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1949年毛主席与儿子毛岸英在北平香山的真实合影,与唐国强在某电视剧中的模仿剧照一致。
左边的照片,是1949年毛主席和毛岸英在中南海谈笑风生的照片,照片中,毛主席翘着二郎腿,笑容可掬。
左边的照片,是唐国强在电视剧中刻意模仿,作为扮演毛主席的资深演员,唐国强短发,两鬓斑白,双目炯炯,爽朗大气,未语先笑,一点不比荧屏上的形象逊色,而这张照片,与毛主席相比尽管他努力模仿毛主席动作表情,但看起来有些皮笑肉不笑。
毛主席在战争年代,在失败中,他总结经验,扬长避短,打运动战,在关键时刻,他的大智大勇,才取得了许多胜利,才在党内,军内确立了他的领导和地位。
唐国强作为一名演员,从1970年从事话剧工作开始,到现在已经有30多年了,最初他是跑龙套,后来加入了几句词儿,再串几个角色,到1974年,就已经担当主演了,这应该说是占了“形象”的光。
1975年拍摄,1976年完成的《南海风云》是他演的第一部电影,播放之后,观众都说是真“帅”,之后唐国强拍摄了《小花》一举成名,90年代初,《三国演义》唐国强大变样,他将诸葛亮冷峻的表情不乏刚毅,犀利的目光不乏真挚,曾经沧海难为水的履痕重重写在他的脸上。
1996年电视连续剧《长征》开始拍摄,当时导演翟俊杰点名让唐国强出演毛主席,当时舆论一片哗然,一个“奶油小生”的演员,似乎与伟人毛主席有着天壤之别。
不得已翟导搬出当时的重大题材领导小组组长才平息了这场风波,之后,唐国强因成功扮演毛主席而荣获“华表奖”优秀男演员奖。
90年代以后,唐国强从电视剧《开国领袖毛泽东》到《长征》再到《延安颂》,一次次成功塑造了毛主席的形象令人折服。
唐国强谈起十几年来演领袖人物的艰辛,至今记忆犹新,《长征》中有过雪山草地的重场戏,当年红军过草地用了四天,他们却足足用了七天,到第七天时,天降大雨,遍地泥泞,苦不堪言,以至雇来的群众演员都不干了。
为了表现“红军不怕远征难”的历史氛围,剧组还在拍摄现场架起了鼓风机,雪粒夹着沙粒吹到演员脸上疼痛难忍。
“从高处看,往地处找”是唐国强塑造领袖形象的一个理念,在他看来,领袖首先是人,然后才是伟人。
因此无论在《解放》还是电影《建国大业》中,唐国强都力求将领袖平民化,刻意表现领袖作为普通人所具有的七情六欲,用生动鲜活的生活情节,小中见大,刻画人物,如主席抽着烟,马上要开会了,顺手把未抽完的半截烟卷在鞋底上一捻,又习惯地将烟头揣在口袋里,活现出主席一惯的简朴务实的作风。
虽然唐国强完全难以复刻毛主席德气质和风采,但作为一名优秀的演员,唐国强以他对领袖人物的深刻理解和日趋娴熟的演技,将毛主席德艺形象塑造得形神兼备,栩栩如生,高瞻远瞩,运筹帷幄,庄重威严的同时又有普通人的情感,幽默睿智,颇具有亲和力。
难怪人们一见到他,便很自然地将其与毛主席联系在一起,但在他心中,毛主席是大海,他只是大海上一个摸索前进的船夫。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