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屡教不改
今天要讲的主人公是一个名叫王胜利的传奇小偷,他出生于河南驻马店,从小家境贫困,因此在念完初中之后就开始走向社会,外出打工。由于一开始没什么技术,他先是在工地里面搬砖,后来逐渐学到了泥瓦匠的手艺。虽然赚不了多少钱,但总能顾住自己的吃喝。
不料当地出现了许多专业建筑队,像王胜利这种单打独斗的泥瓦匠越来越接不到活儿了,他只能在就近的村子里看看谁盖房子,去给别人帮忙。一段时间之后他的收入也越来越少了,以至于连自己的生活都无法维持了。
在这种压力之下,他开始走上偷鸡摸狗的歪门邪道。一开始他只是在工地和废品厂偷一些电瓶、废铁、自行车等,一段时间之后,他的胆子越来越大,甚至做起了入室盗窃的勾当。
2005年,他逐渐尝到了偷东西的甜头,于是这也干不了正经工作了。在一次看电视新闻时,他突然来了灵感。那些贪污的官员往往有许多现金,并且担心被查处,因此这些人简直是盗窃的完美对象在。很快他开始了对政府官员的跟踪调查,随后选择了一个目标人物。但由于缺乏经验,他仅仅干了两次这被警察逮捕了,后来还因此坐了5年牢。
一开始在监狱里面他还比较老实,但是一段时间之后,他和监狱里的两个名叫许顺明和曹森明的人混熟了。这两个人也都是因为小偷小摸,打架斗殴被关了进来,于是三个人在协商之后准备一起出去搞点“大事情”。
二零一零年,王胜利由于表现良好,在减刑之后被提前释放,随后他在监狱里的两个朋友也先后被放了出来。三个人臭味相投,马上就结成了一个小型的盗窃同盟。经过分析后他们得出结论,王胜利所选择的作案目标并没有错,错就错在他单枪匹马,没有别人的帮忙,因此马失前蹄。
后来他们几个人分工合作,频繁造访当地政府官员办公区域和某些私人住宅,这些地方涉及到了县委办公楼,工商局,财政局和乡政府等,可以说就没有他们不敢去的地方,而且他们往往两个月干一次,每次犯了事儿,他们都会隔一段时间避避风声。但让他们高兴的是,这些地方失窃之后并没有人报警处理,这也让他们的胆子越来越大。
慢慢的他们发现,这些政府办公大楼并没有多少现金,而且如果偷电脑的话又不好拿,于是他们几个人又将目标定上了县里的大肥羊,就是那些位高权重并且有贪污腐败嫌疑的官员们。
为了让他们的盗窃计划顺利进行,王胜利还和同伙对目标人物进行几个月的踩点和跟踪调查,他们第一个选择的目标就是正阳县一把手赵兴华。
二、猖狂作案
在调查了几个月后,王胜利团伙充分摸清了赵兴华每个家庭成员的活动情况以及作息规律,并且定下了最合适的作案时间。那是2011年9月的一个深夜,他们趁赵兴华全家人睡熟之后悄悄来到房子后窗的位置,随后按照计划用千斤顶将窗户撬开。
这次一共来了5个人,他们一进到屋子内就马上分工合作,到处翻找值钱的东西。没费多少功夫。有人就发现了赵兴华藏在家中的大量现金。这些钱都是一捆一捆的,有的是10万,有的是1万,他们来不及细数,全都用袋子装走了。另外还有的人在赵家发现了茅台酒和其他贵重物品,这些他们也一并带走了。
王胜利一帮人在逃走之后数了数偷到的现金。这一手不要紧,一数吓一跳,一共竟然有92万元。而另外偷到的其他值钱的东西也价值好几万。于是他们赶紧离开当地,准备销声匿迹一段时间。
而县委书记赵兴华在发现家里被盗之后马上变得害怕了起来。他害怕的不是这些小偷的盗窃行为,而是害怕自己贪污腐败的赃款被暴露。要知道这些钱大多数都是他利用职位之便收受别人的巨额贿赂,钱财丢失还可以再赚,但如果事情暴露,不仅是他的乌纱帽将不保,还有可能丢了小命。
就这样两方人全都按兵不动,观察着件事的走向,出人意料的是,随着时间推移,这件事就这样不了了之了。
后来王胜利一伙儿人的胆子更大,他们又秘密潜入到平舆县县委书记的家里。不料这一位官员比较清廉,家里只有300元的现金和七八条烟,贼不走空,他们也都拿走了。
一个月之后,王胜利团伙不信邪,他们又潜入到平舆县的政府大院里面,这一次又偷走了72万。和上次一样,他们也对平舆县政府的许多人进行了长时间的踩点,摸清了政府大院的安保情况以及每个人的作息规律。
后来在一天晚上,他们利用自己购买的电子设备将门口的监控信号屏蔽了。然后撬开窗户,爬上了三楼,几个人直接潜入到了目标人员的办公室。根据白天走访调查,他们已经摸清了几个可能存放财物的地方。果不其然,在这些地方他们发现了大量现金以及其他贵重物品,于是赶紧将这些东西打包,原路撤了出去。由于几个人准备充分,并且都是胆大心细之人,案发现场并没有留下什么马脚。
最重要的是,这些款项中也涉及来路不明的赃款,因此这些政府官员在看到钱被盗后都选择了将事情压下来而没有报警。王胜利和同伙儿看到这个状况时如同找到了什么致富秘诀一样,更加兴奋了,他们开始猖狂地在河南各地连续作案。
几个人随后又进一步拓宽了入室盗窃所选的目标范围,那就是县里面的农村信用合作社。有一次他们潜入了正阳县南环路信用社理事长的办公室,最终在里面的保险箱偷走了1万元的现金和其他贵重物品。
据后来警方调查,从2011年9月开始到2012年12月差不多一年的时间里,王胜利和他的团伙在河南及周边省份流窜作案,最终盗窃了54名处级官员的财物,获得赃款600多万。让人奇怪的是,在这50多个官员里报案的只有寥寥数人,大多人都选择了按下目标。况且尽管有人报案,警方仍然没有查到有关嫌疑人的确凿证据。
2012年的年底,王胜利一伙人又像之前那样潜入到河南某县的信用社办公室。盗窃财物之后,他们逃之夭夭。第二天工作人员来了一看,发现办公室的钱财被盗了,于是马上选择了报警。这段时间由于他们频繁作案,当地公安部门已经进行了数据共享,早已摸清了他们犯案的套路,于是马上成立了专案组,沿路排查他们的行踪,终于这一次没有让他们走脱。
三、攻守同盟
案发后许多人都好奇,为什么王胜利一伙人能够屡屡得逞且涉案金额如此之大?而且这些官员在丢失财物之后都不选择报警,难道有什么“保护伞”吗?其实并非如此,主要是王胜利在作案前都会进行大量背景调查,他们选择的都是那些有贪污受贿背景的官员,这些人员家里往往藏有大量现金以及其他金银首饰等。
被盗之后,官员们都担心自己的财务被有关部门彻底调查,从而暴露贪污事实,因此大多选择沉默。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这些政府官员通常作息非常规律并且防范意识普遍不足,王胜利每次不用费力就能够掌握他们的作息习惯和出行规律。另外王胜利还掌握了这些贪腐官员的规律。他们往往会在逢年过节或者干部调整期间频繁进行收贿受贿,此时这些官员的家中财物比平时更多,王胜利团伙也专挑这个时候下手。
河南正阳县的公安局局长节清林在了解到报案信息之后高度重视,他马上意识到这就是近一年内河南各地区连环作案的盗窃团伙。随后他派出刑警大队副队长朱玉东带领专案组进行了长达半个多月的调查和取证,最终锁定了王胜利及团伙一行人的行动轨迹。
2012年的年底,警方得知王胜利及其同伙儿企图开车从京珠高速逃到外地,于是他们赶紧提前在高速路口进行堵截。果不其然,王胜利一伙人一露头警方就将他们全部抓获。经过搜查,警方从他们的车上发现了许多赃物,其中包括几十万的现金还有许多金条和玉石。
在审讯之后,王胜利及其几个同伙没有多久就全部交代了,他们承认了在近一年来流窜在河南,安徽,山西等地作案几十起。但是在进入更深度的调查之后,警方却发现了许多案中案。那就是许多被盗官员所交代的盗窃金额和王胜利交代的金额数量明显对不上,且差距巨大,其中最明显的就是正阳县县委书记赵新华的案子。据王胜利交代,他们当时从赵兴华家盗窃92万元现金,但是在警方的笔录当中,赵兴华却说仅丢失6000多元。
这一下可让办案的警方人员犯难了,随着调查的越来越深,许多高级官员被牵扯了进来,一时间河南当地的政坛被掀起滔天巨浪,许多人都战战兢兢,生怕自己被查出来。
让人可笑的是,当赵兴华发现盗窃案被败露之后,他非但没有主动交代罪行,反而亲自前往看守所和王胜利以及办案的刑警大队一同协商。他一方面许给王胜利巨额好处,另一方面用自己的权利要挟刑警队长,希望能够更改口供,后来几个人还达成一致,成立了一个所谓的攻守同盟。
果不其然,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赵兴华的案件果然被警方压了下来。但随着案件牵扯的人员越来越多,纪委部门也开始派人彻查此事。最终县委书记赵兴华以及刑警大队长全都被纪委揪了出来,他们也都为自己的犯罪行为付出了法律的代价。
面对法官的严厉判决,王胜利在庭审现场还妄图辩护。他声称自己盗窃的全都是贪官污吏,从来没有祸害过老百姓,甚至将自己的偷盗行为说成是替天行道,劫富济贫,并希望能够对他从轻发落。这些辩解当然是苍白的,为了给社会一个交代,法官对他进行了从严判处。
信息来源:
[1]跟县委书记、小偷订立“攻守同盟”的刑警队长,减刑了.新京报.
[2]河南正阳小偷反腐:官员不敢报案 警察被施压改笔录.新京报.
[3]河南一团伙专偷官员:涉案额大 警察被施压改笔录.中新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