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链强则产业强,产业强则动力足。
4月16日,记者走进经开区化工园区,调度室调度井然有序、在建项目现场机器轰鸣,目之所及皆是生机勃勃的景象,处处迸发出产业链式发展带来的活力。
我市化工新材料产业集群发展。记者 刘家均 摄
“煤炭通过汽化炉,形成甲醇、乙醇、醋酸等原料,通过管线从上游的龙宇煤化工输送过来,我们生产成碳酸酯、醋酸酯、甲酰胺、乙酰胺等原料,作为医药行业的溶剂,再经过进一步的提纯,形成电子级的产品,并作为锂电行业溶剂原料。”河南瑞柏新材料有限公司生产总监戴建说。
据介绍,2021年,该公司依托龙宇煤化工的产品和经开区的资源,践行“延链、强链、补链”的产品提升计划,在经开区投资建厂,生产甲胺、DMF(二甲基甲酰胺)、DMAC(二甲基乙酰胺)、电子级碳酸酯、无水乙醇等系列产品。
化工新材料产业作为我市四大主导产业之一,正在着力向高技术、高附加值、精细化工方向转化延伸,同时积极发展医药化工。经开区现有化工企业8家,新签约项目6个,基础坚实、链条完整、布局完善,产业结构优、产品效益好、发展模式科学的现代化工基地正在加速形成。
同时,经开区围绕“做大规模、做强品牌”,积极支持鼓励化工企业沿着高端化、绿色化、多元化、低碳化发展路径,做好醋酸、乙二醇等现有下游高附加值的产业链延伸规划,大力发展新能源动力电池配套、高性能可降解新材料、低碳绿色高值化精细化学品等产业。
“下一步,我们将坚定实施开放招商战略,围绕龙宇煤化工、瑞柏新材料等链主企业和现有产品优势,大力引进溶剂行业产业链上下游和关联配套产业项目,不断拓展产业链延伸布局,加快打造千亿级化工新材料产业集群。”经开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常务副主任王伟说。
化工新材料产业集群只是我市大力发展2个千亿级产业集群和2个优势产业集群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我市立足地方特色产业,通过建强原料基地、延长生产链条、建设品牌矩阵等举措,实现资源共享和产业集聚,逐步形成了化工、食品加工、装备制造和先进金属材料四大主导产业,致力打造化工新材料、先进金属材料2个千亿级产业集群和食品加工、装备制造2个优势产业集群,呈现了欣欣向荣的发展态势。
在华冠面粉生产车间,记者看到,小麦在瑞士布勒面粉生产线上一清、二清、润麦、入磨……这些永城本地生产的优质专用小麦直接被“榨干吃净”,变成饺子、面包、馄饨、蛋糕等20余种专用面粉。
在卢师傅食品产品展示厅里,虽然是月饼生产淡季,但创新研发的椰蓉酥等糕点产品摆放有序,生产车间内,香气扑鼻的订单产品源源不断下线……
我市拥有100万亩集中连片的富硒土壤资源,是全国优质小麦生产基地、全国首批30个天然富硒认定地块之一,是我省唯一获批的天然无公害富硒土地,农业资源得天独厚,农业生产基础稳固,2024年小麦总产量达到19.86亿斤。
依托优质、高产、丰富的小麦资源,目前,我市年面粉加工能力已超过60亿斤,进而形成一条田间连接车间、小麦就地转化的产业链条。
目前,我市食品加工产业不断提档升级、发展壮大,产业集群逐步形成,集聚效应日益凸显,企业差异化发展路径不断明晰:全市已形成在库规上面粉食品企业82家,2024年面粉食品工业产值68.88亿元;经开区入驻食品企业已具备年产20万吨强化营养食品、5万吨含酒饮料和10万吨高档休闲食品的生产能力,坐落豫东、辐射全国的高端休闲食品生产基地已具雏形。下一步,我市将以面粉加工业为基础,通过全市种植、养殖、物流、商贸等配套产业的发展,进一步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打造供应链,实现从“大粮仓”向“大餐桌”迈进。
同时,先进金属材料、装备制造企业也集群发展、链式发展,四大主导产业能级不断提升,我市工业经济动力更足。
“经开区将进一步把握和运用好政策为大、项目为王、环境为本、创新为要的‘四为’工作法,靠前服务‘多一步’,助企发展‘快一步’,以最佳服务助力企业转型,以最优环境赋能产业集群升级,助力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王伟说。
来源:永城融媒官V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