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年9月的一个深夜,浙江楂林镇的小巷笼罩在静谧的黑暗中,远处山间的风声低吟,夹杂着几声犬吠。卖五香豆腐干的摊主老李和妻子坐在破旧的木桌旁,借着昏黄的油灯清点当天的损失。
他们低声叹息,白天摊子被踢翻的场景仍在眼前挥之不去。突然,一叠钞票从窗外飞入,落在泥泞的地面上,伴着轻微的脚步声渐行渐远。老李夫妇惊愕地推开木窗,月光洒在巷口,一个身影正匆匆离去。
如果仔细看去,不难发现,他身着日军制服,帽檐压得很低,背影在夜色中显得单薄却坚定。
而老李捡起钞票,仔细数了数,竟有20多元,远超摊子和酒钱的损失。
在钞票间夹着一张字条,墨迹未干,写着:
“赔你,别声张。”
老李握着钞票,喃喃自语:
“这日本兵,到底是何人?”
他不知道,这个背影的主人名叫坂本寅吉,是一个日本人,但却是一个让日本人恨之入骨,后来被中国追封为烈士的日本人。
坂本寅吉于1913年出生在日本东京的一个工人家庭。他的父亲靠微薄的工资养家,哥哥则是一位坚定的共产主义者,常与他分享反战与平等的理想。少年时期,坂本寅吉随父亲来到上海,在租界的一所学校读了几年书,学会了简单的中文,也感受到中国百姓的质朴与坚韧。
因为家里有共产主义者,所以,坂本寅吉的思想受到了特别大的启发。
很多人其实并不了解当时的日本,只以为日本全都是崇拜天皇的军国主义者,可事实上,除了一些极端的日本军人以外,还有相当一部分日本民众,他们是渴求和平的。
因为日本曾经与中国之间的关系非常得好,日本人知道,日本的文化源头就来自于中国,日本侵略中国,打造所谓的大东亚共荣,本身就是一种毁坏中日关系的侵略行为,所以他们对于平等以及无政府主义更加向往,而这种思想就孕育出了共产主义。
坂本寅吉在上海生活的这段时间非常重要,但他未完成中学学业,他便随家人返回日本,在一家皮鞋作坊当学徒,日复一日地打磨皮革,过着平凡的生活。
上世纪30年代,日本军国主义逐渐抬头,坂本寅吉的内心却与国家的狂热格格不入。他的哥哥秘密加入了日本共产党,坂本寅吉深受影响,加入了地下反战组织“日本反战同盟会”。他与同志们散发传单,呼吁停止侵略,却在高压的监控下步履维艰。
1937年,侵华战争全面爆发,日本社会开始了大规模的强制性征兵,也就是说,很多日本侵略中国的日本普通士兵,他们并不是真的想踏上战场,日本的军国主义把他们当作炮灰,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坂本寅吉被强征入伍,成为一名炮兵,随日军踏上了中国的土地。
他被派往浙江义乌,目睹了日军对村民的掠夺与杀戮:
房屋被焚毁,粮食被抢夺,无辜的老人和孩子倒在血泊中。每一次暴行都如针刺般刺痛他的良心。
他曾在深夜对同伴低声说道:
“这不是正义的战争。”
他的反战情绪逐渐显露,引起了上级的警觉。日军警备队小队长河野开始密切监视他,将他从前线调至楂林镇的采伐队,担任队长,试图限制他的行动。
在楂林,坂本寅吉表面上服从命令,内心却在寻找反抗的机会。他知道,单靠言语无法改变现状,他需要更实际的行动来对抗他所厌恶的侵略。
有一天清晨,他在楂林镇巡逻,远远看到河野带着两名士兵走向老李的豆腐干摊子。热气腾腾的五香豆腐干散发着诱人的香气,河野的眼神中透出贪婪。坂本寅吉走上前,装出热情的模样,拍着河野的肩膀说:
“来,来,米西米西!”
他招呼河野和士兵坐下,示意老李盛了四碗豆腐干,又喊道:
“去打两斤白酒来!”
老李伸手向坂本寅吉要钱,坂本寅吉故意迟疑,挥手说:
“钱!你先垫着!”
老李无奈,只得掏出自己的积蓄买来白酒,端给河野等人。河野和士兵吃饱喝足,起身便走。老李追上坂本寅吉,哀求道:
“豆腐干我不要钱了,酒钱是我垫的,请还给我。”
坂本寅吉在河野的注视下,冷笑一声:
“皇军吃你的东西,是你的荣幸,还要钱?”
他猛地一脚踢翻摊子,豆腐干和碎碗片散落一地,嘴里还骂道:
“八格牙鲁,不识抬举!”河野满意地大笑,与坂本寅吉用日语交谈几句后扬长而去。
坂本寅吉之前的行为看似暴戾,实则是坂本寅吉的精心伪装。他深知河野对他的怀疑,若不表现出与日军一致的傲慢,很难继续隐藏自己的真实意图。
那夜,他悄悄折回老李的摊子,将20多元钞票和字条投入窗内。这笔钱不仅弥补了老李的酒钱和摊子损失,还多出了不少,表达了他对老李的歉意。
值得一提的是,坂本寅吉的举动被坚勇大队的相关队员知道了。
这支隶属于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金萧支队的抗日部队,活跃在义乌、诸暨、东阳三县交界,以灵活的游击战术频频打击日伪军。坚勇大队政委江征帆和大队长陈福明接到情报,得知坂本寅吉踢摊又赔偿的行为,感到此事不同寻常。
他们召集会议,分析坂本寅吉的言行:
他曾在采伐队中流露反战情绪,拒绝加速砍伐林木,还曾私下对村民表示同情。
要知道,当时的日本侵略者的行为可以说是非常暴躁的,对于中国普通百姓,动不动就是打骂抢劫,每当发生战斗的时候,甚至还会将中国的老百姓当作盾牌,从这个角度来看,坂本寅吉的行为就显得非常特别。
特别到让人一眼就能看出来,他跟普通的日本侵略者完全不一样。
江征帆对陈福明说:
“这个坂本寅吉,可能不是普通的日本兵。我们需要试探他的真心。”
恰在此时,楂林镇维持会长蒋子臣前来送情报。他提到坂本寅吉对新四军的敬佩,并透露坂本寅吉希望为坚勇大队做事。陈福明惊喜地说:
“我们正怀疑他有反战之心,你的消息来得太及时了!”
蒋子臣详细介绍了坂本寅吉的情况:
他在上海读书时与中国人结下友谊,哥哥的共产主义思想对他影响深远。江征帆和陈福明听后,决定正式接触坂本寅吉。他们商定由陈福明以大队长的名义写信,通过蒋子臣的侄女蒋荷菊转交坂本寅吉。
坂本寅吉收到信后,欣喜若狂。他迅速回复,约定于9月中旬的一个夜晚,在寺尚岭的凉亭与陈福明会面。那晚,月光透过稀疏的树影洒在凉亭四周,虫鸣低吟。坂本寅吉由一名情报员陪同抵达,陈福明早已在亭中等待。陈福明开门见山地说:
“坂本先生,我们听说了你的善举,但我们需要你的真诚。”
坂本寅吉动情地回应:
“我痛恨军国主义的暴行,看到中国百姓的苦难,我无法再沉默。”
他向陈福明坦露了自己的经历:上海的童年、哥哥的教诲、反战同盟会的斗争。陈福明被他的真挚打动,决定信任他。他对坂本寅吉说:
“我们欢迎你的加入,但你需继续潜伏在日军内部,提供情报。做事要小心,尤其不能让河野起疑。”
坂本寅吉郑重承诺:
“我一定做到。”
他与陈福明紧紧握手,眼中泛起泪光。
从这一刻起,他与坚勇大队结下了生死与共的纽带。
不久之后,坂本寅吉也迅速兑现了他的承诺。他利用采伐队队长的身份,暗中为坚勇大队输送物资。他拿出自己的薪水,购买灰色土布和棉花,委托裁缝制作了50套棉军衣,又采购了20袋面粉、猪肉、香烟和日军专用药品,通过情报员蒋荷菊送交坚勇大队。
这些物资对缺衣少食的游击队而言,如同雪中送炭。陈福明收到棉衣时,对战士们说:
“坂本寅吉的帮助,让我们能熬过这个冬天。”
战士们穿上新衣,士气大振。
除此之外,坂本寅吉还多次提供关键情报,帮助坚勇大队化险为夷。一次,他通过蒋荷菊传递消息,警告日军和伪军计划对三县交界处进行大“扫荡”。陈福明迅速组织部队撤入深山,隐蔽在密林中。次日,日军出动200多人,气势汹汹而来,却扑了个空。他们向山上发射几轮炮弹,烧毁大畈村几间民房后悻悻而归。
江征帆在战后总结时说:
“坂本寅吉的情报救了我们全队。”
另一次,坂本寅吉获悉日军警备司令部将向楂林运送一批军需物资,包括军火、药品和毛毯。他详细告知运输路线和时间,陈福明派出一支小队设伏,在山道上截获了这批物资。药品缓解了伤员的痛苦,毛毯让战士们抵御了冬夜的严寒,军火则增强了部队的战斗力。
也是在这样的行动之下,河野对他的怀疑与日俱增,多次在巡逻时故意试探。坂本寅吉表面上与河野谈笑风生,私下却将每一次情报传递得滴水不漏。
虽然他的双重身份如履薄冰,却从未动摇他的决心。
1944年初,坂本寅吉面临更大的挑战。采伐公司计划春季大规模砍伐林木,坂本寅吉以设备不足为由一再拖延,引起公司不满。公司撤去他的职务,派来新督工黑田接管。坂本寅吉得知黑田将亲自到杜门村视察,立即将情报送至坚勇大队。陈福明与江征帆商议后,决定设伏除掉黑田,以阻挠日军的采伐计划。
清晨,坚勇大队派出四名侦察员,化装成农民,埋伏在杜门村口的稻田。坂本寅吉陪同黑田步行至村口,假意介绍地形。四名侦察员逐渐靠近,当距离仅五六米时,他们拔出武器一拥而上。黑田试图掏枪反抗,但双手被迅速制服,手枪被缴下。黑田怒视坂本寅吉,骂道:
“你私通游击队,我要向军事法庭告你!”
他趁侦察员不备挣脱双手,拔腿逃跑。侦察员果断开枪,将黑田击毙在村口。
黑田虽然被击毙了,但这件事情并不是天衣无缝的,黑田事件让坂本寅吉的处境岌岌可危。河野和采伐公司开始彻查他的行踪,怀疑他与游击队有染。
一天深夜,河野带兵闯入坂本寅吉家中,将他逮捕,准备押往金华的日军警备司令部审判。坚勇大队得知消息,焦急万分。陈福明召集骨干,连夜部署营救计划。他们通过情报员打听到,坂本寅吉将被押解至金华,途经苏溪段铁路。
在苏溪,火车因转弯减速,坂本寅吉瞅准时机,纵身跳下车厢,跌入路旁的草丛。坚勇大队的战士埋伏在附近,听到动静立即冲出,冒着日军宪兵的枪林弹雨掩护坂本寅吉撤入丛林。坂本寅吉终于脱险,来到坚勇大队驻地。战士们围上来,握着他的手说:
“坂本同志,你早已是我们的一员!”
坂本寅吉谦逊地回应:
“和你们比,我还差得远。”
从此,他正式成为坚勇大队的抗日游击队员。
坂本寅吉与情报员蒋荷菊在多次接触中建立了深厚的感情,蒋荷菊勇敢机敏,多次为坂本寅吉传递情报,两人逐渐萌生爱意。1944年,坂本寅吉向蒋荷菊求婚,两人在楂林镇举行了简朴的婚礼。坂本寅吉特意给陈福明和江征帆送去请帖,邀请他们赴宴。陈福明与江征帆商议后,决定亲自前往,既为祝福新人,也为进一步了解坂本寅吉。
婚礼当天,楂林镇的小院张灯结彩,村民们送来米面作为贺礼。陈福明和江征帆在席间与坂本寅吉畅谈,坂本寅吉坦言:
“蒋荷菊让我感受到家的温暖,也让我更坚定抗战的信念。”
陈福明举杯祝福:“你们是战火中的希望,愿你们携手为和平而战。”
这场婚礼加深了坂本寅吉与坚勇大队的信任。
1945年9月,日本在全面投降之后,金萧支队随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北撤至江苏海安。而坂本寅吉向陈福明提出加入中国共产党的请求。他说:
“中国的解放事业也是我的理想,我愿为之奋斗。”
陈福明欣然支持,亲自为他做介绍人。不久,坂本寅吉光荣地成为一名中共党员。他的入党誓言铿锵有力:“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奋斗到底!”
虽然在抗日战争时期,他很多时候都反对战斗,但其实他是一个非常出色的炮手,多年的军旅生涯以及他之前的炮兵学习,都让他有非常厉害的炮击经验,加入了解放军之后,坂本寅吉成为了华东野战军一名非常出色的炮兵。
在整个华东的解放过程中,他是有着巨大贡献的。
1948年,淮海战役进入白热化阶段。坂本寅吉随部队追击敌人至安徽萧县和永城一带。他操作山炮平射敌方堡垒,精准摧毁敌阵。战斗中,一颗流弹击中他的胸膛。坂本寅吉缓缓倒下,手中仍紧握炮闩。
年仅35岁的他,为中国的解放事业献出了生命。
坂本寅吉的牺牲震动了战友们。陈福明在悼念会上说:
“坂本同志用生命证明了正义无国界。”
解放后,义乌楂林村村民自发筹资,在村口为他竖立了一座纪念碑。碑上镌刻着他的名字和事迹,庄严肃穆,成为后人缅怀的圣地。每逢清明,村民们带着鲜花来到碑前,追忆这位跨越国界的战友。
他也被我国追认为烈士,他虽然曾经是跟随着日本侵华大军一同来到中国的一名日本战士,可是他的内心善良,对待世界真理的认知,让他站到了中国人民这一边,而他的选择,也让中国人民把他当作中国人自己的一员,当他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贡献出自己生命的时候。
他的高尚,足以让他成为一个彻彻底底的中国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