乖乖女关雎尔站在警局门外,手里紧攥着从安迪那借来的三万块。深夜的霓虹灯下,她满脸焦急却又带着一丝说不清道不明的兴奋感。谢童因街头斗殴被拘留,需要三万块才能保释出来。
这一幕,是多少人看《欢乐颂》时的心头疑惑——为什么关雎尔这样的乖乖女,会对一个街头混子般的谢童死心塌地?
说实话,这不合理。
关雎尔,家境良好,父母知书达理,从小被教导做个听话的好孩子。她戴着黑框眼镜,衣着朴素,说话轻声细语。可就是这样一个标准“三好学生”形象的姑娘,却放弃了条件优越的林师兄,拒绝了一心一意的同事李朝生,偏偏迷上了没学历、没背景、没资产的谢童。
太奇怪了。
仔细看剧,你会发现关雎尔对谢童的感情,本质上是一场迟到的叛逆。
想象一下,从小到大,关雎尔的人生轨迹被父母精心规划——好好学习,找个好工作,相个门当户对的男友,然后结婚生子。她从未有过自己的选择。而谢童,恰恰代表着她从未体验过的自由与狂野。
关父关母对女儿的控制欲太强了。记得那个电话吗?“你穿秋裤了吗?”这种看似关心实则控制的方式,让关雎尔窒息。
谢童是她的反叛代表。
但更深层次的原因,是关雎尔内心的矛盾性。她表面温顺,骨子里却无比挑剔。安迪一语道破:“关雎尔看上去好说话,其实对人和事物极其挑剔。”
原著中的细节更能说明问题。关雎尔借钱救谢童后,并没有表现出无私的爱。她对谢童的生活方式依然不满,试图改变他,让他符合自己的期待。她带谢童去迪士尼,花三千块钱过一天公主梦,这哪里是爱谢童?这分明是爱自己想象中的谢童!
谢童的悲惨身世唤起了关雎尔的同情心。但怜悯不是爱情。关雎尔被他的音乐打动,被他的坦诚感动,但她从未真正接受过谢童的全部。
在原著中,关雎尔最终没有和谢童走到一起。因为当新鲜感消退,当叛逆情绪平息,当现实问题摆在眼前,她的本性暴露无遗——她骨子里还是那个听父母话的乖乖女。
她想要的不是谢童这个人,而是通过谢童释放自己压抑多年的另一面。
关雎尔对谢童说:“我不在乎你没钱。”但她在乎。她在乎谢童能否给她稳定的生活,能否融入她的家庭和朋友圈,能否满足她对未来的规划。
每当谢童表现出与她设想不符的一面,她就会失望。每次争吵后,她内心都在动摇。她对谢童的爱,是建立在改变他的基础上的。这哪里是爱?
关雎尔最终成了五美中唯一孑然一身的人,不是没有原因的。她太挑剔了,太理想化了。她想要完美,却不知道完美在现实中根本不存在。
看似单纯的小关关,内心却是最复杂的一个。她想要自由,又害怕失控;渴望浪漫,又执着于安稳;追求真爱,却无法面对真实的对方。
你说,这样的人,怎么可能找到真爱呢?
或许,关雎尔的故事告诉我们:爱一个人,是接受他的全部,而不是幻想他成为你想要的样子。
你觉得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