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Sunnyue 来源 | 互联网品牌官
自4月2日美国公布所谓”对等关税“方案以来,苹果股价连续受到重创。
然而,近日Apple 京东自营店近日又重新上架了 iPhone 14 标准版机型。
该机型不仅支持国补,还能叠加轻合约补贴 200 元,消费者最低仅需 2799 元,就能拿下 128GB 版本。
2799元的iphone,不值得
iPhone 14 是苹果于 2022 年 9 月推出的一款旗舰机。
要知道,三年前,这款手机可是售价高达5999元的旗舰机型,如今却直逼红米的价位区间。
现在只要 2799 元,相当于直接打骨折(5.5折),还不到首发原价的一半。
乍一看,这好像是苹果在中美贸易战的重压之下,不得不采取的跪地求饶之举。
看着网络上"iPhone要涨到1.6万元"的传言,再对比国产机五千档的凶猛攻势,苹果这手"复活古董机"本质是用价格锚点维持市场存在感。
表面上,苹果是在“中美贸易战2.0”的巨大压力下,为了保住市场份额而进行的促销活动。
▲图源:京东商城
毕竟在2025Q1数据里,华为已吃掉国内高端市场28%份额,而苹果同比下跌17%的销量,逼得库克必须用"真香价"挽留摇摆用户
可实际上,在那2799元的标价后面,还藏着一行并不起眼的小字:需绑定中国移动59元月租套餐,并且要连续在网12个月。
算下来,这708元的话费支出,使得这部手机的实际成本一下子就涨到了3507元。
▲图源:中国移动
这个价格,在拼多多上甚至都能买到官翻版的iPhone 15了。
更具讽刺意味的是,上市才45天的iPhone 16e,价格悄然降到了3451元,不仅支持12期免息,还配备了8GB运存以及苹果的AI功能;
与iPhone 14相比,优势明显能把这部两年前的过气旗舰按在地上“摩擦”。
在这场令人眼花缭乱的定价迷局背后,其实是苹果在中国市场深深的生存焦虑。
左右手互博,
iPhone的产品力在下降
自4月2日美国宣布对等关税以来,苹果的股价就如同坐上了跳楼机,短短四天时间,便暴跌了23%,直接让出了“全球市值之王”的宝座。
看着那高达5.67万亿的市值如青烟般迅速蒸发,库克手中能打的牌已然不多,而中国工厂的供应链优势,成了他为数不多的依仗。
毕竟,全球90%的iPhone都不是在美国本土组装的。
但这也意味着,每一台iPhone都不得不硬吞下这104%的关税成本。
在这样的绝境下,苹果就像陷入困境的棋手,要么自己默默消化这巨额成本,要么将其转嫁给消费者。
被逼无奈之下,苹果才把官网已经下架的iPhone 14重新包装,摇身一变成为“国补特供机”再次推向市场。
消费者们的反应,也着实给苹果上了一课。
今年2月,当iPhone 13跌破3000元大关时,单月销量暴增10倍。
▲图源:微博
可同样的营销策略放在iPhone 14身上,又彻底失灵了。
数码博主通过实测发现,这批所谓的“特供机”,电池循环次数普遍在50次以上。
更为扎心的是配置上的对比,在2025年的今天,安卓千元机都已经标配120Hz高刷屏了,而iPhone 14却还在沿用祖传的60Hz屏幕。
这场闹剧中,最具戏剧性的,莫过于苹果自己“左手打右手”的尴尬局面。
三个月前才刚刚发布的iPhone 16e,价格已经从最初的4499元暗地降到了3451元,仅仅只比合约版的iPhone 14贵了500元。
▲图源:苹果官网
但在性能方面,却有着巨大提升。
也难怪在热搜的评论区变成了大型翻车现场。
深入探究这场价格乱象,其实折射出的是苹果创新力的断崖式下跌。
遥想当年,乔布斯推出iPhone 4时,彻底重新定义了手机,改变了整个行业的格局。
如今只剩下库克在财报会上,如同挤牙膏一般地发布着升级预告,毫无新意。
苹果的时代,一去不复返
就连苹果自家的工程师,都曾私下吐槽,iPhone 16e所宣称的AI大模型,不过是把三年前安卓阵营就已经玩过的算法,换了个图标重新包装而已。
当华为Mate 60凭借卫星通信技术,能够在无人区发送短信,为用户提供紧急时刻的保障;
当小米14 Ultra的影像系统,能够在拍摄效果上直接吊打专业单反相机,为摄影爱好者带来极致体验时,苹果却还在以“新增薄荷绿配色”这样微不足道的改变作为卖点,实在是让人感到失望。
这种创新能力的匮乏,在关税大棒的重击之下,显得愈发致命,成为了苹果在市场竞争中难以言说的痛。
不过,库克毕竟在商业领域摸爬滚打多年,是一位公认的供应链管理大师,他的这波操作,其实藏着更深层次的棋局。
通过合约机的形式,苹果一方面清理了郑州工厂积压的库存零件,避免了资源的浪费,降低了成本压力;
另一方面,将部分成本转嫁给了运营商,减轻了自身的负担。
利用2799元这个看似诱人的价格,制造了一个价格锚点,使得3451元的iPhone 16e在消费者眼中显得性价比爆棚。
这种定价策略,就如同菜市场大妈常用的“先涨价再打折”的套路,只不过库克将其包装得更加精致。
在这场苹果与市场的博弈中,最值得玩味的,是中国市场正在悄然重写全球科技规则。
如今,特斯拉的上海工厂,每分钟就能下线1.2辆Model Y,高效的生产能力令人惊叹;
比亚迪的光伏板,已经占据了全球六成的市场份额,成为行业内的领军者。
在这样的形势下,美国曾经妄图凭借“稀土断供”来限制中国科技发展的底牌,如今看来,已经毫无威慑力。
再反观美国自身,贸易逆差相比2018年暴增了50%,核心通胀率更是突破了4.2%。
库克心里非常清楚,那个曾经消费者愿意加价两千,还要排队三个月才能买到苹果产品的时代,早就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从库克秘密会见宁德时代,积极洽谈电池合作,到苹果宣布在深圳扩建AI研发中心,这些动作更像是苹果在向中国庞大的5亿安卓用户群体递上的投名状,试图重新赢得市场的青睐。
甚至连苹果坚守了十年之久的Lightning接口,都不得不换成Type-C接口,这种“迟到的妥协”,反而更加印证了库克内心的焦虑与无奈。
毕竟在2025年的中国市场,一部没有卫星通信功能、没有先进AI大模型、没有折叠屏技术的手机,就算它贴着苹果的标志,也很难逃脱被市场淘汰。
当拼多多将Vision Pro的价格砍到14999元,却依然无人问津;
当华为门店的折叠屏体验机,因为被众多消费者反复触摸而几乎摸出包浆,这一冷一热的鲜明对比,这场持续了七年之久的贸易战,胜负早已见分晓。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