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的6月15日,江苏沛县人民医院的护士张彩虹路过科室门口,突然听到了有人在聊十几年前夭折的一个孩子,她立刻绷紧了敏感的神经。
因为这些人口中说到的不幸夭折,但最后却又活过来的正是她的孩子。
可是这么多年,张彩虹一直以为自己的孩子早就已经死了!怎么又突然活过来了呢?
1993年,张彩虹身怀六甲,对即将到来的小生命充满期待。可是她的丈夫和婆婆逼着她做胎儿性别鉴定,想要留下一个男孩。
张彩虹无法忍受,连夜回到老家。
不久后,她顺利产下一个男孩,但紧接着就从照顾她的表嫂那里得知了一个噩耗,这个孩子有先天残疾,很可能无法像正常人一样生活。
晴天霹雳后,张彩虹央求表嫂带着孩子去医院检查一下。
她苦等一天,等回来的却是表嫂说因为孩子确实有残疾,已经在半路把他丢掉了。
冰天雪地之中,即使现在立刻回头去找,孩子也早就冻死了。
这个伤痛埋在张彩虹心里十几年,她立刻开始调查,很快就将目光锁定在了表嫂的亲妹妹张永云身上。
几十年前,张永云生了一个女儿之后就因病无法继续生育,可是他们家却突然冒出一个儿子。
张彩虹立刻找到了这个男孩刘尚尚,只一眼,张彩虹就确定了这是自己的儿子;
只因他长得与前夫一模一样,亲子鉴定的结果也显示两人确实是亲生母子。
这时,张永云一家听到风声,连夜给刘尚尚转学,一家人搬到了杭州。
张彩虹苦寻三年,终于在2013年找到了儿子。
刘尚尚想留在亲生母亲身边,但养父母全然不顾这个孩子当初来路不正,竟然将张彩虹告上法庭,要张彩虹赔偿他们32万元的抚养费。
好在因为收养过程不符合法律规定,张永云一家最终败诉了。看完这个故事,无人不感到愤怒和唏嘘。
只因为一己私欲,害得别人母子分离,简直是毫无人性可言。
罪恶消解
我们都知道:生恩不如养恩。可是养恩的源头却是将孩子从母亲身边夺走,那这件事自然是另当别论。
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之中,孝道和恩情是最为重要的构成部分之一,也因此有很多的拐卖案件;
人们的关注点只聚焦在了犯罪者身上,没有聚焦在买家身上。
难道抚育的恩情就可以抵得过犯罪事实吗?
在一些地区中,我们可以轻易见到这样的包装:将买卖人口重构为“收养善举”;认为“过继孩子可以旺家族”等等。
一边强调着养育孩子的功能价值,一边削弱自己的行为为另一个家庭带来的痛苦。
也难怪近些年高呼“拐卖事件买家与卖家同罪”的声音越来越高。
心理学中的道德许可理论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道德平衡点,当人们面对现有的道德决策时;
就会将道德平衡点与自我道德感作出对比,从而决定下一步该做出什么样的决策。
同时,个体的道德平衡点也一直是动态变化着的,他们通常在语言和思想中拔高自己的道德水平,但同时又在行为上模糊化自己低道德的做法。
例如,当个体以前做了坏事,为了平衡心理状态,在之后的时间里会倾向于多做好事。
这就是为什么坏人常常拜佛,小孩子偷鸡摸狗之后会特别乖巧。
再例如,一个人在偷钱之后,将钱分了一部分给路边的乞丐,以此获得心理安慰,认为自己是心怀大义的人。
而在大部分的拐卖事件中,买家通常会抚育孩子的行为异化为“做好事”;
从而提升自己的道德优势,以此来对冲破坏他人家庭的道德劣势,获取心理平衡。
但往往在事实真相被揭发后,就会像张彩虹事例中的养父母一样图穷匕见。
反社会人格
只要有需求的渠道,拐卖行为就会长盛不衰。
这不禁让人想起了震惊全国的“余华英案”。
从1993年起,余华英伙同丈夫王加文和情人龚显良一共拐卖了17名儿童,拆散无数本该幸福的家庭。
最丧心病狂的是,余华英连自己的孩子都不放过,将两个月大的亲生骨肉卖到了河北邯郸,换得了5000块,正式拉开了三人犯罪的序幕。
被她拐走的17名儿童来自12个家庭,有5个家庭被余华英一次性拐走了两个孩子,对于家长来说可谓是终其一生都难以磨灭的痛。
2025年1月,余华英的死刑判决书发布,这个恶贯满盈人很快被执行死刑,获得了应有的归宿。
像这样人性泯灭的犯罪者,很可能拥有一种病态的人格——反社会人格障碍(ASPD)。
反社会人格障碍是一种完全漠视社会道德准则和规范,任意侵犯他人权利而完全没有负罪感的认知行为模式。
反社会人格障碍并不是一种疾病,而是一种异常的人格表现,它的核心特征包括:
1、缺乏同情心和共情能力:
对他人遭受的痛苦和灾难不能理解并缺乏关心,同样自身也会表现出情感冷漠。
2、欺骗和操纵:
反社会人格常常以欺骗和心理操纵的手法来控制他人,以达到自己的目的。
3.缺乏内疚感:
他们不会认识到自己行为上的错误,反而会轻易将其合理化或者甩锅到他人头上。
4.冲动性和攻击性:
他们往往缺乏对长远目标的规划,经常做出冲动的行为和高度的攻击性。
这样的犯罪行为对于父母和孩子带来的伤害都是不可估量的,韩国犯罪学研究数据显示,78%的被拐家庭在重逢后都会经历5-7年的关系振荡期。
而那些失去的时光、煎熬的痛苦,也就一去不复返,无人能够补偿了。
这样的悲剧不应该再继续上演!
如今无数影视剧、游戏、综艺、线上商家、短视频都将“宝贝回家”放在了重要板块,政府部门也在持续打击相关的违法犯罪。
而我们也要持续坚守希望,愿每一个走失的孩子都能够回到父母的怀抱,享受真正的爱。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