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吉他一副裸嗓子
怎么就唱到人心里去了
怎么就把人疗愈成这样了
来自马里的传奇歌手与歌曲创作者 Salif Keita 在最新的色彩秀舞台上表演了他最新专辑《So Kono》中的《Aboubakrin》。
今天就来写写他的故事。
他是第一位获得格莱美世界音乐专辑的非洲人,有着“非洲黄金之声”的美誉。他的作品充满发自内心的真诚,能够超越时间和空间,将你带入一个纯粹、朴实的天地。
他的声音里有一个远离繁忙和现代喧嚣的灵魂,自然流淌,快要迷失的时候,这歌声能唤醒希望。
萨利夫之所以引人注目,不仅源于他的歌声,也因为他患有白化病。
1949年萨利夫在Djoliba村出生,他是一位凯塔王室的王子。但由于得了白化病,他被家人赶走,从小就被整个村落排斥。
因为无法忍受周围人的歧视,18岁时他离开了家乡前往马里首都巴马科,在那里他加入了政府资助的巴马科超级铁路乐队,同时在Les Ambassadeurs国际俱乐部演出。
凭借自己的歌声和音乐才华,萨利夫让越来越多的人认识了他。后来他搬去巴黎,接触到了更多的观众。
从撒哈拉到欧洲,扎根北非的音乐在这里慢慢开花。萨利夫的音乐结合了西非传统的音乐风格,也深受欧洲和美洲的影响。
萨利夫逐渐在欧洲取得了成功,成为重要的非洲音乐大师。
音乐家的身份,让他摆脱了曾经遭受的排挤,也让萨利夫有了新的人生追求,为那些深受疾苦的白化病患者发声,帮助他们摆脱苦难。
白化病是一种黑色素生成的缺陷,它也被称为“皮肤癌”。
在非洲一些贫穷的地区,白化病人的寿命不到30岁,他们遭受着非人的待遇,被杀害,迫害或孤立。
当地人将他们视为恶魔,还相信白化病人的身体器官有治病、致富的超自然能力,四肢还能带来好运。
因此很多白化病人饱受歧视,甚至因为迷信和无知惨遭杀害。他们的身体部位在黑市上出售,最高价格在7万美元。
同样是白化病患者的萨利夫,曾经也深受压迫。2005年他凭借自己的声誉,在主流媒体的帮助下,创立了帮助白化病患者的Salif Keita全球基金会,呼吁世界结束对白化病人的歧视。
基金会每年为数百名白化病人提供免费医疗,改善白化病家庭生活条件,也致力于援助每一个失落的白化病人找回尊重。
2009年,萨利夫为白化病人出了一张专辑《LaDifférence》,歌中唱着“我是黑人,我的皮肤是白色的,我们希望得到爱和尊重…”
他一直在为白化病患者的人权奋斗。
萨利夫的女儿Nantenin Keita是一位残奥会运动员
同是白化病患者的她,与父亲一样有着坚强的意志
萨利夫说,“无论是因为歧视,还是炎热的太阳,白化病人始终处于永久的危险之中。他们需要一股积极的力量,去创造爱,创造改变。”
看到这里,他已不再仅仅是一位歌手,而是歌声里的英雄。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