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早期诊断到机制探索,再到个性化治疗,代谢组学正深刻改变着肿瘤研究和临床实践的格局。而在基础研究中,却常常会在实验和思路上遇到以下问题:
1.代谢组学灵敏度不足怎么办?如何提升低丰度代谢物的检测准确性?
2.肿瘤多代谢通路交互网络如何解析?单一组学分析为何难以揭示全貌?
3.代谢物变化与功能表型关联弱?如何结合CRISPR筛选验证关键代谢靶点?
4.实验室代谢标志物临床验证不足?如何设计多中心队列提升结果可靠性?
5.单细胞代谢组学 + 空间转录组,如何定位肿瘤微环境中的代谢-基因互作热点?
为了更好地为大家解决在肿瘤代谢研究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我们准备了《代谢组学肿瘤应用手册》,里面有代谢组学在肿瘤领域中的具体应用及解决办法。不止于此,我们还为大家准备了《代谢组学全领域应用》,不仅有全领域的技术应用,更有最新的文章解析,从技术研究到论文形成,一站式解决你的科研难题~
现点击领取电子资料,更有机会赢取《全领域组学典型案例解析手册》、《植物适应非生物胁迫的代谢组学研究》、《多组学技术在临床疾病研究中的应用》等实体手册,还有保温杯、小风扇、冰箱贴、手机支架等 130 份好礼免费领!
▼识别下方二维码,立即领取▼
干货内容抢先看
代谢组学:解锁肿瘤细胞代谢密码
肿瘤细胞与正常细胞在代谢层面有着显著差异。正常细胞主要通过有氧呼吸,高效地产生能量维持机体正常运转。而肿瘤细胞即便在氧气充足的环境下,也更倾向于采用糖酵解这种低效的代谢方式,快速获取能量并生成大量乳酸,这一现象被称为沃伯格效应(Warburg effect)。此外,肿瘤细胞的脂肪酸、谷氨酰胺、胆碱等代谢通路也发生了重编程,这些改变为肿瘤细胞的快速增殖、侵袭和转移提供了物质和能量支持。
在肿瘤细胞代谢特征研究持续取得突破的过程中,代谢组学作为前沿的研究策略,开始在肿瘤研究领域崭露头角。它系统研究生物体在特定生理或病理状态下产生的所有小分子代谢物,全面、动态地反映细胞的代谢状态。与基因组学、转录组学和蛋白质组学不同,代谢组学直接关注最终的代谢产物,这些产物更能直观地体现生物系统的功能变化,因而在肿瘤研究中具有独特优势。
代谢组学助力肿瘤早期诊断
早期诊断对提升肿瘤患者的生存率至关重要,传统的肿瘤诊断方法存在一定局限性。代谢组学的出现,为肿瘤早期诊断开辟了新途径。
香港中文大学于君教授团队联合昆明医科大学缪应雷教授团队、南京医科大学沈洪兵院士团队以及上海百趣代谢组学技术研究中心杜杰研究员团队在 Cancer Cell(IF = 48.8)发表研究,基于四个独立队列,研究团队开发了由 17 种血浆代谢物组成的诊断模型,其在区分结直肠癌患者与健康人时表现出高准确性(AUC = 0.848~0.987),优于传统临床标志物。这一成果为结直肠癌早期无创诊断提供了新策略,有望改变现有临床诊断流程,提高早期诊断率,从而改善患者的预后。
探索肿瘤发生机制的新视角
代谢组学不仅能辅助肿瘤诊断,还为深入剖析肿瘤的发生发展机制开辟了全新视角。借助代谢组学技术,研究人员得以深入探究肿瘤细胞代谢通路的动态变化,精准识别关键代谢物和代谢酶,清晰揭示肿瘤细胞与微环境之间复杂的代谢交互作用。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联合上海市医学表观遗传学重点实验室在 Nature Communications 发表的一项研究中,综合运用非靶代谢流(百趣提供服务)、脂质组学(百趣提供服务)和转录组测序技术展开深入分析。研究结果显示,FLAD1 作为代谢基因,其拷贝数扩增是驱动三阴性乳腺癌(TNBC)进展的关键遗传事件。在分子机制层面,FLAD1 通过其催化生成的 FAD,增强 FAD 依赖的赖氨酸特异性去甲基化酶 1(LSD1)的酶活性。LSD1 进而对二甲基化组蛋白 H3 赖氨酸 9(H3K9me2)进行去甲基化修饰,促进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 1(SREBP1)的表达。SREBP1 表达上调后,进一步增强了脂肪酸和胆固醇等脂质生物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这一系列分子事件最终推动了 TNBC 的恶性进展,包括促进癌细胞增殖、诱导代谢重编程等。这些发现为 TNBC 的精准治疗提供了潜在靶点,有望推动 TNBC 临床治疗取得新的突破和进展。
指导肿瘤个性化治疗
肿瘤具有高度异质性,不同患者对治疗的反应存在显著差异。代谢组学可通过剖析患者个体代谢特征,预测其对特定治疗的反应,助力实现肿瘤个性化治疗。
氟尿嘧啶(FU)是结直肠癌(CRC)的主要化疗药物,但耐药性严重制约其疗效。研究人员专注于 ABHD5 在调节 CRC 对 FU 敏感性中的作用,借助代谢组学全面分析细胞内代谢物(百趣提供组学服务)。结果发现,ABHD5 可调控自噬性尿嘧啶生成,影响 CRC 细胞对 FU 的敏感性。此研究成果不仅确定 ABHD5 可作为预测 CRC 患者对 FU 化疗反应的新生物标志物,还基于代谢组学发现,为肿瘤个性化治疗开拓新方向。通过分析患者代谢组特征并结合 ABHD5 表达情况,有望精准制定个体化治疗策略,提升治疗效果,为 CRC 患者带来新希望。
手册不仅了涵盖肿瘤、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不同领域的技术应用,还详细记录了代谢组学技术在包括但不限于医药、食品、农学等全领域的应用策略……识别下方二维码,即可免费获取
活动时间:4 月 8 日至 5 月 8 日;
奖项设置:
参与奖:前 100 位完成问卷,经核实信息后,即可获得保温杯、小风扇、冰箱贴、手机支架等任意 1 份( 随机发放)。
幸运奖:结合问卷内容质量会筛选 30 位幸运儿,回访成功后即有机会获得 《全领域组学典型案例解析手册》、《植物适应非生物胁迫的代谢组学研究》、《多组学技术在临床疾病研究中的应用》等纸质书籍任意 1 份(随机发放)。
活动细则:
1、每位用户不可重复获奖,若指定礼品派送完,百趣生物有权决定用等值的礼品代替。
2、请务必按真实信息填写,如发现问卷信息乱填或信息有误,则视为放弃礼品,经核实后,5 月下旬陆续安排礼品寄送。
3、上海百趣生物医学科技有限公司享有对本活动的解释权。
内容策划:邹礼平
内容审核:朱超敏
题图来源:自己做的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