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kSet 开关柜振动和碰撞试验操作指南
1. 适用范围
本指南适用于 BlokSet 系列金属封闭开关柜(以下简称 “柜体”)的振动和碰撞试验,验证其在运输、安装及运行过程中对机械应力的耐受性,确保结构完整性、电气性能及功能稳定性符合国家标准(GB/T 2423.56-2019《振动试验》、GB/T 2423.6-2018《碰撞试验》)及产品技术规范。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GB/T 2423.56-2019《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 2 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 Fh:宽带随机振动(数字控制)和导则》
- GB/T 2423.6-2018《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 2 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 Fc:碰撞》
- GB 7251.1《低压成套开关设备 第 1 部分:总则》
- IEC 60068-2-64《环境试验 第 2-64 部分:试验 试验 Fh:宽带随机振动》
- BlokSet 产品技术规范(如结构设计图纸、安装手册)
3. 术语和定义
- 三轴向:X 轴(柜体宽度方向)、Y 轴(柜体深度方向)、Z 轴(柜体高度方向)。
- PSD(功率谱密度):随机振动试验中表征振动能量分布的参数,单位为 g²/Hz。
- 半正弦波:碰撞试验中常用的脉冲波形,峰值加速度为 g,持续时间为 ms。
4. 试验准备
4.1 设备与仪器
设备名称
技术要求
振动台 / 碰撞台
负载能力≥2000kg,频率范围 0~2000Hz(振动台),峰值加速度≥100g(碰撞台),需通过 CNAS/CMA 校准,误差≤±5%。
加速度传感器
灵敏度≥100mV/g,频率响应 0~10kHz,配套数据采集系统(如 NI DAQ)。
电气测试仪器
绝缘电阻表(500V,精度 ±2%)、微欧计(分辨率 0.1μΩ)、耐压测试仪(2.5kV/1min)。
工具与工装
扭力扳手(精度 ±5%)、防松标记笔、刚性夹具(槽钢底座 + 螺栓固定)、缓冲材料(如橡胶垫)。
4.2 样品准备
1、柜体状态:
- 按设计图纸装配完整,包含断路器、母线、电缆、继电器等全部件,抽屉单元 / 可移开部件需锁定到位。
- 加载额定负载或等效模拟负载(如铜排母线按额定电流配置,电缆连接完整)。
- 2、紧固件检查
- 所有螺栓按力矩标准紧固(如 M6 螺栓 8.8 级力矩 8.5N・m),关键部位(母线连接、断路器支架)使用双螺母 + 防松胶,并用防松标记笔划线标识。
- 3、密封与防护
- 安装柜门密封胶条(压缩量 30%),确保防护等级达 IP54;对易损元件(指示灯、按钮)加装保护罩。
4.3 安装与传感器布置
1、刚性固定:
- 通过柜体底座安装孔与振动台 / 碰撞台台面连接,使用 M12 螺栓(力矩≥40N・m),底部加装防滑垫片,确保无相对位移。
- 2、传感器布置
- 振动试验:在柜体顶部中心、中部母线室、底座支撑点各粘贴 1 个加速度传感器,监测三轴向振动响应。
- 碰撞试验:在台面及柜体侧面中心位置安装冲击传感器,记录冲击波形。
5. 振动试验操作步骤
5.1 正弦振动试验(适用于固定频率振动场景)
5.1.1 预扫频(识别共振点)
- 参数:频率范围 5Hz~200Hz,加速度 5m/s²,扫频速率 1oct/min。
- 操作:从低频到高频扫频 1 次,记录柜体共振频率(加速度放大倍数>2 的频率点)。
5.1.2 定频振动(共振点验证)
- 参数:在共振频率点施加目标加速度(如 20m/s²),每个共振点振动 30 分钟,非共振区间以全频段扫频振动(每个轴向 60 分钟)。
- 轴向顺序:Z 轴(垂直)→ X 轴(水平横向)→ Y 轴(水平纵向),每次切换方向需重新固定传感器。
5.1.3 随机振动试验(复杂振动环境模拟)
- 参数:频率范围 10Hz~2000Hz,PSD 曲线 0.5g²/Hz(依据运输工况设定),持续时间每个轴向 60 分钟。
- 操作:输入目标 PSD 谱,实时监控输出谱与目标谱偏差(允差 ±3dB),确保振动能量符合要求。
5.2 过程监控
1、功能监测:
- 接入控制回路电源(AC 220V),模拟运行状态,监测断路器分合闸信号、继电器触点状态,确保无触点抖动或误动作。
- 2、异常处理
- 若出现螺栓松动异响、部件共振位移(目视可见),立即暂停试验,加固后重新开始;若结构件断裂,直接判定不合格。
6. 碰撞试验操作步骤
6.1 脉冲波形设定(半正弦波为例)
- 参数:峰值加速度 50g,持续时间 11ms,碰撞次数每个轴向 10 次,间隔≥1 秒。
- 校准:通过示波器校准碰撞台输出波形,峰值误差≤±10%,脉宽误差≤±15%。
6.2 三轴向碰撞
- 顺序:Z 轴(垂直向上 / 向下)→ X 轴(左 / 右)→ Y 轴(前 / 后),每个方向正 / 反各 5 次。
- 固定要求:碰撞时柜体不得滑动或弹跳,夹具与台面连接螺栓需二次加固(力矩≥50N・m)。
6.3 过程监控
- 观察碰撞瞬间内部可动部件(如继电器、抽屉单元)是否移位,控制模块接线端子是否松动,记录异常碰撞波形(如振荡衰减超标的波形)。
7. 试验后检测项目
7.1 机械结构检查
1、外观检查:
- 柜体无裂纹、凹陷(变形量≤5mm),密封胶条无脱落,螺丝防松标记无偏移。
- 2、操作性测试
- 手动操作断路器手柄、抽屉单元,阻力与试验前相比变化≤15%,机械联锁正常。
7.2 电气性能测试
项目
方法
合格标准
绝缘电阻
500V 兆欧表测量带电部件与外壳间电阻,测试 3 次取平均值。
≥10MΩ(GB 7251.1)
接触电阻
微欧计测量母线接头、端子排接触电阻,与试验前对比。
变化率≤10%
工频耐压
主回路施加 2.5kV(额定电压 1kV 时)工频电压 1 分钟。
无击穿、闪络
7.3 功能验证
1、机械操作:
- 断路器分合闸时间、同期性测试(误差≤±5%),合分闸 10 次无卡滞。
- 2、保护功能
- 模拟过流(1.5 倍额定电流)、欠压(70% 额定电压),验证保护装置动作值与整定值一致(误差≤±3%)。
8. 合格判定
8.1 合格条件
- 试验过程中无结构断裂、功能失效或异常声响;
- 试验后机械结构无破坏性变形,紧固件无松动;
- 电气性能指标(绝缘电阻、接触电阻、耐压)符合标准;
- 功能测试正常,无拒动或误动。
8.2 不合格场景
- 结构件断裂、外壳变形导致防护等级失效;
- 电气接头松动引发短路风险;
- 绝缘电阻<10MΩ 或耐压试验击穿;
- 断路器分合闸时间超差≥10%。
9. 记录与报告
9.1 试验记录
- 样品信息:型号、编号、生产日期、装配状态;
- 试验参数:振动 / 碰撞波形、频率、加速度、持续时间;
- 过程记录:异常事件(如中途停机原因)、传感器数据曲线;
- 检测数据:绝缘电阻、接触电阻、功能测试结果。
9.2 试验报告
- 由具备 CNAS/CMA 资质的实验室出具,包含以下内容:
- 试验依据、环境条件、设备信息;
- 检测项目、实测数据、合格判定结论;
- 附图:传感器布置图、振动 / 碰撞波形图、不合格项照片(如有)。
10. 安全注意事项
- 试验前确认振动台 / 碰撞台负载能力,禁止超量程运行;
- 试验过程中设置安全围栏,人员远离设备运行区域;
- 高压测试时断开所有电源,确保柜体接地可靠;
- 若设备异常(如异常声响、过载报警),立即按下急停按钮。
附录
- 附录 A:试验设备清单
- 附录 B:传感器布置示意图
- 附录 C:检测结果记录表
编制单位:XXX 检测实验室
版本号:V1.0
发布日期:2025 年 X 月 X 日
本指南涵盖试验全流程,确保 BlokSet 开关柜在极端机械应力下的可靠性验证符合国家标准与产品设计要求。操作时需严格遵循步骤,如实记录数据,确保试验可追溯性与结果有效性。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