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文化艺术商会会长,天津市美协副主席李毅峰先生率领天津市文化艺术商会一行人近日深入数智企业,探讨用现代科技赋能文化艺术产业的新途径。
当今世界,文化与科技已形成双向互动、协同创新的紧密关系,数字技术与文化的深度融合已成趋势的同时,也催生出文化产业的新特征与新模式,乃至艺术创作的新观念和新范式,创造出数字文化经济。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明确提出了 “探索文化和科技融合的有效机制,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业态。”的方向,以数字文化产业与文化艺术创作等多元化的产业文化融合,形成协同艺术创作、文化服务创新发展的产业生态,成为推动文化产业体系优化升级和发展方式转变,实现艺术创新和时代精神、价值观念和产业形态互补的新选项。
研讨会上,天津超智云数据科技有限公司朱立峰总经理介绍了目前数字技术应用于艺术展示和创作的一些实践探索,以及NFT国内外发展现状,对未来科技与艺术的融合进行了预期。
天津市文化艺术商会会长、天津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李毅峰介绍了第十四届全国美展数字艺术的状况,结合传统文化中数字大模型化内涵与当下时代使命,指出艺术思维的核心是体现时代精神,我们这个时代正面临着传统文化向现代表达的转型,而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尤其是Al的飞速迭代,为艺术创作和艺术经济提供了前提和可能。
商会艺术顾问赵星对数智书画创作和数智文化服务、艺术推广和艺术市场等方面表达了自己的见解,尤其是人工智能这种影响包含文化内容和形态的创新演变、传播路径的拓展深化等方面对未来的影响。
画家范权的发言围绕数智如何应用于艺术创作,并推动科技赋能文化产业以及加快艺术家观念的改变方面。
商会秘书长孙建霞就具体数字技术应用于美术展览及传播等方面与对方进行了探讨。副秘书长乔瑞民说,数字科技是一种语言,也是改造提升传统文化业态、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路径。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艺术家需抢抓新机遇,尽快融入。理工大学青年画家马爽在数字技术应用在美术展览的布展上,也提出很好的设计思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