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hub上讲了个刚去世的教宗方济各的往事,说他是位很热爱文学的人。
60年前,他还在阿根廷一所中学里教授文学和写作。
他本该教学生们《艾尔希德》这样的西班牙史诗,但孩子们更想读费德里科·加西亚·洛尔迦或者费尔南多·德·罗哈斯这些更“大胆”的作家的作品。
于是方济各决定,让大家在家里读《艾尔希德》,但在课堂上,会读大家喜欢的作家作品。孩子们一旦广泛阅读之后,他就会让他们写作。他认为文学是一种生命力,会伴随人的一生。
方济各后来曾把孩子们写的两篇短篇小说寄给博尔赫斯(博尔赫斯的秘书曾经是他的钢琴老师)。博尔赫斯很欣赏这些年轻人的作品,于是促成出版了一本叫《原创故事》的书,并且还为此作序。他在序言里写到——
“这篇序言不仅是为这本书写的,也是为这里收集的年轻人将来可能写出的一系列尚未确定的作品而书写。”
在教宗任期内,方济各也视自己为一位教师。他曾在一封关于文学的牧函公开信里说到,耶稣不是一个抽象概念,而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他用诗人保罗·策兰的话结束了那封信——
“那些真正学会看的人,才会接近看不见的东西。”
方济各还很喜欢博尔赫斯的一个短篇小说,《传奇》。
小说说的是该隐和亚伯在来世的沙漠里相遇。兄弟俩坐在地上,生火进食。他们静静等待,就像黄昏降临时疲惫的人们一样。
在火光中,该隐留意到了亚伯额头上那块石头的伤痕(这是前世该隐杀他时留下的),于是他放下手中的面包,请求亚伯的原谅。
但该隐又问了一个问题,“是你杀了我,还是我杀了你?”
亚伯说他不记得了。在这里,他们像以往那样又在一起了。
该隐说,现在我知道你真的原谅我了。因为遗忘就是宽恕,而我也要试着去遗忘。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