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23-0424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千秋业(2/2)
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
当代社会出现了一种矛盾现象:获取信息越来越易,获得真知越来越难。当算法编织信息茧房,当观点走向极端化,系统性阅读显得尤为珍贵。读书教会我们怀疑与求证,培养"批判性思维"这一现代公民必备素养。通过接触不同流派的思想,我们学会在多元观点中保持独立判断——读《论语》知仁义,读《道德经》悟辩证,这种思维弹性正是应对复杂世界的利器。
站在人类文明的角度,书籍是智慧的火种传递。从甲骨文到羊皮卷,从雕版印刷到电子墨水,载体在变,但那份对抗遗忘、传承文明的执着未变。敦煌藏经洞的经卷,都灵图书馆的古籍,乃至疫情期间方舱医院里的读书人,共同诉说着一个真理:只要阅读不熄,文明的火光就永续长明。犹太民族将蜂蜜涂在经书上让孩童舔舐,寓意"知识如蜜般甜美",这种对阅读的虔诚,或许正是这个民族历经磨难仍人才辈出的密码。
世界读书日不该仅是购书网站的促销狂欢,更应是全民阅读的唤醒仪式。当我们抱怨没时间读书时,是否想过:我们正在用最宝贵的时间交换什么?那些在通勤路上刷掉的小视频,在睡前消耗的八卦资讯,能否比得上读一本好书的收获?鲁迅先生说过,“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这句老话,在阅读领域格外真切——每天抽出半小时,一年就能精读二十本书,这种积累终将质变为人生质量的提升。
读书之益,非止于黄金屋。它给予我们理解世界的框架,滋养心灵的养分,改变现实的杠杆。在这个注意力成为稀缺资源的时代,主动选择阅读就是选择成为思想的拓荒者。正如博尔赫斯所言:“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当我们与书籍结伴而行,便已在人间筑起属于自己的精神殿堂。千年的智慧礼物,值得每个人用心珍藏,代代相传。
#读书# #世界读书日# #黄金屋# #千秋业# #众晟悦纳#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