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万没想到,这个五一重庆荣昌因“政府食堂”冲上热搜,火爆出圈。1200斤大米、1500斤猪肉被游客“扫荡一空”,餐盘告急、洗碗机冒烟,连副区长都化身服务员端盘子。这场“舌尖狂欢”的背后,不仅是价格亲民的18元套餐,更是一座城以美食为媒,将千年人文底蕴化作烟火气的诚意。那么今天我们来看看这座城市藏着哪些美食诱惑?
荣昌卤鹅
“卤鹅卤鹅,盯一眼走不脱!”这句刻进荣昌人DNA的顺口溜,藏着三百年味觉密码。潮汕卤水秘方与川渝火辣基因,在荣昌白鹅身上完美融合。皮薄如纸,肉嫩弹牙,20余味香料熬煮的老卤浸透每一丝肌理。从街头竹筐到亿元产业,这道市级非遗美食,用 18 元一份的烟火气在政府食堂强势出圈,每一口都是移民智慧与川渝江湖气的碰撞。任谁尝过都得感叹:这鹅,真是 “勾魂夺魄” 的存在!
荣昌烤乳猪
作为荣昌区级非遗,它的“主角”是选用世界八大、中国三大名猪品种之一的荣昌猪幼崽。这些“猪中贵族”30日龄左右,还裹着奶香,肉质堪称猪肉界的“软萌天花板”。历经千年流转,从宫廷筵席的“上上品”到百姓餐桌的“C位担当”,荣昌烤乳猪始终稳坐宴席C位。当金灿灿的脆皮泛起油光,薄如蝉翼却韧劲十足,轻咬“咔滋”爆香,入口即化。一口穿越千年的美味,直接攻陷味蕾,谁尝谁上头!
荣昌竹笋回锅肉
回锅肉本就是川菜里的“扛把子”,荣昌的竹笋回锅肉更是将其精髓发挥到极致。 据说,回锅肉起源于民间祭祀,祭祀后的猪肉二次下锅炒制,便有了这独特吃法 。荣昌竹笋回锅肉,搭配当季鲜竹笋,吸收肉香后脆嫩爽口,加上浓郁豆瓣酱调味,咸香微辣,每一口都充满浓郁川渝风味,妥妥的“米饭杀手”,让人欲罢不能,吃过就忘不了 。
荣昌干豇豆滑肉汤
荣昌地处丘陵,过去新鲜蔬菜不易保存,勤劳的荣昌人就将豇豆晒成干,储存起来。选用本地鲜嫩猪肉切成薄片,裹上细腻红薯淀粉,下锅一煮,瞬间变得软嫩爽滑,好似在舌尖“蹦迪” 。猪肉的鲜嫩、豇豆的醇厚、汤汁的鲜香,巧妙融合,每一口都是舌尖的极致享受 。来上一碗,感受荣昌烟火气,体会生活本真滋味 。
荣昌铺盖面
荣昌铺盖面,堪称面食界的“巨无霸”。它起源于清末民初,由填川移民带来,融合闽粤风味。清晨的荣昌街头,师傅扯面的动作如武林高手般利落。巴掌大的面皮甩入沸水,配骨汤、杂酱、耙豌豆,入口滑韧如绸。这道“平民功夫菜”源于码头工人的智慧,如今已成为游客必打卡的“碳水炸弹”,日销千碗的背后,是匠人凌晨四点熬汤的坚守。
荣昌黄凉粉
“黄凉粉一端,快乐全来沾” ,一碗豌豆粉搅出的金黄凉粉,淋上姜蒜辣油,是荣昌人四季不离的“国民小吃”。其貌不扬却暗藏玄机:必须用本地豌豆,神奇之处在于,把它切成土豆丝般纤细,竟能成条不烂,软而不断,韧性十足。入口咸鲜,微辣带麻,浓郁的豌豆清香在舌尖散开,粉质感满满,一口就叫人欲罢不能,这独特滋味,别处可寻它不到!
荣昌羊肉汤
荣昌羊肉汤,是两广移民与本土饮食习惯融合的结晶 。 羊骨熬至汤色乳白,鲜香直冲天灵盖。荣昌人喝羊肉汤的历史可追溯至明清,如今街头几十家老店仍用炭火慢炖,这般熬制出的汤汁,白得像牛奶,鲜香浓郁,没有一丝腥臊味。羊肉汤系列中最为出色的当为羊杂汤,其它如“蚂蚁上树”“干码羊肉”“粉蒸羊肉”等名菜味道也巴实得很。
荣昌猪油泡粑
在荣昌,有口穿越千年的甜蜜——猪油泡粑。这道以“荣昌白糕”之名跻身重庆名特小吃的美味,相传竟源于三国时期的一场运粮意外。随军厨师将洪水浸泡的大米磨浆蒸糕,这份智慧流传至今,演变成如今的舌尖传奇。米浆混合黄豆、猪油、鸡蛋蒸制,蓬松如云朵,气孔均匀似蜂窝。咬下去软绵回甜,猪油香与米香在舌尖缠绵,老饕们都说:这一口,连时光都甜得温柔。
荣昌河包酸辣粉
在荣昌河包镇,藏着重庆酸辣粉的“半壁江山”,市面上每三根酸辣粉,就有两根来自这儿 。秘制酸辣汤底辣而不燥、酸得勾魂,泼上辣椒油,配上榨菜、花生,红亮诱人。夹起一筷吸饱汤汁的粉条,酸辣鲜香在舌尖炸开,瞬间吞下川渝的热情豪爽,堪称勾魂的江湖味道!
荣昌,一座来了就得“胖三斤”的城市。这里没有网红滤镜,只有灶台前的汗水和餐桌上的笑声。当政府食堂的灯光照亮游客的朋友圈,荣昌证明:真正的文旅顶流,不在广告里,而在百姓的饭碗中,也重新定义 “网红城市” 的内涵。当 35 万游客涌入这座千年古城,他们带走的不仅是卤鹅的余香,更是对巴蜀文化的深刻记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