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鲁中晨报报道,韩国最大在野党共同民主党前党首李在明4月底正式当选第21届总统选举共同民主党候选人。共同民主党当天公布的党内总统候选人初选结果显示,李在明以89.77%的得票率位居第一。此前三场初选,李在明均以大幅优势领先其他候选人,得票率分别为88.15%、90.81%和88.69%。李在明在韩国高阳市发表致辞时,被发现其西装外套内再次穿有防弹衣,身边各有一名黑衣警卫。高喊口号后,李在明向欢呼的观众跪地磕头。
此次,共同民主党党内竞选共有3人参选,分别为李在明、京畿道知事金东兖和前庆尚南道知事金庆洙。该党规定的党内竞选方式为党员投票50%和对韩国民众开展的民调50%相结合的方式,在各选区轮换进行初选投票。在党内的三场初选中,李在明均获得压倒性胜利,远超其余两位参选人。不过,随着选举日期的临近,李在明身负的司法案件审判也在“与时间赛跑”。
李在明(资料图)
李在明牵涉多起诉讼案。其中,他涉嫌违反《公职选举法》一案目前在三审过程中,因涉及其参选资格是否会遭剥夺而引发广泛关注。消息人士称,韩国大法院(最高法院)可能将于5月作出判决。三审判决最早可能在总统候选人登记日前。总统候选人登记日为5月中旬。按照韩国法律,如果大法院在三审判决中维持无罪判决,李在明的政治前途将不受影响。如果判决结果对李在明不利,他不仅将失去国会议员资格,还可能10年内无法参选公职。
据悉,中国外交部发言人主持例行记者会。有外媒记者提问称,据报道,中国警告韩国公司不要向美国军事和国防公司出口含有中国稀土矿物的产品。中国政府向电梯、电力设备、电池、显示器、电动汽车、航空航天和医疗设备等行业的公司发出信函说,如果他们违反限制,可能会面临制裁。外交部能否证实发送了这样的信?有没有细节可以补充?发言人对此表示,“我不了解你提到的具体情况,建议你向中方的主管部门进行询问。”
李在明(资料图)
不过,这一消息还是在韩国引发了担忧:中美“两鲸相斗”,夹在当中的韩国恐怕要“虾米遭殃”。报道称,韩国业界普遍解读认为,中国方面将不再向违规企业供应中国产的重稀土。中国“似乎已开始全面实施对中国战略性矿物的第三国出口控制”,认为中方可能也向日本、欧洲等其他依赖中国原材料的国家和地区发出了警告。韩国国内生产变压器等电力设备的企业已立即进入“紧急状态”。一家据称已从中国政府处收到“警告公文”的电力设备生产公司,对旗下子公司及相关企业展开了全面调查。
作为对美国全面对华挑衅的一种回应,自今年以来,中方已多次宣布对数十种稀有物质实施出口管制,主要打击的对象就是美国。外媒有关美国军工和科技企业向韩国购买相关产品的报道,联系马斯克企业当前面临的困境,可以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在中美打响前所未有关税战的背景下,很多美国科技企业因相关原材料库存耗尽而扛不住了。显然,特朗普及其手下的幕僚近期频繁对中国发出对话的信息,甚至出现“服软”的迹象,这从另外一个角度上印证了这一点。
稀土(资料图)
长期以来,中国以其强大的稀土精炼能力,支撑起了全球众多产业的发展。但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中国开始更加注重稀土资源的战略价值,通过合理的政策调整,引导全球稀土产业向更加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这不仅有助于保障中国自身的产业安全,也为全球产业链的稳定与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在这场围绕稀土展开的国际博弈中,中国新规引发的连锁反应仍在持续发酵。韩国企业如何应对供应链危机,美国军工复合体又将采取何种措施突破困境,都值得进一步关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