三轮盘附觞铜温炉,是古代可以拉着移动的温酒炉。汉三轮盘附觞铜温炉于1976年出土于邢台南和县左村汉墓,在河北省文物与古建筑保护研究院“文物医生”的精心修复下重现昔日光彩。

“2019年,邢台博物馆委托修复一批青铜器,不少都是国家一级文物,非常珍贵。”河北省文物与古建筑保护研究院科技保护部研究馆员王景勇介绍,为了修复好这批文物,他与团队坚持传统修复技法和现代修复手段相结合,以仪器分析的结果为指导,为每件文物量身定制修复方案,做到最小干预,确保原真性、可再处理。

青铜器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代表,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和艺术价值,其修复涵盖了清洗、除锈、矫形、拼接等多道工艺。“汉三轮盘附觞铜温炉整体外形基本完好,但缺失一个拉环。”王景勇说,器物缺损补配作为复原残缺部位的关键工序,必须遵循文物本身的科学性和美学价值,同时注重其实际应用功能。

“这些就是补齐青铜器所用的基本材料,我们参照另一个拉环进行了复制。”走进河北省文物与古建筑保护研究院文物修复室,科技保护部主任马云霄作为参与修复的人员之一,介绍了这批文物的保护修复过程与难点,还展示了其他保护修复完成的文物。

“需要注意的是,修补的材料通常会裹上一层高分子材料,主要是和原文物本体做一个有效的物理隔离,防止产生新的病害。”马云霄言语之间充满对文物的热爱,也透着对文物修复工作的敬畏。

青铜器除了变形、残缺、断裂等,其表面及缝隙处的“有害锈”也是常见的病害,因此补全修复等工作不能作为修复完成的衡量标准。汉三轮盘附觞铜温炉利用超景深显微观察、X荧光检测、X射线衍射、X射线无损探伤、“扫描电镜+能谱”和三维扫描等进行“全身体检”,建立起该文物的“病例档案”,再利用物理化学相结合的方法去除“有害锈”,这一过程非常重要。

“就跟病人结束手术治疗后,要进行定期复查一样。如果清除不干净,就需要重复除锈。”马云霄说,从7天到15天,从一个月到半年……文物修复不仅是“修物”,更是“修心”,非常考验修复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和耐心。马云霄非常享受这个过程,常常一头扎进实验室就忘记了时间。

如今,汉三轮盘附觞铜温炉在邢台博物馆二层,作为“井地长风——邢台历史文化展”的组成部分向观众展出,其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不仅使其成为国家一级文物,也是该馆“小小讲解员”活动的重点讲解文物之一。


汉三轮盘附觞铜温炉缺失铜环补配塑形 河北省文物与古建筑保护研究院供图

“最大的挑战在于双面书写”

本报记者 宾 阳

文物简历

名称:《龙胜县瑶寨家庭翻身史手稿》

出生时间:20世纪初

籍贯:广西桂林

现居地:广西民族博物馆

外貌:55.2cm*27.3cm,双面书写的纸质文稿。

病害:烟熏、残缺、皱褶、变色、动物损害、折痕、字迹模糊、字迹扩散等。

自我价值评价:我记录了桂北地区瑶族群众发动武装起义的起因和经过。


“这是一件珍贵的红色文物,文字部分讲述了桂北地区龙胜瑶族的历史,以及瑶民起义、红军长征过瑶寨的故事。”说到文物修复,广西民族博物馆文物修复师、副研究馆员赵旭铭对馆藏文物《龙胜县瑶寨家庭翻身史手稿》(简称《手稿》)的修复工作记忆犹新。

1932年底至1933年初,桂北地区全州、灌阳、兴安、龙胜等地的瑶族群众发动武装起义,《手稿》记录了起义发生的起因和经过。1934年12月,在桂林市龙胜县白面瑶寨,红三军四团首长会见参加过桂北瑶民起义的瑶族群众,介绍了共产党的性质、任务和民族政策,并送给他们武器,鼓励他们继续斗争,再寻光明。

《手稿》生动反映了革命年代的军民鱼水情深——中央红军对少数民族群众的关心和爱护,以及少数民族群众对中央红军的拥护。赵旭铭说,《手稿》以独特的纸张、用墨、书写及装帧形式,展现了瑶族文化的深厚底蕴。然而,由于《手稿》原保存环境和条件较差,有烟熏、残缺、皱褶、变色、动物损害、折痕、字迹模糊、字迹扩散等病害。

《手稿》的修复工作要求尽量保持原貌和装帧特色,并注意保存《手稿》文物价值、文献价值以及有关信息。确定局部处理干补法方案之后,在修复过程中,赵旭铭和同事采用赫兹伯格染色剂对《手稿》纤维进行检测,鉴定该文物具有竹纤维的特性。“这是一个基础的环节,搞清楚文物的材质,才能有针对性地修复和养护文物。”赵旭铭说。

染色是纸质文物修复的另一个重要环节,因为它直接影响到修复后的整体效果。为了使修复用纸与《手稿》的材质和色彩相匹配,修复团队在染色方面下足了功夫。“我们采用了多种传统染材,以及矿物质染料黄柏和墨汁,通过精心调配和多次刷染,使纸张的颜色逐渐接近手稿的原始色彩。”赵旭铭说,在染色过程中,修复团队借助特定便携式色差计仪器来观察色差数值,以确保染色的精准度。

《手稿》修复最大的挑战在于双面书写。在保证残缺破洞得到妥善修缮的同时,需要确保不遮挡文字,如何才能做到?对此,修复团队对传统古籍修复方法进行了两项改进,一是连接法,二是溜口技术。赵旭铭说,针对书口开裂的问题采用溜口技术,即通过连接断裂处恢复其完整性。针对手稿双面书写特点采用溜口技术,将预制溜口纸条的宽度从传统的1厘米调整为0.4厘米,以减少对纸张的干预并确保文字清晰可读。“在操作过程中,我们需要双面对比,反复斟酌,选择最佳位置进行连接,并涂上适量的浆水,将预制纸条拉直后压贴于断裂处上方,以确保修补工作的精准。”赵旭铭说。

赵旭铭说,整体来看,修复后的手稿整齐美观,尽管近距离观察时原件与修补处仍有所区别,但已经达到了预期的修复目标。2024年5月,在“天工润无声——广西民族博物馆文物保护修复展”上,《手稿》的修复过程得到全面展示。此后一年来,《手稿》在多个展览展出。


赵旭铭在修复文物 受访者供图

(图文来源于“中国文化报”,侵删)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文物平安立场

文物平安投稿:wenwupingan@126.com

文物安全,社会参与,人人尽责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这才是大杀器!以色列“铁束”激光系统,两美元摧毁百万美元导弹

这才是大杀器!以色列“铁束”激光系统,两美元摧毁百万美元导弹

史政先锋
2025-09-19 21:50:24
社评:相向而行的中美关系是世界之福

社评:相向而行的中美关系是世界之福

环球网资讯
2025-09-20 01:53:43
“东风-5C”烧饼卖疯了!小伙硕士毕业卖烧饼被小学生疯抢:1元一个,有辽宁舰、三星堆面具等多种造型

“东风-5C”烧饼卖疯了!小伙硕士毕业卖烧饼被小学生疯抢:1元一个,有辽宁舰、三星堆面具等多种造型

FM93浙江交通之声
2025-09-19 21:41:37
西贝完了!饭点高峰无人就餐,多年老粉纷纷退卡,贾国龙输得彻底

西贝完了!饭点高峰无人就餐,多年老粉纷纷退卡,贾国龙输得彻底

吃瓜盟主
2025-09-19 15:11:35
格力高管发文回应小米空调“10年免费包修”

格力高管发文回应小米空调“10年免费包修”

中国基金报
2025-09-20 00:12:48
临沂农妇因“辱骂”法官被罚款10万并拘留15日,女法官身份曝光!

临沂农妇因“辱骂”法官被罚款10万并拘留15日,女法官身份曝光!

热风追逐者
2025-09-18 21:36:29
南航最年轻班子成员高飞“空降”东航担任“二把手”

南航最年轻班子成员高飞“空降”东航担任“二把手”

界面新闻
2025-09-19 15:35:58
新月77分钟仍3-0领先,最后13分钟内连丢三球遭遇绝平

新月77分钟仍3-0领先,最后13分钟内连丢三球遭遇绝平

雷速体育
2025-09-20 08:05:15
一部 iPhone 17 Pro 撕开全球贫富遮羞布!卢森堡3天工资 vs 印度160天血汗

一部 iPhone 17 Pro 撕开全球贫富遮羞布!卢森堡3天工资 vs 印度160天血汗

EETOP半导体社区
2025-09-19 09:39:07
台湾省被日本殖民有多深?民进党高官卓荣泰仍佩戴“日据时期”徽章

台湾省被日本殖民有多深?民进党高官卓荣泰仍佩戴“日据时期”徽章

不掉线电波
2025-09-19 19:40:49
王自如:iPhone 17 标准版 80% 左右概率是京东方屏

王自如:iPhone 17 标准版 80% 左右概率是京东方屏

黑猫科技迷
2025-09-19 23:40:58
赏饭大陆沦为笑柄!郭台铭撤走300工程师,国内200亿工厂要黄了?

赏饭大陆沦为笑柄!郭台铭撤走300工程师,国内200亿工厂要黄了?

数字财经智库
2025-09-17 14:31:37
马英九:九三阅兵不是没邀请,而是吓得不敢来

马英九:九三阅兵不是没邀请,而是吓得不敢来

雪中风车
2025-09-19 14:42:53
王晶这次踢到钢板?温兆伦正面硬刚:你算老几?积点口德!两人30年恩怨真相曝光!

王晶这次踢到钢板?温兆伦正面硬刚:你算老几?积点口德!两人30年恩怨真相曝光!

科学发掘
2025-09-20 06:45:20
电影《731》中所有日本角色均由日籍演员饰演,导演:我不愿让中国人扮演日本人

电影《731》中所有日本角色均由日籍演员饰演,导演:我不愿让中国人扮演日本人

观威海
2025-09-19 09:25:05
一夜关门!深圳外贸大厂倒闭,600名员工失业,供应商损失惨重

一夜关门!深圳外贸大厂倒闭,600名员工失业,供应商损失惨重

白浅娱乐聊
2025-09-19 16:52:33
以色列打遍中东后,内塔尼亚胡点名警告中国,把中国当成卡塔尔?

以色列打遍中东后,内塔尼亚胡点名警告中国,把中国当成卡塔尔?

南权先生
2025-09-19 17:30:08
中国八月经济数据全面下滑,结构转型迫在眉睫

中国八月经济数据全面下滑,结构转型迫在眉睫

黑噪音
2025-09-19 11:29:00
韩国前第一夫人金建希穿拘留所病号服坐轮椅就医,戴着电子脚镣,疑戴手铐;韩媒发布尹锡悦视频对比

韩国前第一夫人金建希穿拘留所病号服坐轮椅就医,戴着电子脚镣,疑戴手铐;韩媒发布尹锡悦视频对比

鲁中晨报
2025-09-19 22:37:07
iPhone17ProMax刚到手就翻车,这品控把我看傻了!

iPhone17ProMax刚到手就翻车,这品控把我看傻了!

搞机小帝
2025-09-20 00:08:23
2025-09-20 10:03:00
文物平安 incentive-icons
文物平安
文物安全理论研究等。
2353文章数 61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日本开始一项"史无前例"行动:派多架战斗机前往欧洲

头条要闻

日本开始一项"史无前例"行动:派多架战斗机前往欧洲

体育要闻

亚洲天王效应 孙兴慜球衣售150万件破梅西纪录

娱乐要闻

全智贤被全面抵制!相关代言评论区沦陷

财经要闻

最重要的一个电话,信息量果然很大

科技要闻

字节跳动凌晨发布公告

汽车要闻

对话周光:一个技术理想主义者的“蜕变”

态度原创

房产
时尚
家居
旅游
公开课

房产要闻

全民撑广州,不止于赛场!与“有态度”者共筑城市骄傲

推广|| 被低估的百元级国货!推荐你们趁好价试试

家居要闻

公共艺术 限时体验打造

旅游要闻

热闻|清明假期将至,热门目的地有哪些?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