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长绳系日——韩天衡学艺80年回顾展”在绍兴兰亭书法博物馆拉开帷幕。展览由浙江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浙江省书法家协会、中共绍兴市委宣传部、中共嘉定区委宣传部等多家单位联合主办。
推陈出新, “长绳系日”讲述艺术人生
现场,艺术家韩天衡用“长绳系日”这一古老成语,生动表达了自己对艺术的不懈追求。“长绳系日”典出晋人傅玄《九曲歌》,这一成语精准概括了韩天衡与时间赛跑的艺术人生。
自六岁启蒙,他先后师从郑竹友、方介堪、谢稚柳、陆维钊等艺坛大家,八十年来始终秉持“区别于古人、他人与故我”的艺术圭臬,在篆刻、书法、绘画、艺术理论等领域坚持推陈出新,形成了自我独特风格和意韵。
作为中国文联终生成就奖、西泠印社终身成就奖、第五届中国书法兰亭奖艺术奖(榜首)等殊荣的获得者,其著述等身,如在篆刻和印学方面所作《中国印学年表》《韩天衡篆刻精选》《历代印学论文选》《天衡印话》《中国篆刻大辞典》(主编)《篆刻三百品》等150余种专著,更以“韩流”之势引领现代篆刻的转型,贡献甚巨。
韩天衡在篆刻、书法、绘画及艺术理论领域造诣深厚,形成了鲜明独特的艺术风格。篆刻上,他博采众长,将吴让之三面用刀之法灵活运用,又不断探索创新,以独特的刀法和布局展现篆刻艺术的魅力。书法方面,他大胆解构篆法,独创“草篆”,将篆书的古朴与草书的灵动相结合,打破传统书法的固有范式。绘画作品同样不拘一格,与书法、篆刻相互渗透,体现“书从印入、印从书出”的创作理念,最终实现金石书画浑然一体的至高境界。
学无止境, “我依然是个‘老学生’”
展厅内外,有不少作品十分吸睛:开幕式现场的巨幅榜书,是韩天衡于2015年创作的书法作品《涛声》,以磅礴气势吸引众多观众驻足欣赏;展厅外“长绳系日”大型艺术装置,则是他专门为本次展览构思创作的,通过汉字变形与图形的巧妙融合,呼应其艺术创作的学无止境、永做“老学生”的坚韧追求。
“我依然是个‘老学生’,学无止境。”韩天衡表示,此次展览是其80年学艺生涯的一次重要回顾,“认真回顾作品、发现不足、虚心接受批评,是艺术进步的关键。向前看的同时,回顾过去并不矛盾,反而是为了更好进步。我从小从事这门艺术,小学生时是学生,壮年仍是学生,80岁后还将继续学习。”
展览精心遴选了1963-2025年间韩天衡创作的179件艺术珍品,系统呈现其书画印文基建上的艺术轨迹:从得方介堪“切玉”真传的早年力作,到解构篆法独创“草篆”的变法之作;从融会吴让之三面用刀之法的创新之作,到近年突破自我的探索之作。这些作品生动诠释了“书从印入、印从书出”的创作理念,展现了破除窠臼、融会贯通的艺术追求,最终达到金石书画浑然一体的至高境界。
毕生求索,从墨香到印痕的追逐
八秩春秋绳系日,方寸之间见乾坤。漫步展厅,一幅幅书画作品似岁月的诗篇,在笔墨流转间诉说艺术人生;一方方印蜕宛如凝固的时光,镌刻着八秩春秋的艺术足迹。这场艺术之旅既是对韩天衡毕生求索的礼赞,更是传统艺术当代转化的生动实践。
尤为难得的是,展品中还首次公开了多件韩天衡2020年至2025年最新创作的书画印精品,首次系统展出韩天衡实践“马蜂窝”艺术互通理论的文房雅玩作品,为观众带来全新的艺术体验。
《长绳系日——韩天衡学艺八十年回顾展作品集》目前已同步出版。据主办方透露,今年8月,展览还将移师上海韩天衡美术馆,以“双城记”的独特形式推动长三角文化交融,让传统艺术在对话中焕发新生,为观众奉上一场跨越时空的金石书画艺术盛宴。
来源:杭州新闻
编辑:倪丹丹
点赞分享给身边的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