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2025年4月21日,宁德时代(300750.SZ)在年度科技日活动中发布三项核心技术——快充升级版、钠电“纳新”及多核电池架构。此次技术发布不仅是产品迭代,更标志着动力电池行业进入“性能+成本”双驱动的新阶段。短期看,快充与钠电将填补锂电在极端环境、商用场景的短板;长期看,多核架构与材料创新为固态电池、锂金属电池等下一代技术铺路。
据称,宁德时代两款钠电产品——24V重卡启驻一体蓄电池与高压动力电池,将于2025年6月及12月分别量产。随着2025年量产落地,钠电产业链或迎来爆发式增长,投资者可重点关注技术领先、产能布局积极的龙头企业。
Part1:钠离子电池将迈入规模化应用阶段
国产供应链迎机遇
宁德时代此次发布意味着钠离子电池将正式迈入规模化应用阶段。宁德时代凭借技术突破再次巩固其在新能源电池领域的龙头地位,也为行业开辟了一条资源自主可控的新路径。
技术突破:五大创新攻克钠电痛点
钠离子电池因能量密度低、成本高等问题长期受限于实验室阶段。宁德时代通过多项核心技术突破行业瓶颈:
1.能量密度:采用自生成负极技术,能量密度提升约50%;
2.膨胀控制:开创无膨胀负极技术,充放电接近0应变;
3.循环寿命:结合高能SEI构建与低酸电解液技术,实现高库伦效率;
4.安全:通过电解液体系重构、隔膜断层设计,实现高安全性能;
5.环保:钠电池生产碳排放比锂电池最高降低60%,契合碳中和趋势。
目前,宁德钠电池已具备应用基础:宁德时代的技术突破,支持钠离子电池在-40℃至70℃宽温域运行,低温放电效率超90%;钠离子电池能量密度提升至175Wh/kg,为行业量产最高水平;电池在满电状态测试中,实现针刺、挤压等极端情况下“不起火、不爆炸”。
产品落地:多元场景+成本优势
宁德时代此次发布的两款钠电产品精准切入细分市场:
24V重卡启驻一体蓄电池:主打商用车辆及户外场景,-40℃低温环境下一键启动,总成本较铅酸电池降低61%,寿命长达8年,预计2025年6月量产并首发于一汽解放车型;
高压动力电池:适配纯电及插混车型,续航分别达500km与200km,支持5C快充(30%-80%电量仅需10分钟),计划2025年12月量产,首搭巧发力换电车型。
尽管钠电当前成本仍较高,但低温性能、安全性等相对锂电具有优势,有望在北方寒冷使用场景下率先落地;长远来看,钠电降本潜力广阔,且钠资源地壳含量为2.74%,约为锂的421倍,具备自主可控性。
供应链链受益:核心标的梳理
钠电池量产将带动全产业链升级,报告重点推荐以下受益标的:
正极材料:振华新材(688707.SH)、容百科技(688005.SH)、万润新能(688275.SH)、同兴科技(003027.SZ);
负极材料:贝特瑞(835185.BJ)、中科电气(300035.SZ)、璞泰来(603659.SH);
电解液:天赐材料(002709.SZ)、多氟多(002407.SZ);
隔膜:恩捷股份(002812.SZ)、星源材质(300568.SZ);
电池:传艺科技(002866.SZ)、维科技术(600152.SH)。
Part2:宁德时代(300750.SZ)发布三大技术:
快充、钠电、多核架构引领电池行业革新
2025年4月21日,宁德时代(300750.SZ)在年度科技日活动中发布三项核心技术——快充升级版、钠电“纳新”及多核电池架构,进一步彰显其在动力电池领域的龙头地位。
技术亮点:续航、安全、效率多维突破
1.快充技术再进化:充电5分钟续航520公里
宁德时代推出第二代神行电池,采用磷酸铁锂体系,续航里程达800公里,充电倍率峰值提升至12C(普通充电功率的3倍),充电5分钟可补充520公里续航。低温性能显著优化,-10℃环境下仅需15分钟即可将电量从5%充至80%,有效缓解新能源汽车的续航和充电焦虑。
2.钠电“纳新”量产落地:成本降61%,安全性行业标杆
钠离子电池“纳新”品牌首推两款产品:
(1)乘用车动力电池:能量密度175Wh/kg(当前量产最高水平),支持5C快充,循环寿命超1万次;
(2)24V重卡启驻一体蓄电池:低温启动性能优异(-40℃一键启动),使用寿命8年,全生命周期成本较铅酸电池降低61%。
3.双核架构+自生成负极:能量密度提升,成本再优化
公司发布了骁遥双核电池。多核技术(双核架构)是深度挖掘客户场景的高度集成方案。自生成负极技术提升60%体积能量密度、50%重量能量密度,对于下一代技术降本有显著帮助,在负极材料和设备端实现降本增效。
增长逻辑:技术红利支撑业绩增长
快充市场扩容:解决充电痛点,加速渗透高端电动车及运营车辆;
钠电成本优势:钠资源地壳丰度为锂的421倍,供应链自主可控,北方低温市场、商用车及储能场景或率先爆发;
多核技术延展性:适配多元化需求,增强客户粘性,巩固全球市占率。
财务数据显示,2024年宁德时代实现营业收入3620.13亿元,同比下降9.7%,为近十年来首次负增长;但归母净利润达507.45亿元,同比增长15.01%。营收下滑的原因主要在于碳酸锂等原材料价格大幅下跌(锂价较2022年高点跌超80%),公司调整产品定价,叠加行业价格战影响,导致的收入下降;但技术降本增效、运营效率优化及供应链成本控制,推动了毛利率提升。
此外,宁德时代全球市占率持续领跑。根据SNE Research的数据,宁德时代在动力电池领域已连续8年(2017年至2024年)全球使用量排名第一,2024年全球市占率达到37.9%,领先第二名20.7个百分点;在储能领域,公司连续4年(2021年至2024年)储能电池出货量全球第一,2024年全球市占率为36.5%,领先第二名23.3个百分点。
本为内容来自:1.《电力设备行业宁德时代科技日发布“纳新”电池领跑行业,钠离子 电池有望迎量产元年 》 2.华泰证券《宁德时代300750科技日:看好技术升级持续创造价值》;
风险提示:本文的分析仅供参考,不构成具体投资建议。尽管前景广阔,钠电池仍需警惕两大风险:一是量产进度受工艺成熟度、产业链配套影响可能不及预期;二是消费者对钠电性能的认知和接受度仍需时间培育,尤其在乘用车领域与传统锂电竞争存在挑战。投资者需关注全球新能源车销量不及预期、客户开拓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等风险。
谢谢阅读,更多资讯请关注
抖音|财迅通
新浪微博|财迅通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