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欣,江西省工艺美术大师,全国轻工行业先进工作者、全国轻工行业传统非遗大国工匠,中国轻工行业技术能手,景德镇陶瓷技师学院陶瓷工程系主任。
近日,欣闻他又荣膺“全国轻工行业先进工作者”和“全国轻工行业传统非遗大国工匠”荣誉称号喜讯,“见瓷如面”栏目组走进了省工艺美术大师余欣工作室。
余欣
01
季夏的一天,“见瓷如面”栏目组来到新都园区的“欣陶轩”,这里既是省工艺美术大师余欣的工作室,又是展厅,里面陈列着形态各异的精品佳作,墙上一套极富古意的“书存金石气,室有蕙兰香”书法,与古老陶瓷艺术相吻合,为展厅增添了古朴厚重气息,映射出主人高雅的艺术品味与追求。
《清泉》
展厅中无论是书法、瓷瓶、瓷板、镶器,都精美绝伦、气度不凡,蕴含着中华传统精髓与现代审美。
案桌旁的4块未完工的釉下山水画瓷板坯胎,呈现老字画般泛黄的绢底色,与绘制的山水融为一体,古意十足,画面云霞氤氲之气,尤其勾皴的山石粗犷有力,似刀刻的金石味,给人一种硬朗的感觉,可见创作者深厚的传统笔墨功底。
余欣介绍,这是采用仿古绢釉与绘画结合的创作方法,源自于他多次参观博物馆、艺术馆展览时,从一些黄底色绘画中受到的启发,把古意的黄绢色背景运用到陶瓷上,既古朴又有新意。
经过不断尝试和试验,打破了白胎绘画思维,用仿古绢釉配制出想要的黄色素坯,仿古绢釉坯的绘画作品问世后,受到许多陶瓷爱好者的喜爱,他还就此写了多篇相关论文课题,并申请了新型实用专利。
02
扎根传统文化沃土,在材质工艺上,融入现代审美情趣,不断推陈出新,形成了余欣多样式的艺术面貌。
其中,传统青花的釉上画法,是他又一大胆探索成功的结果。
《清芬》
《听雨》
余欣介绍,把青花原料搓碎后放到釉上瓷板上创作,可取得截然不同的效果,搓细的釉料能画的更细,烧成后的山水瓷板色泽沉稳敦厚,细腻温润有质感,其粗犷的线条和块面,更自如地表达他对山水的感悟与认识,形成自成一体的语言形式,使画面看起来更加沉稳和可信。
《春雨》
不断追求师古格新,尝试运用国画技法装饰陶瓷,是余欣的一大特色。在展厅中,一尊“春夏秋冬”镶器和“春色满园”作品,集中展示新颖别致的器型装饰、传统工艺、绘画及现代审美于一身,其创造性手工劳动与因材施艺的个性化制作,堪称陶瓷艺术经典之作。
《梅兰竹菊》镶器
四面刻绘了梅兰竹菊的“春夏秋冬”镶器,巧妙结合了景德镇四大名瓷工艺,写意绘画装饰从传统入手又不囿于古法,笔调流畅多变。釉上、釉下、综合装饰、陶艺等各方面都一展身手;而器物造型上圆下方的“春色满园”作品,体现了天空的广阔无垠和大地的稳定坚实,蕴含了丰富的哲学内涵和文化意义。
03
余欣靠勤奋和持恒,浸心传统文化四十载。
从牡丹指画、半刀泥,到重工粉彩、开片色釉,再到绢色坯胎画、青花釉上新画法,其在延续传统技法基础上,又大胆自我创新;从花鸟到山水,从颜料入手到绘画技法掌握多种独门绝技;从思想、材料、技法上的创新,走出了自己的艺术人生之路,走出了笔精墨妙的诗情画意。
《无尘》
《迎春》
任职于景德镇陶瓷技师学院陶瓷工程系主任的余欣,多年来因教学、校务及应酬事物繁忙,养成了夜晚创作的习惯,每天夜晚坚持绘画到凌晨丑时,这种黾勉苦辛、矢志不渝的精神,换来了他艺术道路的丰硕成果,他的作品屡获全国大奖。
今年5月,在福州召开的中国工艺美术博览会上,他喜获传统非遗大国工匠后又获得全国轻工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
荣誉证书
“艺术要立足于传统,在传承中创新发展,彰显时代气韵。”余欣认为,陶瓷工艺美术也要坚守传统,在传承中要擅于打破固定思维,用不同材质自由表达思想内涵,充分发挥创造性手工劳动和因材施艺的个性化制作,弘扬传统工艺美术所蕴含的文化精髓和价值,让活态传承与创新发展交织共生,激发工艺美术的创造活力,不断创新出更多的陶艺精品。
主笔:王东
编辑:徐培珊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