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请知悉。
近段时间,随着余杭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的召开,一款新型眼镜吸引了人们的注意。在演讲台上,Rokid(灵伴科技)创始人祝铭明,展示了自家的AR眼镜Rokid Glass。
按照祝铭明的说法,他在演讲过程压根没有用到稿子。因为所有的演讲稿都在他的眼镜上,演讲过程中只需用戒指来翻页就行了。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这款眼镜的问世,基本上就揭开了AR时代的一角。话说AR眼镜的潜力究竟体现在哪些方面?我国在这个赛道上又取得了哪些进展?
一场来自谷歌的灵感
从大会上展示的产品来看,灵伴科技的AR眼镜,重量只有49克,跟一般的眼镜相差无几。但在性能上,它却能比肩许多高端电子产品。
比如在出差时,它能代替平板和电脑。除了显示ppt、演讲稿以外,它还能实现拍照、翻译、搜索、识别、问答等功能。在某些时候,这款AR眼镜甚至还能实现声纹付款。
可见,AR眼镜这类产品,确实走在了时代前列。曾经名侦探柯南里面的眼镜,如今已成为了现实。
那这么一款妙趣横生的眼镜,究竟是如何造出来的呢?关于这个问题,就得从灵伴科技的发展史开始讲起了。
2012年,当时的祝铭明还在阿里工作,主要负责深度学习,以及视觉和语言处理功能开发。有一次,祝铭明参加谷歌发布会的时候,偶然关注到了谷歌的AR眼镜Google Glass。
这款眼镜的相机拥有500万像素,还能录制720p的高清视频。工程师带着它跳伞拍照,其拍出来的效果就跟智能手机一样清晰可见。
除此之外,Google Glass的虚拟显示屏,还能显示天气、电话、照片、Google+通知等信息。在必要时候,用户还能通过语音指令,与Google Glass进行联网服务方面的交互。
当这些功能一一展示在祝铭明面前的时,这位小伙子大受震撼,表示“我也要研发一款”。
2013年1月20日,祝铭明在朋友圈发布了讯息。在讯息中,他表示要召集业界大佬,做一个与谷歌眼镜类似的东西。
同年,祝铭明就离开阿里,单飞创业,创立了Rokid灵伴科技。
从灵感到现实的AR眼镜
开好公司后,第一件事就是找老领导融资。灵伴科技的第一笔钱,就来自吴泳铭,也就是现任的阿里CEO。
有了钱以后,接下来就能做产品了。很快,灵伴科技的工程师,便将AR眼镜从图纸搬到现实,再从实验室测试推进到产品出炉。
就这样,在无数研发人员的努力下,2018年6月,灵伴科技的一体式AR眼镜Rokid Glass(若琪·慧眼),正式发布。
趁着这个势头,在2019年1月,灵伴科技的首个全栈开源AI操作系统Yodaos,也正式上线。自此,一匹国产AR黑马即将攀登产业高峰。
在后面的几年时间里,灵伴科技又经历了10多轮融资。像IDG资本、瑞士信贷、元璟资本、海通证券等,都相继出手,助力灵伴科技的发展。
融了更多钱以后,灵伴科技继续在技术上发力。在2020-2021年,灵伴科技开始将语言处理、图片识别、人机交互等功能逐步完善,并融入到新产品中。
由于叠加了AI技术,新产品甚至还能通过分析语音和文本,来识别用户的情绪状态,让人惊诧不已。
2024年,合肥市政府也下场,对灵伴科技领投5亿元的C+轮融资。融资结束后,灵伴科技的估值一度达到了10亿美元,跻身科技企业独角兽行列。
到了这个时候,灵伴科技基本上就已经走上进阶正轨了。
把AR眼镜的价格打下来
现如今,灵伴科技推出的最新款Rokid Glasses,一经亮相便火爆全网。按照祝铭明的说法,它既能联网搜资料,也能当AI用,相当于虚拟助手一样,主打的就是一个智能。
在价格方面,最新款Rokid Glasses的售价为2499元,相当于一台高配智能手机的价格。可能有些人觉得贵,但对比同阶产品的话,其实还算是便宜的。
像谷歌眼镜,一副要卖1500美元,约合人民币1万。可见,灵伴科技的Rokid Glasses基本上算是物美价廉。
假如今后规模做起来的话,制造成本无疑会平摊。再加上供应链的不断优化,届时价格将会更低。到那个时候,Rokid Glasses就能真正成为亲民消费品了。
有意思的是,隔壁的“杭州六小龙”,在游戏、AI等领域,已经把产品价格给打了下来。现如今,灵伴科技又在AR眼镜领域,把价格给打了下来。
这样看来,中国果然是发达国家粉碎机。无论什么高端产品到了咱们手里,都会变成白菜价。
AR眼镜的运行原理是啥?
说到这里可能很多人会问了,AR眼镜的原理究竟是啥?它到底是怎么显示出来的?关于这个问题,其实就是涉及到光学反射投影了。
简单来说,AR眼镜就是个微型投影仪。影像经过各种光学仪器和光传输管道后,再投到眼镜的反射屏上。紧接着,再通过一块凸透镜,折射到人体眼球。
这样一来,就能在人眼前形成一个虚拟屏幕,进而显示文本信息和各种数据了。就跟钢铁侠的头盔一样,主打的就是一个科幻。
至于它是如何与人体交互的?这个也很好理解。就拿谷歌眼镜来举例,谷歌眼镜Google Glass上,搭配了许多动作捕捉和声音捕捉的元器件。
当启动眼镜时,佩戴者只需将头部上仰30度,或点击虚拟触摸板,并说“OK,Glass”,AR眼镜就能启动了。
待眼镜激活运行后,佩戴者再说出需求指令,这样就能让它帮你干活了。比如拍摄照片、录制视频、搜索某个词条、规划到xx的路线、发送消息给xx等,都能一一实现。
最关键的是,这类AR眼镜还具有一定的私密性。比如这些“搜索结果”的语音,届时会透过骨传导来传递。至于周围的其他人,基本上就无法听到了。是不是很私密?
总体来讲,AR眼镜就是通过动捕和声捕来进行工作的。当你的需求被眼镜“听”到以后,它的魔法就开始展现出来了。
AR眼镜可以用来干嘛?
这时候可能又有人会问了,AR眼镜虽然很先进,但它具体有什么用途呢?难道只是用来翻ppt?
其实AR眼镜的应用领域可多了。比如可以为医疗、农业和工厂工作者,提供平视显示器,进而解放他们的双手。
像“天宫一号”宇航员用的AR眼镜,就是由灵伴科技研发的,而它也是人类历史上首个上太空服役的AR产品。由于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这款AR眼镜甚至还进了博物馆。
除了工作以外,AR眼镜还能协助自闭症儿童,学习社交技巧。比如你不善于“说话”,它就会给你提词,然后鼓励你交流。
此外,AR眼镜还能进行动作捕捉,识别对方情绪并作出判断。在这种情况下,就能帮助患者更好的理解对面情绪,从而作出合理应对了。
某些特别定制的AR眼镜,甚至还能添加耳机,实现视听一体化的功能。像谷歌,就打算利用视听一体化这个概念,给AR眼镜添加小游戏和直播功能。
可见,只要想法够多,无论什么产品都能迸发出巨大的商业价值。
换言之,AR眼镜就是未来版的智能手机。今后工作要靠它,排遣孤寂无聊也得靠它,没有AR眼镜的话,估计今后的日子将很难过了。
开创AR大时代
当然了,抛开AR眼镜不谈,单论AR这项技术,在未来社会中就具有极大的开发价值。
祝铭明当年从阿里离职时,领导层找他谈了4小时的话。他表示,未来有两件事物将改变人类的生活方式,一个是AI,另一个则是AR。
AI自然不必多说,如今已然发展的如火如荼。像美国的Open AI,中国的Deepseek,个个都是独角兽级别的企业。
除了这两家公司以外,中美的各大科技巨头,也都在研发AI大模型,打算在这块领域分一杯羹。
可见,AI作为能引领第四次工业革命的产物,确实让人趋之若鹜。
至于AR技术的话,潜力也同样巨大。AR技术的本质就是“增强现实”,利用这项技术,可以让数据模型可视化,进而开启虚拟训练。
比如可以将其应用于尖端武器、飞行器的研发与制造,或者用于医疗研究与解剖训练。
除此之外,像古迹复原中的数字化文物遗产保护,机械维修中的扫描并显示故障设备内部结构,都能用AR技术来实现。
甚至像娱乐方面,各式各样的游戏、动漫、影视,都能采用AR技术,来实现沉浸式体验。
AR的市场开拓价值并不比AI小。虽然如今的AR产品仍在起步阶段,但这股爆发的风口之火绝对是不可抵挡的。
随着越来越的科技巨头进场,越来越多的金融资本介入,今后AR很可能会掀起科技界的一片新天地。真到了那个时候,一场属于AR时代的经济盛宴就会陡然降临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