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得太饱就心慌胸闷、心腹痛怎么办?送你一个三味药的小方子,专治心腹诸痛
今天跟大家讲一讲中药檀香。
如果碰到了心胃疼痛,饮食堵塞肠道,瘀血阻滞脉管,怎么办呢?
有一个古方,出自《医学金针》,叫作丹参饮,由丹参、檀香、砂仁三味药组成,专门治疗属于半虚半实的心腹诸痛。
丹参能够补血活血通脉治心,砂仁能够行气化湿降胃治胃肠,而檀香却能沟通心胃之气,是沟通胸腹气机的桥梁。心脉得通,气机得顺,肠腑得降,那么饱食食积引起的心慌胸闷、心腹痛之感就会消除。
所以《药性赋》里说,檀香能够定霍乱,而心气之痛愈,道理全在这里。
碰到一些老胃病,经常吃伤肠胃,暴饮暴食,引起胃部刺痛,有时还心慌。见病人口唇紫暗,舌下有纡曲的脉络,这都是久病必有瘀、久病入络的表现。我们就可以选用合方治疑难。有个病人,四十多岁,胃腕部刺痛,胸闷。这是胸胃同病,用丹参饮加上金铃子散、失笑散。
后面我们会讲到延胡索,金铃子散由延胡索配金铃子(即川楝子),是专门治疗气滞疼痛的效方。失笑散由蒲黄配五灵脂,是专门治疗瘀血疼痛的效方。这样周身之气滞得疏散,血瘀得化解,疼痛白除。这三个合方组在一起才七味药,就把他的胃部刺痛感消除掉了。
在商业领域里有强强联合做大做强的现象,而在医学领域里,只要方向、目标一致,也可以强强联合,通过合并处方来治疗疑难病。
这就是以后我们要讲的合方思想。一般我们学中药,要经过五个阶段。这些阶段都是有次第的,一步一个台阶,就像由小学读到初中一样。
第一个台阶是单味中药,你要把每味中药像做毕业论文那样来研究、来拓展思维,把这味中药的应用学习到极致,就像我们现在讲《药性赋》。
第二步是中医对药学,就是药对,像延胡索配川楝子,蒲黄配五灵脂,木香配砂仁,荆芥配防风,麻黄配桂枝,全蝎配蜈蚣。这些都是黄金组合,就像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一样,他们能够共同配合,加强药效。善用药对,往往就可以很快地把方子的加减理顺。
大家可以参考《施今墨对药》《名老中医效验药对》。
第三步是讲药阵,由三味或者四味药组成的一个小方阵,也能够协同作战,提高疗效。比如安神三药——酸枣仁、合欢皮、夜交藤,通脉三药——-葛根、丹参、川芎,解郁三药——香附、郁金、玫瑰花,养脾三药——山药、芡实、炒薏苡仁。当你把这些三药搞得炉火纯青时,开起处方来,根据脉势、病症特点,联合组成几个药阵,就把病机、脉势都照顾到了。
第四步是方剂学,即汤头。一个方子有君臣佐使,有主从先后,已经开始有生命力了,所以必须用理法来统这汤头。
第五步就是讲合方,就像我们今天讲的丹参饮合金铃子散、失笑散治疗心胃瘀滞疼痛一样,这三个小方子同时加强气机流通,使大气一转,疼痛乃散。当然还有升肝降胃的柴胡平胃散,强心养血的桂枝四物汤,疏肝健脾的四逆四君子汤,这些都是常用的合方。
因为很多疑难杂症,并不是单个汤方能包揽得了的,所以《黄帝内经》说,要杂合而治,各得其宜。很多老中医都是善用合方的高手,以后我们会在讲案例时点到,到时大家要多留一份心。
虽然我们现在是在讲单味药,其实在讲的过程中,我们经常把药对学、药阵学、方剂学、合方学这些精深的药物应用知识都融进去讲了,所以才长篇大论,就是想让大家提前多些了解。
提示:本文原创作者不详,文中处方,请在专业中医指导下使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