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绿色的三河市又上热搜了。
4月17日晚8时许,三河市泃阳镇一商户反映称,泃阳镇政府工作人员已登门道歉,并登记此前牌匾改色费用,同时表示商户牌匾颜色可换回“红黑蓝”三色,政府会负责安排人员进行改色。
也就是说,政府出钱,免费给三河的商户们改色。
既然是要刀刃向内,既然号称法治社会,那么请廊坊市委继续努力,按照法律法规,单位向个人予以追偿,将法治进行到底!
按说老百姓们应该欢欣鼓舞,喜大普奔,可是,网友们并不买账。
可能在领导们的眼中,一把手被冷处理了,但是为当地的经济带来了一定的活力,毕竟平时这么多商户,招牌可是很难换的,一下就带动内循环了。下次再出点新的奇葩政策,又可以捞一笔了。经济活力不就起来了嘛!
领导在下一盘经济大棋,可棋子们却不这么认为:对如此强烈的舆论争议,爱答不理,之前那么长时间不出来回应,非得等到一把手撸下来!现在解除“三色禁令”,来回折腾市民,说得好听费用政府承担,不还是纳税人的钱。
甚至有网友发出灵魂之问:我们人民群众为什么要为你们的权力任性买单?何况针对的还是我们人民群众?
这不是一人犯错,全民买单吗?
在廊坊官方的通报中,只说明三河市委主要负责人被免职,责任人的名字都没有点出来。
人们群众有不知晓,三河市禁用三色,是三河市领导层群体意志还是市委书记个人意志?是哪些人下的命令?
只用三河市委主要负责人被免职这一模糊的语言来表达,这让我想起之前新闻报道里说的关键词:要刀刃向内。
当听到这个词时,我总觉得不符合逻辑,因为我们都知道,自己身上长疮,都是去医院找医生来挖,哪有自己给自己做手术的。
作为打工人,理想的工作是事少、钱多。我这么多年看了无数的新闻,才知道,打工人的认知范围是有局限的,这个局限就是常识。一旦突破了常识,就会感到惊诧莫名。
比如,三河市市委书记付顺义被免职,可能很多人觉得处罚得很严厉,但实际上,他仅仅是暂时失去权力而已,一样享受正处级的待遇,工资一分钱也不会少。说句打工人能听懂的大白话:不做事、钱多!
最差最差的情况,付顺义在风声过了以后,去某单位任个闲职,不影响以正处级或者副厅级的级别退休。
打工人想躺平而不可为,人家现在就可以躺平了。
或者,人家等风声过了,甚至还可以继续进步。
给大家看看一则近日湖北日报转载的一篇报道:
47岁的陈某原系河南淮滨县固城乡党建工作办公室一级科员,每月基本工资是1980元。2023年5月陈某因涉嫌强奸罪被抓获,同月被批捕,次年5月被判刑入狱,被开除公职并停发工资。
2023年6月至2024年4月,固城乡政府实际每月向陈某发放工资3470-3780余元,累积发放39954.12元。固城乡诉请法院判令其退还多发的23619.12元。
法院认定,据规定,公务员在取保候审、监视居住、刑事拘留、逮捕期间,停发工资待遇,按本人原基本工资的75%计发生活费。4月2日,滨海县人民法院作出一审判决,陈某退还固城乡政府23619.12元。
也就是说,公务员甚至可以“带薪坐牢”,被免职的付顺义,工资应该100%发放吧。
我觉得,当某一天,某些人能够为他们拍脑门的决定付出“真金白银”的代价的时候,相信他们在做决策之前,定然会三思再三思。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