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饶 毅:关于医学培养时间、医生收入的常识

0
分享至

文|饶毅,首发于“饶议科学”

标题为编者拟定

中国传统医学教育被现代医学教育模式替代之后,医学培养全盘引进国外模板,最后趋向美国模板,但收入不可能达到美国程度,成为医学培养的一个紧张点,特别是年轻医生的焦虑。年资高的医生意识到医生最终是人类高度尊重的职业,而收入只是稳定,但不可能在所有国家以高收入为尊重的标准,而是越老越得到个人的尊重,基础是全社会的共识和文化。

社会也需要了解:医生培养不是表面在医学院的年数越多越好、学位越多越好。美国的4+4医学博士、以及几十年前最著名的老牌协和医学院的8年制博士,不仅没有博士论文而且说穿了学的内容就是中国现在大学的两个学士。美国4+6的医学哲学双博士有研究论文,但是在医学院学医的年数实际低于中国六年制学士学位医学毕业生。

医学毕业生在毕业之后的实习、实践很重要。

医生的收入,受很多因素的影响,不是学习年数一项能定。

1)医学教育的模式

全世界现代社会都对医生这一职业有要求、同时非常尊重医生这一职业。但培养模式不同、尊重的方法不同。

传统中国的医学教育是家庭传承为主的学徒模式。病人通过选择医学世家而间接对医学标准提出要求。

现代的中国医生,用的是西方模式的医学教育。

一百多年前,西式医学教育传入中国。中国今天的现代医学教育,百分之百是舶来品,从形式到内容并无独创。

早先有过德国、英国模式的医学教育(以及基本模仿它们的日本模式),1919年成立的协和医学院带来美国模式。

欧洲模式的医学教育,在中国长期是主要模式,也就是中学毕业后直接进入医学院。

在中国曾经长期大量的医学院是5年制、少数6年制。可以说,在1990年之前的一百年,全中国的人民一般见过的医生主要是5年制,而见过8年制医生的中国人非常少。大家崇拜的协和医学院老牌毕业生一年不过二十人,十几年没有多少毕业生。

1910年之前,美国的医学教育质量很差。那时,美国有自我批判性很高的人,提出整改美国医学教育的方案。核心是8年制的医学教育,医学院只收大学4年毕业后,考试选拔后进入医学院,再4年医学院,也就是4+4。

行医本身,并不需要8年制。

5/6年制的医生,当然完全可以胜任一般医疗,因为他们长期在欧洲和中国都如此。欧洲的 5/6年制的医生,在美国考过美国的医学Board考试之后,可以在美国获得行医资格。中国 5/6年制的医生也一样可以考过Board之后在美国行医。

2)医学教育的内容

4+4,前面4年的大学,在美国不限专业。但是在入学考试(所谓MCAT)有要求,有些医学院对于本科课程有一定要求,但每个医学院不一样。比较普遍的是要求大学先修过统计、物理、化学、生物。有些美国医学院明确就是以上课程分别一两门就可以,其他允许各种各样。

美国医学院的4年在课程上与欧洲、中国 5/6年制类似。中国 5/6年制医学院在第1和第2年学数理化、生物。之后与美国医学院基本一样。从解剖、生理、生化、药理、微生物、免疫等基础开始,然后临床医学课程,再临床实习。

美国所谓4+4,在医学院的学习,并没有超出欧洲或中国 5/6年制医学院的课程内容。

美国8年制与 欧洲或中国 5/6年制医学院的差别在于:年龄,大学阶段的非医学内容,实习。

年龄其实是美国医学教育最初很重要的因素。认为18岁就读医学院,太早了。等4年更好。

后来,因为美国医生收入高,医学教育年限同时成为一个门槛。但并非其初衷。

协和长期的4+4,前面4年是在大学(燕京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生物系课程,后面4年在协和。协和医学院本身的教学内容与 中国 5/6年制医学院的是一样的,并无神秘内容。因为美国8年制的后面4年也没有神秘内容,与 中国 5/6年制医学院的基础医学、临床医学教学内容一样。

协和医学院新的4+4,从以前的前4年只是生物系,改成与美国一样的可以其他专业学位毕业。但协和担心生物基础不够,最近版的要求,对生物要求25个学分,远远高于美国全部医学院对于入学前在本科 “4 ”里面的要求。

美国还有4+6的双博士(MD/PhD),医学院期间6年(我甚至在旧金山见过九年才毕业的,因为研究时间难以把控)。认为是培养医师科学家的模式。曾经有口皆碑,但它不是研究所必需的前置条件,效果现在也并非一致。另外,同样因为年限太长、与临床收入相比“得不偿失”而在美国现在不再是很多学生挤入,至少不是几十年前那样。

我在华盛顿大学带过MD/PhD学生,非常优秀。也是4+6。

中国有些医学院要求医学博士要有论文,实际希望以4+4做到美国的4+6,其实专门做研究的中国博士生也不一定服气。中国的医院,大部分病人,是否需要做研究长周期的医生,也因为病人而不同。

美国这种看起来年限最长的4+6,医学院的6年有三年全部是研究,医学只有三年。

为什么?全世界的医学教育内容实际只有3年,无论何种学制,无论对外宣传如何,其实超出3年的其他年学习的要么是基础(非医学)、要么是临床实习。

3)医学毕业生的学位

5/6年制的医生当然是学士学位,在英国称为MBBS。而美国8年制的毕业生被称为MD,医学博士。美国将欧洲、中国的医学毕业生称为MD类似(MD equivalent)。

美国的医学博士,只有医学教育,完全没有论文要求。

医生资格重视的是医疗,不是研究。

美国的研究生才有论文要求,但医学院的研究生博士学位不是医学博士,而是哲学博士(PhD),可以进行研究,不能行医。

美国对于医学博士很尊重,所以不仅可以行医,也可以进行科研,直接成为申请研究经费的PI(主研究者,中文胡乱翻译成为首席科学家,实际是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经费申请的课题负责人)。

中国和欧洲的 5/6年制,当然是学士学位。

协和医学院从一开始,就是博士学位。并非它的毕业生学了更多的医学,而是它要求学生先在燕京大学生物系(后来是北京大学生物系、在后来是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念4年生物系课程,然后在协和医学院念4年。

协和医学院的博士学位,长期也与全中国的医学学士一样,并无研究论文,而且医学教育内容并无二致。协和医学院老牌毕业生,都没有博士论文。

但以全中国独一无二的协和8年制,长期存在。

但是,近四十年来,中国与美国广泛交流。一大批中国医学毕业生,在美国先是做研究为主,后来逐渐有越来越多的考试加入美国医生行列。

美国医生的高收入,逐渐在中国医学界广为人知,而且实际上广为羡慕。

但其他行业不服气,其中一个指向是中国医学院毕业生只是学士,不如美国的博士。

中国医学教育从 5/6年制为主,走向8年制,有多种原因,其中一种就是对比美国的学制,当然不能否认还有8年制有助于部分毕业生 追求美国收入、去美国行医的心理因素。

在这样的情况下,全国的医学院逐渐加了8年制。

但人人知道美国的8年制是4+4,而医学部分并不超出中国原有 5/6年制的课本内容。

在中国国内,8年制的医学教育,怎么能够让其他专业服气?

一些医学院把8年制定位硕士毕业。一些医学院又对美国的医学教育不服气,凭什么不能同样内容成为同样的医学博士?

但是,中国普遍认为,博士就要研究论文。

这样,长期争论、没有定论。

中国的医学教育年制和内容就出现多种不同细节。有些要求论文,有些加强临床实习。

大家都守住的是 5/6年制核心的医学教学部分,在其他方面加减。

协和医学院的8年制,长期以来当然在刚刚毕业的时候不可能显得比其他医学院 5/6年制的更能够进入临床。实际上,协和毕业生最合适的是留在其附属的协和医院,后面有专门的量身定制的临床培训。

美国的医学院毕业生,后面也有3到7年的临床培训。

中国后来也普遍有临床规培要求。

中国对于学位的要求,还与公立医院定收入有关。学士和博士不同。

所以,所谓学位的差别,主要来自行业间比较,收入的确定,并非刚刚进到医院的时候,临床胜任程度。

4)医学毕业生的收入

欧洲对医生很尊重,但是欧洲的医生不可能有美国那样的高收入。

中国对医生的尊重一般,而收入远低于美国。

因为医生是治病救人,美国人普遍尊重医生,而美国社会尊重的核心模式是收入。

美国一般医生的收入,远高于美国州长的收入。美国政界缺乏竞争性的人才,这是其中一个原因。

美国医生高收入有道理,但为什么会远高于欧洲和中国的医生收入?

因为,美国的医生高收入有社会原因,也有历史原因。

一般外国人不清楚,美国医学会(AMA)这一医生团体,在美国有巨大的影响力。它和美国长枪会是两个对美国国会影响最大的院外活动集体。

通过限制美国医学院数量、美国每年医学院招生数量,一方面正常的公开的口号是严格要求,8年制就成为让公众认为医学院特别难的表面理由。一方面实际是捍卫医生高收入。

美国医生的数量长期供不应求,关键不是市场调节,而是医生团体背后操作,所以维护了高收入。

美国医生会抱怨实习期间多么艰苦,因为需要24、36、甚至72小时值班。其原因是美国医学院毕业生太少,所以实习医生太少,医院下级医生太少,必需长时间工作。所以,美国医学毕业生的工作长期长、培训艰苦,并非医生职业的必然,而是美国医生职业学会为了捍卫收入,限制医生数量的结果。

5)医生收入有复杂的社会平衡

中国医生如果要很快比对美国医生的收入,恐怕长期只有一个途径:去美国。

事实上,1978至2000年中国一些医学院的毕业生,大量出国。协和毕业生绝大多数出国,北医、上医毕业生大批出国。而且凡是成为医生的,回国人数在全中国都屈指可数。

实际上,医学界众所周知的有些腐败现象,有一个原因就是一些医生经常对比自己出国同学的收入。

如果在中国获得美国一样的医生收入,中国人民恐怕承担不起。

医学重要、医生重要,但中国人民的医疗负担应该在社会能够承受的范围。

美国的医疗也是非常大的负担,长期有人抱怨,Clinton政府曾经努力医疗保险改革而流产。Trump政府认为高收费没有问题,经济收入一般的人看病难、找好医生难,不是Trump之类的(每一届美国共和党)政府的事情。

美国少数人,希望美国能够实现欧洲的全民医疗保险,没有成功。古巴这一经济穷国,在全民医疗方面也做的比较好,但能成功模仿古巴模式的也不多。

全民医疗保险的一个前提是医疗费用不能太高,这就直接影响医生收入。

医生收入、医疗质量、社会承受、病人负担,永远是一个不断可以争论、不时需要调整的复杂的平衡。

6)医生是可以信赖的群体

医生总体是一个认真工作,扎扎实实,平时累点经常发点牢骚但不闹事的群体。

中国医生,总体也是勤勤恳恳,认认真真,有责任心的群体。

在读书和刚刚毕业阶段,中国医学生和医生对于学习时间和收入对比(对比学习时间、其他行业的同学),会出现焦虑、焦躁。

但进入工作状态后,耳濡目染多少前辈、多少老医生,长年勤勤恳恳。

人到中年,很多中国的医生还遇到中国特有情况。中国的文科生和部分工科生在行政职位提升很快,远快于医学毕业生。也会出现一定的波动。

但是,人到中年会知道人生的意义有多种,医生一辈子比较辛苦,但每天都可以有帮助过人,虽然经常失败,也经常成功。

能够以助人为乐度过一生,稳定安乐,其实可以是一些人梦寐以求,只是年轻时候不一定知道,社会不一定讲清楚了。

7)Confession

以上常识,很多人知道。

笔者是医生的儿子,在美国医学院任教超过十年,回国后在医学院义工近六年,不可能没有一点体会。

目前与医学界、医学院,毫无利益关系,可以比较平心静气,也许比较公允。

写下常识, 为社会相互交流、相互理解提供便利。

希望年轻医务工作者、关心医疗的人们,也能够理性的、平心静气的讨论。社会不应该矛盾增加,而应该在理性讨论后大家更相互理解,促进社会团结、国家进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张玉宁打进国安生涯第59球,超越巴坎布成为队史第二射手

张玉宁打进国安生涯第59球,超越巴坎布成为队史第二射手

懂球帝
2025-11-06 21:54:14
突发:乌克兰击中克里米亚油库!安吉丽娜·朱莉访问赫尔松

突发:乌克兰击中克里米亚油库!安吉丽娜·朱莉访问赫尔松

项鹏飞
2025-11-06 20:41:14
《棕眼之谜》好评如潮,追3集后,我想说:国产悬疑剧尺度真敢拍

《棕眼之谜》好评如潮,追3集后,我想说:国产悬疑剧尺度真敢拍

娱乐圈笔娱君
2025-11-06 15:21:45
毛主席视察天津时想见李银桥,得知他已经入狱,伟人只说了2个字

毛主席视察天津时想见李银桥,得知他已经入狱,伟人只说了2个字

南书房
2025-09-28 23:01:03
灾情严重!马科斯通告全球:菲律宾全国进入紧急状态,中国还会再出手援助吗?

灾情严重!马科斯通告全球:菲律宾全国进入紧急状态,中国还会再出手援助吗?

青风点评
2025-11-06 12:31:19
深圳一地发生火情,情况通报!

深圳一地发生火情,情况通报!

深圳晚报
2025-11-06 19:14:11
荷兰政府花200亿挽留无效!光刻机巨头ASML为何要从老家搬走?

荷兰政府花200亿挽留无效!光刻机巨头ASML为何要从老家搬走?

南宫一二
2025-11-06 13:38:57
曝妻儿3人被发小杀害真相,饭桌聊黄金遭惦记,百日祭现反常一幕

曝妻儿3人被发小杀害真相,饭桌聊黄金遭惦记,百日祭现反常一幕

壹月情感
2025-11-05 21:24:33
你做过最疯狂的事是什么?网友:在公园亲了一小时

你做过最疯狂的事是什么?网友:在公园亲了一小时

解读热点事件
2025-10-11 00:20:03
东契奇五战封神!200+55+46创NBA最佳开局,湖人豪取五连胜

东契奇五战封神!200+55+46创NBA最佳开局,湖人豪取五连胜

夜白侃球
2025-11-06 21:43:59
两连败,山东男篮小组出线难了,陶汉林13+7 陈玖璋连拿5分险逆转

两连败,山东男篮小组出线难了,陶汉林13+7 陈玖璋连拿5分险逆转

替补席看球
2025-11-06 21:24:55
名著误译的问题,到底有多严重?

名著误译的问题,到底有多严重?

尚曦读史
2025-11-05 07:39:11
美声称须允许台“平等参与”明年中方主办的APEC会议,外交部回应

美声称须允许台“平等参与”明年中方主办的APEC会议,外交部回应

澎湃新闻
2025-11-06 15:34:26
被谢贤养了12年,用青春换来2000万的Coco,已经走上了另一条道路

被谢贤养了12年,用青春换来2000万的Coco,已经走上了另一条道路

徐徐道史
2025-11-04 18:34:05
有一说一,全运会女单冠军必然是孙颖莎的,理由无非就是这三点!

有一说一,全运会女单冠军必然是孙颖莎的,理由无非就是这三点!

田先生篮球
2025-11-05 21:08:56
她死于1688年,她的黄谣却传到了2025年

她死于1688年,她的黄谣却传到了2025年

最爱历史
2025-11-06 17:55:58
北京国安亚冠2首胜!6年亚冠主场首胜,跃居小组第3,连破4魔咒

北京国安亚冠2首胜!6年亚冠主场首胜,跃居小组第3,连破4魔咒

奥拜尔
2025-11-06 22:13:11
354票赞成,15票弃权。泰国为泰党就这么选出了新老大。

354票赞成,15票弃权。泰国为泰党就这么选出了新老大。

百态人间
2025-11-06 05:50:03
女博士出轨副院长导师,男友反击被怼:“我真的无法无法拒绝他”

女博士出轨副院长导师,男友反击被怼:“我真的无法无法拒绝他”

苏大强专栏
2025-02-28 16:39:18
央视提醒!AI盗播名人带货愈演愈烈,温峥嵘怒怼“假自己”反被拉黑

央视提醒!AI盗播名人带货愈演愈烈,温峥嵘怒怼“假自己”反被拉黑

阿废冷眼观察所
2025-11-06 15:55:17
2025-11-06 23:12:49
學人Scholar incentive-icons
學人Scholar
汇聚优秀学人,致力于构建面向大众的交流平台
1494文章数 271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健康要闻

超声探头会加重受伤情况吗?

头条要闻

"迷你共享摩托"现身长沙 投放公司:车辆是共享电动车

头条要闻

"迷你共享摩托"现身长沙 投放公司:车辆是共享电动车

体育要闻

送走两位全明星,公牛成了东部第一

娱乐要闻

“黑料缠身”的白百何 谁给她的勇气?

财经要闻

南银法巴加速发展背后:资金饥渴症待解

科技要闻

小鹏机器人里藏真人?何小鹏发一镜到底视频

汽车要闻

是我眼花了么?怎么大猩猩都来参加新车发布了?

态度原创

家居
亲子
教育
健康
公开课

家居要闻

别样府院 畅享诗意生活

亲子要闻

孩子补锌不盲目,3 种高锌食材,补对免疫力强长得快

教育要闻

孩子的数学危机,早在小学就埋下了

超声探头会加重受伤情况吗?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