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在成都的一些群上,流传着一个聊天记录,关于每日电诈警讯的。这里有几条信息,真的值得我们每一位朋友,特别是高校的同学注意。
网上兼职被骗,这应该是当下高校同学最应当注意的地方。很多想要兼职的同学本身就是家庭条件不是很好,想要通过兼职去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或是保证自己的日常生活,可是,在网络中,面对那些高薪诱惑,一下子就失去了方向,很多同学甚至用花呗、信用卡等去交什么服装费,中介费等等。一直以来,我都跟找兼职的同学说:你要记住一个事,你是去找兼职工作的,不是去当兼职老板的,应该是公司给你发工资,而不是你给公司发“工资”。但凡遇到那些让你交这个费那个费的,直接远离就好,就算有的行业要体检,那也是你自己可以去体检的。而对于要找兼职的同学来说,一定要明白,不要轻易从自己的口袋掏钱。这里,最要注意的就是那些所谓的网络刷单,一方面,网络刷单本身就是违法行为,另一方面,网络刷单往往藏着连环的骗局,骗子刷的不是单,刷的更多的你口袋中的钱。
至于网络招嫖被骗,因为不清楚到底被骗的是学生还是老师,为什么会被骗,我问了下deepseek。
网络招嫖行为不仅涉嫌违法,更存在极高的被骗风险。以下是常见的诈骗手段及法律警示,请务必提高警惕:
一、常见骗局类型
1. 「先付款后服务」陷阱
手法:以低价、特殊服务为诱饵,要求提前支付“定金”“保证金”“车费”等,收款后拉黑消失。
升级版:伪造交易记录或发送虚假定位,诱导多次转账(如“安全费”“健康检查费”)。
数据:2023年某市警方通报,此类案件占网络招嫖诈骗的62%,单笔损失最高达5万元。
2. 「冒充熟人」敲诈勒索
手法:通过社交平台伪装异性搭讪,诱导发送隐私照片或视频,随后以“曝光隐私”威胁转账。
案例:2024年浙江某男子因“裸聊”被勒索23万元,最终报警后抓获跨国犯罪团伙。
3. 「虚假平台」诱导充值
话术:谎称需注册会员、充值积分才能“约见”,实则后台操控数据,无法提现或消费。
特征:仿造知名社交/交友APP界面,服务器多设在境外,追损难度极大。
4. 「线下见面」衍生犯罪
风险:赴约后遭遇抢劫、盗窃,或被诱导至“黑店”强制高额消费。
数据:某省2023年侦破的“酒托”案件中,受害者单次消费被迫支付2万至10万元。
二、法律风险警示
1. 招嫖行为本身违法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六十六条:卖淫、嫖娼可处10-15日拘留,并处5000元以下罚款。
后果:即便未实际发生性交易,线上协商嫖资也可能被认定为违法行为。
2. 隐私泄露与二次伤害
骗子常以“报警曝光”威胁,但实际目的是榨取更多钱财,切勿私下妥协。
三、正确应对建议
1. 立即止损
停止一切转账,保存聊天记录、转账凭证等证据。
2. 主动报警
向属地公安机关报案,说明被骗经过。警方有义务保护公民隐私,不会因招嫖行为额外处罚(但可能批评教育)。
3. 防范信息泄露
修改相关账户密码,开启手机短信过滤功能,避免二次诈骗。
4. 法律科普
学习《反电信网络诈骗法》,了解网络诈骗常见套路,避免侥幸心理。
四、重点提醒
任何要求预付费用的“服务”均为诈骗,合法职业不会以此方式交易。
洁身自好是根本,网络招嫖无“安全途径”,远离诱惑才能避免损失。
如已遭遇诈骗,请立即拨打110或前往就近派出所报案,积极配合警方调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