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长隆的电磁弹射滑道中感受肾上腺素飙升;
于四海城的面包香气里触摸生活温度;
在紫泥堂的锈迹斑驳间对话工业浪漫;
最后枕着珠江的晚风,
看老粮仓披上落日金纱……
这个“五一”假期,
番禺以世界级游乐设施全球首秀、
跨界艺术空间与文艺美学秘境,
邀你开启一场“潮而不浮,
古而不旧”的漫游之旅
尖叫预警!
长隆水上乐园三大世界级设备首秀
磁力炮过山车
风暴双响炮
冲天双浪板
玩的就是心跳!
作为华南玩水地标的长隆水上乐园,今年五一以三大全球首创新设备强势破圈。磁力炮水上过山车以11米/秒的电磁弹射速度,带游客穿越500米水陆轨道,演绎现实版“速度与激情”;风暴双响炮以33米全球最高组合大喇叭,将橡皮圈甩入蜂巢迷宫般的螺旋滑道,尖叫声与水流轰鸣共振成夏日狂想曲;而冲天双浪板的260米超长滑道如巨蟒盘踞天际,失重感如潮水般反复冲刷神经,够胆你就来!
磁力炮水上过山车
风暴双响炮
冲天双浪板
夜场加码!
水上电音派对×明星阵容
夜间的水上乐园更化身赛博幻境:“水上超级电音派对”爆款返场,12台高射水炮随电音节拍舞动,火焰与烟花在电音派对高潮中撕裂夜空。
长隆水上电音派对
四海城双面记:
“面包节+卡皮巴拉” chill拉满
面包脑袋速速集合!
面包管够、玩法管嗨!
4月30日至5月3日,110+烘焙品牌将把四海城变成“面包乌托邦”。现场超多“膨胀门”打卡装置,面包脑袋们一定要来打卡,随便一拍都元气满满。还可通过完成指定任务收集印章,抽取精美礼品。活动期间,每天固定时段,憨态可掬的面包人偶会在四海城欢乐巡游,精彩不容错过。
膨胀面包节
面包人偶巡游
遁入豚门!
跟着顶流“面瘫”水豚修炼松弛感
商场地下空间的“卡皮巴拉乐园”新晋成为情绪疗愈圣地。“卡皮巴拉”即水豚,无论被怎么“骚扰”都情绪稳定,以“活着挺好,死也可以”的松弛感成为年轻人的精神图腾。建议逛累了来这里“朝拜”一下,给世界按下静音键,找到一种发泄自我情绪的无害方式,在世俗纷扰中修炼心性,保持内核稳定。
四海城“卡皮巴拉乐园”
“卡皮巴拉”发呆中
错过广东时装周?
这里还有展览,美到窒息……
商场地下二层未来宇宙艺术中心的“绿驿华韵”非遗公益与绿色设计推广展陈列了多项中国国家级、海外国家级纺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粤绣、苏绣、湘绣、缂丝、香云纱等,诠释传统工艺的现代生命力。
现场展陈多项非遗作品
西坊大院:
红砖墙里藏着时空折叠术
穿过长隆水上乐园和四海城的喧嚣,市桥老城区的西坊大院正以怀旧美学静候探访。这片前身为1958年国营农副产品加工厂的建筑群,如今蜕变为文创与怀旧交织的复合空间。
西坊大院入口处的各式灯笼
西坊大院内的怀旧图画
斑驳的红砖墙上,“淡淡定 有钱剩”的标语仍清晰可辨,夕阳为红砖墙镀上金边,让人瞬间穿越回上个世纪,拍照氛围感拉满。
市井天际夜西坊老楼
进入米谷书店的瞬间,魔幻现实扑面而来——30米通天书墙如知识瀑布倾泻,玻璃穹顶将阳光揉碎成跳跃的金箔。捧一本书靠坐在窗边位置,恍若置身“广州霍格沃茨”。
米谷书店
景区入口处的海贼王主题墙绘更添一丝二次元惊喜,历史在这里不是标本,而是破圈融合动漫文化,成为持续生长的生命体。
景区入口处的海贼王主题墙绘
先锋社区:
蚝壳墙下邂逅明清岭南美学
在明清镬耳墙与50年代红砖楼共存的先锋社区,建筑本身就是一部立体史书。这里曾是番禺的政商中心,如今活化为一座“无围墙的记忆博物馆”。
先锋社区
社区内的蚝壳屋是岭南建筑一绝,生蚝壳混合糯米黄泥等砌成,遮阴隔热,不惧潮湿。光线正好时,来看阳光在凹凸墙面上跳舞,建筑光影层层叠叠,分分钟拍出复古大片。
蚝壳墙
值得一提的是,蚝壳墙多见于祠堂、庙宇及富商士绅宅院,且七菱八角的蚝壳饱含古代防盗智慧。
蚝壳墙
紫泥堂:
在糖厂废墟,与工业浪漫私奔
番禺的潮流若需具象化,紫泥堂必是铁锈红与混凝土灰写就的长诗。这座前身为1953年国营糖厂的园区,在时光流转中停下了轰鸣的机器,以“文艺废墟风”重获新生。
墙面撞色设计
彩绘墙
踏入园区,苏式建筑的明黄外墙已染上岁月包浆,掩映在古木间的Y型楼梯、斑驳剥落的墙面将旧日痕迹深深镌刻。
苏式二层建筑
咖啡馆
爬满藤蔓的厂房、纵横交错的钢铁架构,在阳光下形成冷峻而诗意的几何光影,恍惚间仍能听见半个世纪前机械的喘息。
园区内的废旧厂房
特色装潢
真正的魔法总在黄昏降临——登上临江的二楼平台,看残破厂房被暮色浸透、镀上金边,感受工业时代的浪漫余韵。
临江观景平台
作为《热辣滚烫》《一闪一闪亮晶晶》等爆款电影的取景地,紫泥堂创意园一向是艺术界的宠儿、每个转角都藏着电影级的叙事张力。园区还吸引了小众藏品店和艺术长廊等入驻,赏石、各式陶瓷花瓶、杯具等你赏玩,还可以沉浸式欣赏老藤箱、旧牌匾、旧桌椅等物件。
藏品店的老物件
艺术长廊外景
艺术长廊的藏品
良仓·新造创意园:
赴一场限定款江畔落日之约
沿珠江支流西行,良仓·新造创意园在粼粼波光中铺开画卷。这座由1953年粮食储备库改造而成的艺术空间,既凝固着工业时代的粗犷筋骨,又流淌着当代美学的轻盈诗意。没有网红扎堆的喧嚣,唯有粮仓与江水私语、历史与光影交织。
新造良仓
园区完整保留了斗式提升机、木梁顶棚等粮仓原始结构,行走其间仿佛步入一部粮食工业纪录片。而八座对称拱顶的苏式粮仓披着老旧黄墙,将上世纪50年代的工业风貌定格无声。
老粮仓建筑
新造良仓的美,无须滤镜加持。傍晚时分,滨江步道的300米长卷徐徐展开:夕阳为粮仓群镀上一层琥珀色,货船犁开江面,粼粼波光与斑驳砖墙碰撞出流动的油画。
码头日落
这个假期,甩开人潮,潜入番禺的“漫时光”,在长隆的浪尖尖叫,去四海城啃着面包发呆,摸一摸蚝壳墙的斑驳,追一场良仓上的日落。五一,番禺约定你!
来源 | 番禺融媒
策划 | 陈海生、孙轶英
文字 | 张琳
图片 | 许兴尧、张琳
部分 图片源自景区微信公众号
视频 | 许兴尧
部分视频源自景区公开资料
编辑 | 何子熙
校对丨胡普甜
审核 | 孙轶英
签发丨叶平生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