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20日这周,美国对华牛肉出口量从每周2000吨暴跌至54吨,几乎归零。这个曾年赚16亿美元的市场,一夜之间成了美国厂商的噩梦——中国没续签数百家美企的出口资质,泰森食品等巨头仓库爆满,美国牧场主抱着牛哭:“中国买家转头就找巴西老铁下单了!”
这场“牛肉断供”的导火索,是3月16日到期的出口资质大限。中国续签了美国猪肉和家禽企业的“通行证”,却唯独让牛肉厂商集体“挂科”。美国农业部急得跳脚,连发20封邮件催问,结果只等来中方一句“技术性审查”。网友神评:“当年你们加关税时多嚣张,现在求人就有多狼狈!”
最惨的是产业链上的普通人。得克萨斯州的牧场主约翰,眼睁睁看着牛价从每磅1.8美元跌到1.2美元,饲料钱都快贴不进去;JBS工厂流水线上的玛丽亚,因为订单砍半被迫轮休,家里三个娃的补习费直接泡汤。而中国超市里,原本摆满美国谷饲牛排的冷柜,现在清一色换上阿根廷的“潘帕斯草原”系列,价格还便宜两成。
美国厂商嘴上喊痛,手上却没闲着。JBS一边等资质审批,一边在中国狂推新品牌“Showcase”,火锅店试吃、直播间带货玩得飞起,甚至把牛肉切成“麻将块”大小适配中式炒锅。这波操作看得澳洲牛肉商直冒冷汗:“你们资质都没了还这么卷?”
数据暴露的贸易博弈更耐人寻味。中国去年进口牛肉总量里,美国只占4%,但高端市场却抓走三成份额。如今这“黄金4%”突然蒸发,巴西乐得连夜扩产,阿根廷牧场主给牛放起交响乐“催肥”,连新西兰都趁机涨价——全球牛肉江湖,正在上演一场没有美国佬的狂欢。
结尾:
当美国贸易代表坐着专机紧急降落北京时,上海的西餐厅里,主厨正用澳洲和牛研发新菜单。这场中美牛肉博弈教会所有人一个道理:市场不相信眼泪,只认实力和诚意。毕竟,中国吃货的胃,可不会为政治操盘手的情怀买单。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