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兰州市农业科技领域,市农业科技研究推广中心农作站站长孙振荣是一位声名远扬、成绩斐然的人物。今年,他荣获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这一殊荣是对他多年来扎根农业、默默奉献的高度认可。
自1992年投身兰州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工作,孙振荣便一头扎进了农业科研领域,跟随时任甘肃省劳模唐生俊师傅扎根榆中北山深处,专注于马铃薯和玉米栽培技术推广。33年来,他始终坚守在农业科研的一线,初心从未改变。
孙振荣长期聚焦兰州高原寒旱区的旱作粮油科技研究与推广。兰州市榆中县北部山区和永登县西北山区等旱作农业区条件艰苦,但他毫不退缩。针对旱作区干旱缺水、粮食产量低的难题,他带领团队刻苦钻研,总结出旱地小麦地膜穴播栽培技术、旱地膜侧小麦栽培技术等一系列实用技术,大幅改善土壤保墒保温抗旱性能。这些技术推广后,旱作区粮食平均亩产从150公斤提升到180公斤至200公斤,解决了80多万户群众的温饱问题。
2000年至今,孙振荣带领团队在甘肃中部兰州干旱山区建立3个寒旱区不同生态区域粮油作物综合试验示范点。他常年驻守在高海拔干旱山区,以小麦、玉米等主栽粮油作物为研究对象,致力于新品种的引进、筛选、选育、示范和推广。在种植模式上大胆创新,提出马铃薯高垄黑膜覆土水肥一体化栽培技术、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等多项主推技术,打破一年一季传统种植模式,实现一年双季种植。在稳定粮食单产的同时,每亩增收大豆50公斤至60公斤,显著提高粮食种植收益。
近五年,孙振荣带领团队累计引进粮油作物新品种270余个,筛选出40余个粮食主推品种,新品种种植面积常年稳定在110.5万亩,占全市粮食总播种面积的91.7%。通过新品种的引进,全市粮食平均亩产达到269.4公斤,平均增幅20%至22%,良种覆盖率达100%,良种对增产贡献率达46.5%,累计示范推广面积达440.5万亩,新增效益13.2亿元,为兰州市粮食安全及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做出突出贡献。
在甘肃中部寒旱农业发展进程中,孙振荣同样贡献卓越。他主持的兰州市农作物测土配方施肥、高效节水等项目,使全市农作物测土配方施肥普及率提高到95%以上,科学施肥入户率达到98%以上,肥料利用率从30%提高到41%。他引进小麦、玉米等优良品种300余个,使良种利用率达到100%,单产提升率稳定在20%以上,带动了兰州周边地市县寒旱区的粮食生产,促进全省中部地区粮食产量迈上新台阶,为全省寒旱区粮食安全贡献重要力量。
面对全国先进工作者这一崇高荣誉,孙振荣表示,这不仅是对他个人的肯定,更是对整个团队的认可。作为农业科技工作者,他深感肩负保障粮食安全、助力乡村振兴的重大责任。未来,他将继续扎根农业一线,带领团队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不懈努力,为实现农业强市的目标再立新功。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赵万山
责任编辑:马和相
来源: 兰州日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