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十里,过敏季。
曾经每到春季就高发的过敏,在今年春季有了更清晰的目标指向——柏树。被花粉笼罩的柏树,让一些苦于过敏的网友不禁提出质疑:为什么不能砍掉它们呢?
常见的绿化树种如柏树、杨树,以及大田农作物如小麦、玉米等,都属于风媒授粉植物。
和虫媒花花粉颗粒度较大、较重,有些还会为了让自己的花粉更方便黏住昆虫而具有粘丝的情况不一样,风媒花的花粉颗粒度更小、更轻、更干燥,花粉数量也更多,这样才能方便它们随风飘扬,去到任何可能的地方,以达到普遍撒网式的授粉传播目的。
(虫媒花百合的花粉和松柏等风媒花的花粉大小对比悬殊 来源:B站《亿点点不一样》视频截图)
图片
图片
没想到,DEEPSEEK给出的答案,指向性非常明确,它说——过敏是病,但“一刀切”砍树是真要命。
DEEPSEEK还打了个很幽默的比喻:柏树就像个“绿色渣男”——既给你清新空气,又送你过敏大礼包。但与其怒砍“渣男”,不如给自己穿好“盔甲”。毕竟,人类和自然的相处之道,从来都不是你死我活,而是见招拆招。
不得不说,AI给出的这个答案,还是很契合笔者想法的。
此外,按照深度思考模式,DEEPSEEK还列出了结论依据。比如:
柏树花粉确实是过敏界的“顶流”。北京同仁医院的数据显示,春季过敏患者中,约30%对柏树花粉过敏。这些花粉颗粒直径仅20微米,能随风飘散数公里,堪称“空气刺客”,专挑人脆弱的呼吸道下手。
但问题来了:过敏的锅,真能全甩给柏树吗?
中国林科院的报告泼了盆冷水:柏树虽产花粉,但也是城市生态的“劳模”。一棵成年柏树每年能吸收二氧化碳23公斤,释放氧气17公斤,还能吸附PM2.5。如果全城砍柏树,相当于让上千台天然空气净化器集体下岗,到时候雾霾和过敏,你选哪个?
只回答问题而不给出解决建议的AI不是DEEPSEEK的风格。于是,它也给出了解决建议——治过敏的“正确打开方式”:卷自己,别卷柏树。并给出了一份“过敏生存指南”:
1.医学防线:协和医院变态反应科主任尹佳建议,过敏季提前2周使用鼻喷激素,有效率超80%。
2.物理防御:日本研究发现,佩戴防花粉眼镜+口罩,能减少70%过敏症状。
3.终极方案:北京已试点种植“无花粉柏树”,通过嫁接技术让花粉产量下降90%(数据来源:《林业科学》2023年研究)。
此外,DEEPSEEK还给笔者算了一笔“经济帐”:北京若替换掉所有柏树,需花费超10亿元(数据来源:北京市园林局)。这笔钱足够给每个过敏患者发10年抗组胺药,或者建3座花粉隔离公园。更扎心的是,新种的树可能带来新过敏原——比如法国梧桐的果毛、杨树的飞絮,堪称“刚出虎穴,又入狼窝”。
不得不佩服DEEPSEEK幽默诙谐的中文表达能力,但同时笔者也稍微备注下,以上数据及内容引用来源,笔者未进一步核准,仅供参考。
最后,笔者想补充一点的是,在地球生物漫长的演进过程中,一些植物经过不断的努力,让自己具备了“开花”的能力,从而让自身更具繁衍的优势,也让自然界变得更加丰富多彩——这也算是开花植物们的一种自我修养吧!
诚然,有些植物的花会给人的生活带来困扰,但这不是它们的错。世间万物,有哪个不是利弊共存的呢?
本文仅代表资讯,不代表平台观点。
文 | Tammy
审核 |橡树
排版 | 语
图片由志愿者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