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世界肺癌大会(WCLC)作为全球肺癌领域的学术盛会,汇聚了全球前沿研究成果,中国学者亦在此次大会中展现出卓越的科研实力、贡献力量。其中,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胸科医院韩宝惠教授团队的两项研究分别入选大会口头报告与电子壁报,一项研究聚焦EGFR突变IA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术后高危患者辅助治疗,填补了该领域空白;另一项研究探索广谱KRAS突变肺癌联合治疗策略,初步结果展现出良好的疗效信号,为缺乏有效治疗方案的患者提供了新的选择。值此会议之间,医脉通在WCLC现场特邀韩宝惠教授深入探讨EGFR-TKI联合治疗策略的优化及肺癌精准治疗的未来方向。
问
01
本次世界肺癌大会您的团队有哪些研究入选?能否给我们介绍一下这些研究的关键发现?
韩宝惠教授
在本次肺癌领域的学术盛会上,众多中国专家在会上进行了口头报告及电子壁报展示。我们团队有两项研究分别入选大会口头报告和电子壁报环节。
第一项研究聚焦于EGFR突变IA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术后具有高危因素患者的辅助治疗。该研究在国际上填补了IA期患者辅助治疗领域的空白。现有指南及临床研究通常以IB期为起始对象,而我们基于大数据的分析发现,部分IA期患者若伴有高危因素,如微乳头结构、实体亚型、复杂腺体结构或脉管侵犯,其复发风险可能高于某些IB期患者。因此,我们探讨了该类人群是否应接受辅助治疗。研究结果显示,对术后EGFR敏感突变高危人群采用第三代EGFR-TKI阿美替尼辅助干预后,干预组2年无病生存率(DFS)达到100%,而未干预的对照组为75%,风险比(HR)为0.116,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33)1。该研究首次证实,在携带EGFR敏感突变且伴有高危因素的IA期患者中,术后辅助靶向治疗可显著改善DFS,为后续临床研究的拓展提供了重要依据。
第二项研究聚焦于广谱KRAS突变肺癌的联合治疗策略。该方案采用已在国内上市的药物进行优化组合,先以多靶点RTK抑制剂安罗替尼联合MEK抑制剂曲美替尼治疗两个疗程,再序贯PD-1抑制剂替雷利珠单抗免疫治疗。目前,KRAS突变中仅G12C靶点已有靶向药物获批,而其他常见亚型如G12A、G12D、G12V、G12F、G13C以及Q61H等仍缺乏有效治疗手段。本研究旨在为广谱KRAS突变患者提供新的治疗思路。I期临床研究已完成4个剂量爬坡亚组的探索,初步结果显示客观缓解率(ORR)为33.3%,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为171天,表现出良好的疗效信号2。
值得一提的是,该研究于9月12日发表在《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argeted Therapy》上,文章系统阐述了曲美替尼与安罗替尼联合治疗的协同抗肿瘤机制及临床疗效。通过体外及体内实验证实,曲美替尼单药虽可短期抑制KRAS突变肿瘤细胞增殖,但会引发RTK信号反馈性激活,导致耐药;而联合安罗替尼可有效阻断该反馈通路,显著增强抑瘤效果。这一联合策略通过抑制MEK/RTK-IGFBP2信号回路,有效克服了MEK抑制剂单药治疗引发的适应性耐药,为广谱KRAS突变NSCLC患者提供了新的“去化疗”的联合治疗选择3。我们期待这一研究能为广谱KRAS突变患者的治疗提供新的循证医学证据。
问
02
在靶向治疗领域,EGFR-TKI与多种治疗手段的联合策略是EGFR突变NSCLC一线治疗的探索热点,您认为当前TKI联合治疗的时机已经到来了吗?需要优先解决哪些关键问题?
韩宝惠教授
EGFR突变人群在中国占比较高,全球范围亚裔NSCLC患者EGFR突变率近50%,非吸烟人群中的比例更高,因此EGFR信号通路是我国NSCLC治疗的重要靶点之一。二十年来,EGFR-TKI已从第一代发展至第三代,我国目前已有七种第三代TKI获国家药监局批准,为EGFR突变的NSCLC患者提供了多样化的治疗选择。
在EGFR-TKI联合化疗的策略中,本次WCLC大会公布的FLAURA2研究结果显示,第三代EGFR-TKI奥希替尼联合化疗不仅实现无进展生存期(PFS)获益,更将总生存期(OS)从单药组的37.6个月延长至联合组的47.5个月,且可延缓脑转移及耐药发生4。这一阳性结果为适合化疗的EGFR突变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
除联合化疗外,联合治疗策略还包括双特异性抗体、ADC药物及抗血管生成药物等。例如,MARIPOSA研究探索了EGFR/MET双抗埃万妥单抗联合第三代EGFR-TKI兰泽替尼在EGFR突变患者中的应用,亦获阳性结果。
需强调的是,在评价联合治疗方案时,除疗效外还需综合考量其安全性、药物可及性及卫生经济学因素。若联合方案安全可控、价格合理,则更容易获得临床和患者的认同。我们团队也开展了奥希替尼联合抗血管生成药物安罗替尼的探索性研究,即AUTOMAN研究,中位随访时间为39.2个月时,中位PFS达31.5个月,显示出“去化疗”方案的潜力,但仍需III期临床试验进一步验证5。
问
03
随着治疗选择的不断丰富,精准筛选获益人群成为临床亟需解决的核心问题,有哪些生物标志物最具应用前景?
3.3.
韩宝惠教授
一线治疗与后线治疗的患者筛选策略应有所区别。一线治疗针对初治患者,可基于循环肿瘤DNA(ctDNA)丰度、复合突变类型等指标进行分层,从而识别出肿瘤负荷高、合并突变多或ctDNA基线水平较高的患者,予以强化或特殊治疗。
一线治疗耐药后,则需依据耐药机制进行分类,如靶内耐药、旁路激活、组织学转化或机制不明等四大类别,进而实施个体化精准治疗。这将是未来肺癌精准治疗的核心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1.W. Zhang, et al. Efficacy and Safety of Aumolertinib as Adjuvant Therapy in Resectable Stage I A EGFR Mutated NSCLC With High Risk (APPOINT). 2025 WCLC Abstract MA04.03.
2.B. Han, et al. Phase I Study of Trametinib, Anlotinib, and Tislelizumab in KRAS-Mutant NSCLC: Safety, RP2D, and Preliminary Efficacy. 2025 WCLC Abstract PT2.11.03.
3.Lu J, Hu M, Han B, et al. Coinhibition of the MEK/RTK pathway has high therapeutic efficacy in KRAS-mutant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Signal Transduct Target Ther. 2025 Sep 12;10(1):299. doi: 10.1038/s41392-025-02382-w. PMID: 40935839.
4.D. Planchard, et al. First-Line Osimertinib + Chemotherapy Versus Osimertinib Monotherapy in EGFRm Advanced NSCLC: FLAURA2 Final Overall Survival. 2025 WCLC Abstract PL02.06.
5.Yan B, Zhang B, Chu T, et al. Osimertinib combined with anlotinib as first-line treatment in advanced or metastatic NSCLC patients with EGFR mutation: a prospective, single arm, exploratory study. Lung Cancer. Published online June 18, 2025.
编辑:Squid
审校:韩宝惠教授
排版:Squid
执行:Squid
医脉通是专业的在线医生平台,“感知世界医学脉搏,助力中国临床决策”是平台的使命。医脉通旗下拥有「临床指南」「用药参考」「医学文献王」「医知源」「e研通」「e脉播」等系列产品,全面满足医学工作者临床决策、获取新知及提升科研效率等方面的需求。
本平台旨在为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传递更多医学信息。本平台发布的内容,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专业的医疗指导,也不应被视为诊疗建议。如该等信息被用于了解医学信息以外的目的,本平台不承担相关责任。本平台对发布的内容,并不代表同意其描述和观点。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权利人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处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