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L 细胞是细胞毒性 T 淋巴细胞(Cytotoxic T Lymphocyte)的简称,是免疫系统中的关键效应细胞,主要负责识别并清除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癌细胞或异常细胞。以下是其核心信息:
1. CTL 细胞的基本特性
- 由骨髓造血干细胞分化而来,在胸腺中成熟。
- 表面标志:通常表达 CD8 分子(CD8⁺ T 细胞),因此也被称为 CD8⁺ T 细胞。
- 功能:通过直接接触靶细胞并释放毒性物质,诱导其程序性死亡(凋亡)。
2. CTL 细胞的作用机制
- 识别靶细胞
- 通过 T 细胞受体(TCR)识别靶细胞表面的MHC I 类分子 - 抗原肽复合物(如病毒蛋白片段或肿瘤抗原)。
- 需辅助分子 CD8 与 MHC I 类分子结合,增强识别稳定性。
- 杀伤过程
- 释放穿孔素(Perforin):在靶细胞膜上形成孔道,使颗粒酶等毒性物质进入细胞内。
- 分泌颗粒酶(Granzyme):激活凋亡信号通路(如切割 caspase 蛋白),诱导靶细胞凋亡。
- 表达 Fas 配体(FasL):与靶细胞表面的 Fas 受体结合,触发外源性凋亡途径。
3. CTL 细胞在 SDCC 效应中的角色
在超级抗原的 SDCC 效应中,CTL 细胞被超抗原分子(如金葡素)激活后,通过以下方式发挥作用:
- 精准靶向:超抗原通过桥接 APC 的 MHC II 类分子和 TCR 的 Vβ 链,激活大量 CTL 细胞,使其定向攻击高表达 MHC II 类分子的异常细胞(如癌细胞)。
- 协同免疫网络:CTL 释放的细胞因子(如 IFN-γ、TNF-α)进一步激活 NK 细胞、巨噬细胞等,形成级联放大效应。
CTL活化和杀伤肿瘤细胞的机制示意图
4. CTL 细胞与其他免疫细胞的区别
5. CTL 细胞的临床意义
- 癌症治疗:CTL 细胞是肿瘤免疫治疗的核心,如 CAR-T 细胞疗法即基于 CTL 的基因工程改造。
- 抗病毒感染:在病毒感染(如 HIV、HPV)中,CTL 可清除被感染细胞,阻止病毒复制。
6. CTL 与 MHC II 类分子的关系
- MHC II 类分子的作用
- 主要表达于抗原呈递细胞(APC,如树突状细胞、巨噬细胞),呈递外源性抗原(如细菌蛋白)。
- 辅助性 T 细胞(CD4⁺ T 细胞)通过 TCR 识别 MHC II 类分子 - 抗原肽复合物,激活免疫应答。
- CTL 的间接依赖
- 在某些情况下,CTL 的完全激活需要 CD4⁺ T 细胞的辅助(如通过分泌 IL-2 等细胞因子),而 CD4⁺ T 细胞的激活依赖 MHC II 类分子。
总结
CTL 细胞是免疫系统的 “杀手部队”,通过精准识别和定向杀伤异常细胞,在抗感染、抗肿瘤中发挥关键作用。在超级抗原的 SDCC 效应中,CTL 被高效激活,成为清除肿瘤和病毒的核心力量。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