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加两句吧!”在2025中国超市周活动现场,胖东来创始人于东来突然打断永辉高管的演讲,抛出一句火药味十足的质问:“郑州调改店月赚200万,为什么不给员工涨工资?”这一举动瞬间点燃全场,也将传统商超转型中的矛盾推上风口浪尖。
一、现场交锋:利润暴涨,工资为何“纹丝不动”?
据现场描述,永辉高管正介绍郑州信万广场店调改成果——该店调整后月盈利飙升至200万元,于东来却直言“非常吃惊”。他当场算了一笔账:“一个月赚200万,一年就是2400万,但员工的工资呢?这是很多企业‘赚了钱却亏了人心’的通病!”
更尖锐的是,于东来直接将矛头指向行业潜规则:“调改店的目标是‘活下来’,不是急着挣钱!”他举例称,永辉郑州区域调改店平均月利润50万,按他的理念,这些利润应大部分返还员工,“比如把60%-70%的利润直接当奖金发,员工能不拼命?”
二、胖东来模式VS传统商超:钱到底该往哪儿花?
于东来的“发难”并非偶然。早在3月底,名创优品以62亿元收购永辉时,他就评价叶国富“花钱买罪受”,直言零售业的核心不是资本游戏,而是“让员工和顾客都幸福”。
三、胖东来的“另类逻辑”有多狠?
工资天花板打破:胖东来店长月薪7.8万、基层员工近万元,甚至为员工配备30万元级音响设备。
利润分配激进:于东来主张“门店年赚200万足矣”,剩余利润应投入员工激励和品质升级。
反资本化生存:“活下来”比“赚大钱”更重要,健康经营才能对抗电商冲击。
四、永辉的困境:调改能救得了“传统巨头”吗?
永辉的调改计划看似激进——2025年目标“减亏”,2026年前关停低效店、力推胖东来模式。但现实矛盾凸显:一边是叶国富“提人效、降成本”的资本式改革,一边是于东来“高投入、高福利”的人性化路线,两者能否兼容?
网友辣评:
“永辉学胖东来,就像小学生抄博士论文——形似神不似!”
“不给员工分钱,调改再多也是表面功夫。”
五、行业启示:零售业的未来是“人”还是“钱”?
于东来的质问,撕开了传统商超转型的遮羞布:当线上冲击加剧、低价内卷成风时,企业若只顾短期利润,忽视员工动力与顾客体验,即便数据再漂亮,也难逃“慢性死亡”。
结语:
62亿买来的永辉,能否真正学会胖东来的“舍得哲学”?这场“利润VS人性”的较量,或许将决定中国零售业的下一站方向。
#于东来质问永辉店不涨工资#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