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非虚构写作|春山清明几归赴

0
分享至

文|杨永春

远道淳于叩故墟,敬祖怀先培新土;茔畔桃花应有情,漫解粉泪倾相诉。又是一年清明时,家人一起回到相传战国先贤淳于髡蛰居而得村名的潍坊老家。看着坟地旁边已开花的桃树,回忆情思涌上心头。

插柳是首开剧目。“柳枝著户上,百鬼不入家。”寒食这一天,天刚亮,孩子们不约而同换上新做或新洗的单衣、薄鞋,拿起铲子或镢头,紧赶慢赶地往坡上跑。扑面而来的风感觉是那么的柔软,嗅着空气里清新的新土香味,像猎犬一样寻找两三朵老翁花的苞芽。老翁花学名白头翁,因为是野生,不多见。

再爬上河沿上的柳树,拽来几根细长的刚出芽的柳枝,这任务要在出太阳之前完成才有好兆头。欢跳着跑进家门,小心地把老翁花芽、一小片松枝绑在一起,再用细长线系在事先挑出的一支细长顺柔的柳枝条尖上,一边默念着“老翁花、老翁花,蝎子蚰蜒不到家”,将枝条的另一头插在堂屋灶上方的梁檐上。再把松枝和柳枝条扎成几束,插在大门口门框边,柳枝扎成几个圈,给院子里的羊角、狗脖子套上,自己留一个戴在头上。最后再把特意留下的柳枝,用手轻轻回环拧一下,抽出里面嫩白的芯,就做成了柳哨。村子里不时高低长短的哨音,为节日增添了新的配乐。

上坟是传统节目。不管在城里做工的还是嫁到外村的,能回来的都要回来,相约着一起来上坟。一般是上午,大人孩子一簇簇、一队队,带着供品、烧纸,扛着铁锨,纷纷走向各家的坟地。烧纸的时候,要给先人们念叨几句,说说家里新发生的大事、好事,祈福先人保佑家人和顺康安。一定要在跟前看着纸钱焚烧完毕,这是对祖先的尊敬,也防止纸钱被风吹到旁处,引着枯草等造成损失。敬完酒,接下来就是敬拜祖先。长辈后辈依次叩拜。拜祭完毕后,祭品让祖先祝福过,众人可食取祭品。最后,有的人家也会放鞭炮告别。除了一些悲怆的哭声和抽泣,进入墓地后便不让大声喧哗,笼罩着庄重肃穆的气氛,静静沉浸在“父母在尚有来处,父母不在只有归途”的伤绪里,感怀亲人以往长情的痛思。这思绪里,让人感念“叶落归根、离人寻根”的乡土情结,接受着敬祖孝老、珍重家人的心灵洗礼。

打秋千是经典剧目。打秋千也就是荡秋千,村子里总有几处打秋千的地方。年景好时村里会集体出人出料出力建一个特大特高的秋千。记得我们村就连着两三年在打麦子的场院里竖起过十多米高的大秋千,吸引了七里八村的人去玩。年轻的大姑娘小媳妇都穿上亮颜色的衣服,把秋千当成戏耍的舞台,“争奇斗艳”。年轻的小伙子见缝插针似的在秋千上“炫武展艺”:完成用力躬身、屈腿、下蹲、直起、挺身、扩胸这一系列连续动作,我们称为“驱”,这是打秋千的最基本的动作;别人执绳或拖着座板将秋千荡起,就叫“送”。秋千荡起来后,上面横梁上的两拘(拴绳的套环)会逐渐向横梁中间靠,这叫“并拘”。按习惯,“并拘”之后,绳子靠在一起打转容易发生危险,就要停下来让给别人。秋千上的人双手紧抓吊绳,弯腰屈腿,挺胸收臀,衣袖飘飘,“驱”“送”间,让自己越荡越高。有厉害的,甚至能让脚踏板高过自己头部,超过秋千竖立的最高横梁,惹得下边的人惊呼阵阵,啧啧称赞。

踏春是撒欢节目。“清明前后,种瓜种豆。”踏春对大人们的意义,就是踏着春天的农时,忙活耕田犁地、春播春种的农事。而挖野菜则成了孩子们踏春的自演剧目。“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不同于城里孩子们的踏青春游,一直住在山野土村的孩子是另外的感受。经过漫长冬天的封锁,终于能够走到田野,寻找春天大地无私奉送的野菜,以补充寡汤寡水的食桌了。“杏花落、桃花开,野茄子花开割韭菜。”除了菜园里韭菜、菠菜、茼蒿等时令菜,田野给我们提供了更广阔的菜地,苦菜子连着叶和根可以蘸酱生吃,曲曲芽、婆婆丁焯水凉拌吃。还有两种特别的野菜令人难忘,一种是贼蒜,一种是鸭葱,微微辛辣的贼蒜,泛着清甜的鸭葱,滋润了味觉。稍大一些的年轻人,已不满足村旁的田野和矮山,相约着向周边更远更高的山攀爬。记着有几次,与伙伴们走着去爬近十里路远的乔山。乔山脚下的路有三个起伏,附近的人们都叫它“三瞪眼”,上一段坡,就要出一身汗,停下来歇一歇,瞪一次眼。经过“三瞪眼”的爬坡,再开始爬一段垂直高度三百多米的更陡坡面的山。等攀到山顶,一般人已经累得气喘吁吁,但站起来后,看远处“阡陌纵横、万千风物”,收获了平日大不同的光景,增添了“无限风光在高处”的心气,更是催生了自己“路修远以求索”的探问。

如今,村里平常在家的多是上了年纪的老人,年轻人至多是农忙时回家帮把手,再返回城里。伴随着社会的进步、城乡的变迁,寒食节已经不再是现在孩子们所惦念的,清明节也赋予新的含义。这正是,老村乡居多近暮,邻家难有少相遇;新人谁记寒食景,春山清明几归赴?

(本文作者任职于青岛能源集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沪牌大军集体出动!这里堵车堵到猪肝红!有人吐槽:出门导航1个半小时,实际4小时

沪牌大军集体出动!这里堵车堵到猪肝红!有人吐槽:出门导航1个半小时,实际4小时

新民晚报
2025-11-08 14:44:07
什么是文明?看挪威富裕后如何对待自己的国民​

什么是文明?看挪威富裕后如何对待自己的国民​

深度报
2025-11-07 22:57:08
银行不能再层层加码了

银行不能再层层加码了

阿亮评论
2025-11-07 11:16:19
马斯克可能真觉得,造车没意思了。

马斯克可能真觉得,造车没意思了。

差评XPIN
2025-11-08 00:04:08
升东部第一!活塞大胜篮网豪取5连胜 坎宁安连3场30+杜伦30+11

升东部第一!活塞大胜篮网豪取5连胜 坎宁安连3场30+杜伦30+11

醉卧浮生
2025-11-08 12:24:34
悲催!东莞一家30年大厂轰然倒下,负债2个亿,近2000人面临失业

悲催!东莞一家30年大厂轰然倒下,负债2个亿,近2000人面临失业

火山诗话
2025-11-08 10:42:07
阳性率上升!除了流感,这种病毒也开始高发,鼻塞、流鼻涕、咳嗽……目前尚无特效药

阳性率上升!除了流感,这种病毒也开始高发,鼻塞、流鼻涕、咳嗽……目前尚无特效药

都市快报橙柿互动
2025-11-08 08:11:17
NBA杯约基奇26+9+9掘金大胜勇士,穆雷23分库里缺席巴特勒16分

NBA杯约基奇26+9+9掘金大胜勇士,穆雷23分库里缺席巴特勒16分

湖人崛起
2025-11-08 13:23:47
33岁儿子在家 “啃老” 后自尽,母亲收拾遗物时,发现存款后傻眼

33岁儿子在家 “啃老” 后自尽,母亲收拾遗物时,发现存款后傻眼

诗词中国
2025-11-06 18:03:41
6岁打同学耳光,13岁成"小混混",如今26岁李宗盛女儿,过得如何

6岁打同学耳光,13岁成"小混混",如今26岁李宗盛女儿,过得如何

说历史的老牢
2025-11-07 14:11:34
郭美美,一个“自信而努力”的前科人员

郭美美,一个“自信而努力”的前科人员

关尔东
2025-11-07 16:28:15
特斯拉 Model Y 新版本发布,续航离谱!

特斯拉 Model Y 新版本发布,续航离谱!

花果科技
2025-11-08 11:07:56
张家界荒野求生赛30天:100名选手仅剩1名女选手,瘦得判若两人,直言“最想吃各种肉”

张家界荒野求生赛30天:100名选手仅剩1名女选手,瘦得判若两人,直言“最想吃各种肉”

现代快报
2025-11-07 23:42:07
副院长视频后续:眼科女主任很爱干净,沙发上铺了两张无菌床单

副院长视频后续:眼科女主任很爱干净,沙发上铺了两张无菌床单

鋭娱之乐
2025-11-07 15:50:06
北京飞广州航班起飞40分钟后返航,更换飞机后再出发?国航客服:系航司原因

北京飞广州航班起飞40分钟后返航,更换飞机后再出发?国航客服:系航司原因

极目新闻
2025-11-08 12:23:23
不是说“没有纸能被对折超过8次”吗?美国高中生把1000米纸巾对折了12次打破吉尼斯世界纪录

不是说“没有纸能被对折超过8次”吗?美国高中生把1000米纸巾对折了12次打破吉尼斯世界纪录

吉尼斯世界纪录
2025-11-07 11:48:17
“女神医生”曾琦,多张漂亮优雅照片流出,未来还有3道坎等着她

“女神医生”曾琦,多张漂亮优雅照片流出,未来还有3道坎等着她

半糖甜而不腻
2025-11-07 12:06:52
“中国人工作时间太长!必须要多放假,一定要加班就给足加班费,让老婆去花钱!”

“中国人工作时间太长!必须要多放假,一定要加班就给足加班费,让老婆去花钱!”

第一财经资讯
2025-11-07 22:59:35
拦车要50条烟后续:曝光者被“制裁”,新娘气哭,街道办回应亮了

拦车要50条烟后续:曝光者被“制裁”,新娘气哭,街道办回应亮了

奇思妙想草叶君
2025-11-07 23:00:07
47岁泰国王后苏提达:陪泰王看演唱会穿深V,侍女们趴地跪拜服侍

47岁泰国王后苏提达:陪泰王看演唱会穿深V,侍女们趴地跪拜服侍

笑傲春秋
2025-11-07 14:06:45
2025-11-08 16:20:49
齐鲁壹点 incentive-icons
齐鲁壹点
找记者,上壹点!
588389文章数 82379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艺术要闻

主席的这句名言,竟然背后隐藏惊人秘密!

头条要闻

加拿大总理:加美经济关系已结束

头条要闻

加拿大总理:加美经济关系已结束

体育要闻

马刺绞赢火箭,不靠文班亚马?

娱乐要闻

梁婷为辛芷蕾发声:没什么可质疑的

财经要闻

小马、文远回港上市 但自动驾驶还没赢家

科技要闻

美股“AI八巨头”单周市值损失8000亿美元

汽车要闻

特斯拉Model Y后驱长续航版上线:28.85 万元

态度原创

游戏
亲子
教育
艺术
公开课

运营之路走向结局 《光环:无限》即将迎来最终更新档

亲子要闻

官媒背书保障品质的朝鲜族辣白菜,孕妇也能吃

教育要闻

不要在老师面前抱怨你的孩子!

艺术要闻

主席的这句名言,竟然背后隐藏惊人秘密!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