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莱温坦伯】老旧小区燃气管道改造如何避坑

0
分享至

针对小区旧房改造,尤其是燃气管道改造,施工进场应提供以下几类材料:

一. 资质证明材料

1. 企业资质证书:包括施工总承包资质、专业承包资质等,证明施工单位具备承担相应工程的能力。

2. 安全生产许可证:表明施工单位符合安全生产条件,可合法进行施工生产活动。

3. 人员资质证书:如项目经理的建造师证书、技术负责人的相关职称证书,以及施工人员的岗位证书等,确保施工团队人员具备专业能力。

二. 工程相关文件

1. 施工合同:明确施工范围、工期、质量标准、付款方式等关键条款,是施工的重要依据。

2. 施工组织设计:包含项目组织机构、施工部署、进度计划、平面布置等内容,指导施工全过程。

3. 专项施工方案:针对如防水、拆除等特定施工内容制定的详细方案。

三. 材料质量证明文件

1. 材料合格证:如水泥、砂石、砖块、防水材料、电线电缆、管道等材料的质量合格证明。

2. 复试报告及见证取样记录:按规定对部分材料进行复试的报告,以及见证取样的记录,确保材料质量符合要求。

四. 其他资料

1. 开工报告:经建设单位、监理单位等审批同意开工的报告。

2. 测量放线记录:对施工现场进行测量放线的记录,确定工程的位置、标高和尺寸等。

3. 施工图纸会审记录:记录施工单位、设计单位等对施工图纸进行会审的意见和结果,确保施工人员理解设计意图。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要求,若施工单位无法提供或提供不全以下材料,不得进场施工:

1. 资质证明材料不全

法律依据:《建筑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明确规定,施工单位必须具备相应资质(如总承包资质、安全生产许可证等),项目经理及关键岗位人员需持证上岗。后果:无资质或资质不全属于违法行为,将面临停工、罚款,甚至被追究法律责任。

2. 工程文件缺失法律依据

《关于加强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程质量安全管理的通知》要求,必须完成施工许可、施工组织设计、专项方案等前期手续。后果:未取得施工许可证或未通过图纸审查擅自施工的,将被责令停工,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均会被处罚。

3. 材料质量证明文件不全法律依据

《通知》强调,进场材料需提供合格证、检测报告,未经检测或检测不合格的材料严禁使用。后果:使用无质量证明文件的材料可能导致工程质量隐患,住建部门可要求返工、罚款,并公示不良行为。

4. 其他资料缺失法律依据

如未提交开工报告、测量放线记录等,可能被认定为“边设计边施工”,违反基建程序。后果:住建部门可责令整改,影响施工进度及验收。针对未提供或提供不全上述材料的,严禁进场施工。

建议业主或物业严格核查施工单位资质及文件,督促其完善手续,确保合法合规施工,避免法律风险及工程质量隐患。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及工程管理要求,老旧小区改造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可以中途更换施工人员,但需遵循以下规则:

一、施工人员更换的可行性

1. 法律允许性根据《建筑法》及施工合同相关规定,施工人员并非必须固定不变。若因人员调整、资质不符或其他合理原因,经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协商一致,可更换施工人员(包括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等关键岗位)。

2. 备案与审批若施工合同已备案,更换关键岗位人员(如项目经理)需重新签订补充协议并办理备案手续(依据《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招标投标管理办法》)。施工许可证中登记的人员信息变更时,需向主管部门提交申请,并确保新人员资质不低于原人员(参考六安市住建局回复)。

二、更换施工人员的注意事项

1. 资质要求新更换的施工人员(尤其是特种作业人员,如电工、焊工等)必须持证上岗,且资质需符合工程要求(依据福建省住建厅通知)。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等关键岗位人员需具备相应职称或证书,更换后需重新报审。

2. 责任划分已完成工程验收:更换前需对已施工部分进行质量验收,明确责任归属。若未经验收即继续施工,后续若出现质量问题,可能视为对原工程质量的默认(参考最高法案例)。终身责任制:施工单位对工程质量负终身责任,即使人员更换,原施工人员仍需对其施工部分的质量问题负责(依据江西省住建厅规定)。

三. 施工组织与安全更换施工人员需确保施工连续性,避免因人员交接导致安全隐患或工期延误。新进场人员需接受安全培训,未经培训不得上岗(依据福建省住建厅要求)。

四. 建议与风险规避

1. 合同约定在施工合同中明确约定施工人员更换的条件、程序及责任划分,避免后续纠纷。

2. 协商与书面确认更换施工人员时,需与施工单位签订书面协议,明确交接事项、验收标准及责任归属。

3. 监督与记录建设单位或监理单位需全程监督人员更换过程,留存验收记录、资质文件等,确保合规性。老旧小区改造工程允许中途更换施工人员,但需满足资质要求、履行备案手续,并通过验收明确责任。

建议优先选择经验丰富、人员稳定的施工单位,减少更换频率,以保障工程质量和进度。若需更换,务必严格遵循法规流程,避免法律风险。

燃气管道改造更换人员应具备以下资质或条件:

一. 资质证书方面

1. 专业工种证书:需取得燃气管安装作业人员证书,涵盖焊工、管道工和电工等工种。焊工负责焊接,管道工负责安装、拆卸与改造,电工负责电气线路工作。

2. 特种设备相关资质:安装城镇燃气管道的人员,所在单位需有GB1或GB2安全生产许可证,个人可能还需具备合格有效的电工证、焊工证及相应技术等级证。

二. 个人能力方面

1. 专业知识与技能:要熟悉燃气管道相关的安全技术规范、设计及竣工验收标准,掌握燃气管道改造更换的操作流程和技术要求,能够正确使用各种工具和仪器进行施工。

2. 安全意识与应急能力:需具备较强的安全意识,了解燃气行业的安全法律法规,掌握施工中的安全防护措施,还要具备应对突发事件如火灾、爆炸、泄漏等的应急处理能力。

三. 其他条件

1. 年龄与健康要求:年满18周岁,且身体健康,能适应燃气管道改造更换工作的强度和环境。

2. 培训合格证明:经职业培训机构培训,取得相应工种的职业培训合格证书,且通过相关考试。

施工单位安排不符合条件的人员进行燃气管道改造施工,将面临以下法律责任:

一、行政责任

1. 罚款根据《城镇燃气管理条例》第五十一条,施工单位未取得相应资质或使用无资质人员施工的,由燃气管理部门责令改正,对单位处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罚款,对个人处5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若未与燃气公司共同制定保护方案或未采取安全措施,可处1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罚款(依据《城镇燃气管理条例》第五十二条)。

2. 停业整顿情节严重的,可能被责令停业整顿,甚至吊销相关资质证书。

二、民事责任

1. 损害赔偿若因施工人员操作不当导致燃气泄漏、爆炸等事故,施工单位需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包括修复费用、人身伤亡赔偿及财产损失(参考摘要6、9中的案例)。即使未造成实际损害,但存在安全隐患(如摘要1中天然气泄漏风险等级为高),业主或燃气公司可要求停止侵害、消除危险。

三、刑事责任

1. 破坏易燃易爆设备罪若施工行为导致燃气管道泄漏、爆炸,危害公共安全,即使未造成严重后果,也可能构成《刑法》第一百一十八条规定的破坏易燃易爆设备罪,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若造成人员伤亡或重大财产损失(如摘要2中2死2重伤),可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死刑(依据《刑法》第一百一十九条)。

2. 其他罪名若施工单位冒充燃气公司员工(如摘要1中的案例),可能触犯招摇撞骗罪;若存在盗窃燃气行为,可能构成盗窃罪。

四、典型案例参考

北京王某案(摘要1)

无资质人员擅自改造燃气管道,导致多户天然气泄漏风险等级为高,法院以破坏易燃易爆设备罪判处主犯有期徒刑3年,缓刑5年。

成都雷某案(摘要9)燃气公司员工私接改装业务,引发爆炸致4人受伤,两人分别获刑2年和1年6个月。

那么,燃气公司仅凭盖了公章,但无法人签字的停气通知,就可以进场施工了吗?

一、合法性分析

1. 停气通知的法律效力根据《民法典》第四百九十条,合同成立需当事人签字、盖章或按指印。停气通知作为单方行为,通常只需公司盖章即可生效(如无特别约定需签字)。但若燃气公司内部规定或当地法规要求停气通知需法定代表人签字,则可能存在程序瑕疵。

2. 停气行为的法律依据燃气公司停气需符合《城镇燃气管理条例》等规定。根据条例第四十一条,停气前需书面告知用户隐患并要求整改,用户拒不整改可能威胁公共安全时,燃气公司方可停气。若未履行上述程序,直接停气可能违法。

二、潜在风险

1. 程序违法风险未书面告知整改、未给予合理期限即停气,可能违反《城镇燃气管理条例》,用户可向住建部门投诉。若停气通知未依法送达(如未通过有效方式通知用户),可能被认定为程序瑕疵。

2. 侵权责任风险若因停气导致用户财产损失(如未提前通知导致食材变质),燃气公司可能需承担赔偿责任。强行进场施工可能侵犯用户物权,引发民事诉讼。

3. 资质与安全风险施工单位若无相应资质,可能违反《建筑法》,导致工程质量问题及行政处罚。施工中若操作不规范,可能引发燃气泄漏等安全事故,责任由燃气公司及施工方承担。

4. 社会舆论风险用户可能通过媒体或网络曝光,影响燃气公司声誉,甚至引发监管部门介入调查。

三、建议

1. 完善程序停气前应书面告知用户隐患、整改要求及期限,并保留送达证据。

2. 规范文件形式若公司规定需法定代表人签字,应在通知中补充;若无此要求,可仅盖章,但需确保公章真实性。

3. 审查施工资质严格审核施工单位资质,确保其具备燃气管道改造的专业能力。

4. 协商解决争议对用户合理诉求(如封堵管道孔洞)应积极协商,避免激化矛盾。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

针对小区旧房改造,尤其是燃气管道改造,施工进场应提供以下几类材料:
一. 资质证明材料
1. 企业资质证书:包括施工总承包资质、专业承包资质等,证明施工单位具备承担相应工程的能力。
2. 安全生产许可证:表明施工单位符合安全生产条件,可合法进行施工生产活动。
3. 人员资质证书:如项目经理的建造师证书、技术负责人的相关职称证书,以及施工人员的岗位证书等,确保施工团队人员具备专业能力。
二. 工程相关文件
1. 施工合同:明确施工范围、工期、质量标准、付款方式等关键条款,是施工的重要依据。
2. 施工组织设计:包含项目组织机构、施工部署、进度计划、平面布置等内容,指导施工全过程。
3. 专项施工方案:针对如防水、拆除等特定施工内容制定的详细方案。
三. 材料质量证明文件
1. 材料合格证:如水泥、砂石、砖块、防水材料、电线电缆、管道等材料的质量合格证明。
2. 复试报告及见证取样记录:按规定对部分材料进行复试的报告,以及见证取样的记录,确保材料质量符合要求。
四. 其他资料
1. 开工报告:经建设单位、监理单位等审批同意开工的报告。
2. 测量放线记录:对施工现场进行测量放线的记录,确定工程的位置、标高和尺寸等。
3. 施工图纸会审记录:记录施工单位、设计单位等对施工图纸进行会审的意见和结果,确保施工人员理解设计意图。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要求,若施工单位无法提供或提供不全以下材料,不得进场施工:


1. 资质证明材料不全


法律依据:《建筑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明确规定,施工单位必须具备相应资质(如总承包资质、安全生产许可证等),项目经理及关键岗位人员需持证上岗。
后果:无资质或资质不全属于违法行为,将面临停工、罚款,甚至被追究法律责任。
2. 工程文件缺失
法律依据:《关于加强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程质量安全管理的通知》要求,必须完成施工许可、施工组织设计、专项方案等前期手续。
后果:未取得施工许可证或未通过图纸审查擅自施工的,将被责令停工,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均会被处罚。
3. 材料质量证明文件不全
法律依据:《通知》强调,进场材料需提供合格证、检测报告,未经检测或检测不合格的材料严禁使用。
后果:使用无质量证明文件的材料可能导致工程质量隐患,住建部门可要求返工、罚款,并公示不良行为。
4. 其他资料缺失
法律依据:如未提交开工报告、测量放线记录等,可能被认定为“边设计边施工”,违反基建程序。
后果:住建部门可责令整改,影响施工进度及验收。
针对未提供或提供不全上述材料的,严禁进场施工。

建议业主或物业严格核查施工单位资质及文件,督促其完善手续,确保合法合规施工,避免法律风险及工程质量隐患。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及工程管理要求,老旧小区改造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可以中途更换施工人员,但需遵循以下规则:
一、施工人员更换的可行性
1. 法律允许性
根据《建筑法》及施工合同相关规定,施工人员并非必须固定不变。若因人员调整、资质不符或其他合理原因,经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协商一致,可更换施工人员(包括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等关键岗位)。
2. 备案与审批
若施工合同已备案,更换关键岗位人员(如项目经理)需重新签订补充协议并办理备案手续(依据《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招标投标管理办法》)。
施工许可证中登记的人员信息变更时,需向主管部门提交申请,并确保新人员资质不低于原人员(参考六安市住建局回复)。
二、更换施工人员的注意事项
1. 资质要求
新更换的施工人员(尤其是特种作业人员,如电工、焊工等)必须持证上岗,且资质需符合工程要求(依据福建省住建厅通知)。
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等关键岗位人员需具备相应职称或证书,更换后需重新报审。
2. 责任划分
已完成工程验收:更换前需对已施工部分进行质量验收,明确责任归属。若未经验收即继续施工,后续若出现质量问题,可能视为对原工程质量的默认(参考最高法案例)。
终身责任制:施工单位对工程质量负终身责任,即使人员更换,原施工人员仍需对其施工部分的质量问题负责(依据江西省住建厅规定)。
三. 施工组织与安全
更换施工人员需确保施工连续性,避免因人员交接导致安全隐患或工期延误。
新进场人员需接受安全培训,未经培训不得上岗(依据福建省住建厅要求)。
四. 建议与风险规避


1. 合同约定
在施工合同中明确约定施工人员更换的条件、程序及责任划分,避免后续纠纷。
2. 协商与书面确认
更换施工人员时,需与施工单位签订书面协议,明确交接事项、验收标准及责任归属。
3. 监督与记录
建设单位或监理单位需全程监督人员更换过程,留存验收记录、资质文件等,确保合规性。
老旧小区改造工程允许中途更换施工人员,但需满足资质要求、履行备案手续,并通过验收明确责任。

建议优先选择经验丰富、人员稳定的施工单位,减少更换频率,以保障工程质量和进度。若需更换,务必严格遵循法规流程,避免法律风险。

燃气管道改造更换人员应具备以下资质或条件:
一. 资质证书方面
1. 专业工种证书:需取得燃气管安装作业人员证书,涵盖焊工、管道工和电工等工种。焊工负责焊接,管道工负责安装、拆卸与改造,电工负责电气线路工作。
2. 特种设备相关资质:安装城镇燃气管道的人员,所在单位需有GB1或GB2安全生产许可证,个人可能还需具备合格有效的电工证、焊工证及相应技术等级证。
二. 个人能力方面
1. 专业知识与技能:要熟悉燃气管道相关的安全技术规范、设计及竣工验收标准,掌握燃气管道改造更换的操作流程和技术要求,能够正确使用各种工具和仪器进行施工。
2. 安全意识与应急能力:需具备较强的安全意识,了解燃气行业的安全法律法规,掌握施工中的安全防护措施,还要具备应对突发事件如火灾、爆炸、泄漏等的应急处理能力。
三. 其他条件
1. 年龄与健康要求:年满18周岁,且身体健康,能适应燃气管道改造更换工作的强度和环境。
2. 培训合格证明:经职业培训机构培训,取得相应工种的职业培训合格证书,且通过相关考试。

施工单位安排不符合条件的人员进行燃气管道改造施工,将面临以下法律责任:
一、行政责任
1. 罚款
根据《城镇燃气管理条例》第五十一条,施工单位未取得相应资质或使用无资质人员施工的,由燃气管理部门责令改正,对单位处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罚款,对个人处5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
若未与燃气公司共同制定保护方案或未采取安全措施,可处1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罚款(依据《城镇燃气管理条例》第五十二条)。
2. 停业整顿
情节严重的,可能被责令停业整顿,甚至吊销相关资质证书。
二、民事责任
1. 损害赔偿
若因施工人员操作不当导致燃气泄漏、爆炸等事故,施工单位需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包括修复费用、人身伤亡赔偿及财产损失(参考摘要6、9中的案例)。
即使未造成实际损害,但存在安全隐患(如摘要1中天然气泄漏风险等级为高),业主或燃气公司可要求停止侵害、消除危险。
三、刑事责任
1. 破坏易燃易爆设备罪
若施工行为导致燃气管道泄漏、爆炸,危害公共安全,即使未造成严重后果,也可能构成《刑法》第一百一十八条规定的破坏易燃易爆设备罪,处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
若造成人员伤亡或重大财产损失(如摘要2中2死2重伤),可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死刑(依据《刑法》第一百一十九条)。
2. 其他罪名
若施工单位冒充燃气公司员工(如摘要1中的案例),可能触犯招摇撞骗罪;若存在盗窃燃气行为,可能构成盗窃罪。
四、典型案例参考
北京王某案(摘要1)

无资质人员擅自改造燃气管道,导致多户天然气泄漏风险等级为高,法院以破坏易燃易爆设备罪判处主犯有期徒刑3年,缓刑5年。
成都雷某案(摘要9)
燃气公司员工私接改装业务,引发爆炸致4人受伤,两人分别获刑2年和1年6个月。

那么,燃气公司仅凭盖了公章,但无法人签字的停气通知,就可以进场施工了吗?
一、合法性分析
1. 停气通知的法律效力
根据《民法典》第四百九十条,合同成立需当事人签字、盖章或按指印。

停气通知作为单方行为,通常只需公司盖章即可生效(如无特别约定需签字)。

但若燃气公司内部规定或当地法规要求停气通知需法定代表人签字,则可能存在程序瑕疵。
2. 停气行为的法律依据
燃气公司停气需符合《城镇燃气管理条例》等规定。根据条例第四十一条,停气前需书面告知用户隐患并要求整改,用户拒不整改可能威胁公共安全时,燃气公司方可停气。若未履行上述程序,直接停气可能违法。
二、潜在风险
1. 程序违法风险
未书面告知整改、未给予合理期限即停气,可能违反《城镇燃气管理条例》,用户可向住建部门投诉。
若停气通知未依法送达(如未通过有效方式通知用户),可能被认定为程序瑕疵。
2. 侵权责任风险
若因停气导致用户财产损失(如未提前通知导致食材变质),燃气公司可能需承担赔偿责任。
强行进场施工可能侵犯用户物权,引发民事诉讼。
3. 资质与安全风险
施工单位若无相应资质,可能违反《建筑法》,导致工程质量问题及行政处罚。
施工中若操作不规范,可能引发燃气泄漏等安全事故,责任由燃气公司及施工方承担。
4. 社会舆论风险
用户可能通过媒体或网络曝光,影响燃气公司声誉,甚至引发监管部门介入调查。
三、建议
1. 完善程序
停气前应书面告知用户隐患、整改要求及期限,并保留送达证据。
2. 规范文件形式
若公司规定需法定代表人签字,应在通知中补充;若无此要求,可仅盖章,但需确保公章真实性。
3. 审查施工资质
严格审核施工单位资质,确保其具备燃气管道改造的专业能力。
4. 协商解决争议
对用户合理诉求(如封堵管道孔洞)应积极协商,避免激化矛盾。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高市硬刚到底,要将中国高官驱逐出境?中方以牙还牙,日本破防了

高市硬刚到底,要将中国高官驱逐出境?中方以牙还牙,日本破防了

时时有聊
2025-11-11 14:34:52
赖清德发话:国民党若现在不保沈伯洋,大陆下一个对付的就是你们

赖清德发话:国民党若现在不保沈伯洋,大陆下一个对付的就是你们

云鹏叙事
2025-11-12 10:54:43
温州空油桶罚款五万后续:处罚决定尚未作出,执法人员遭到批评

温州空油桶罚款五万后续:处罚决定尚未作出,执法人员遭到批评

映射生活的身影
2025-11-12 10:46:54
李亚鹏开发的雪山艺术小镇项目公司被大股东申请破产,他曾称“项目做得挺好,两年卖了70亿”

李亚鹏开发的雪山艺术小镇项目公司被大股东申请破产,他曾称“项目做得挺好,两年卖了70亿”

红星新闻
2025-11-12 13:26:17
吴雅婷和王栎鑫为女儿庆生,正式告诉儿女离婚,唯伊心疼妈妈大哭

吴雅婷和王栎鑫为女儿庆生,正式告诉儿女离婚,唯伊心疼妈妈大哭

观察鉴娱
2025-11-12 09:54:44
里子面子都没了!邹市明赔光两亿后,冉莹颖亲手撕碎他最后的体面

里子面子都没了!邹市明赔光两亿后,冉莹颖亲手撕碎他最后的体面

枫尘余往逝
2025-11-11 02:03:42
后续来了!17分钟的视频始作俑者原来竟是她,都是吃醋惹的祸

后续来了!17分钟的视频始作俑者原来竟是她,都是吃醋惹的祸

魔都姐姐杂谈
2025-11-12 09:04:33
最快15分钟通达广州南站,广南快速路12日通车试运营

最快15分钟通达广州南站,广南快速路12日通车试运营

南方都市报
2025-11-12 11:50:07
“蛇被我甩开了,没完全注射毒液”,湖南直播抓蛇被咬伤网红被警方拘留后发声道歉

“蛇被我甩开了,没完全注射毒液”,湖南直播抓蛇被咬伤网红被警方拘留后发声道歉

潇湘晨报
2025-11-12 13:41:23
事发苏州河!又有人干这事,画面引人不适!上海明确禁止,危害极大,严重可追究刑责

事发苏州河!又有人干这事,画面引人不适!上海明确禁止,危害极大,严重可追究刑责

环球网资讯
2025-11-12 09:55:24
最新!美媒爆出猛料

最新!美媒爆出猛料

环球时报国际
2025-11-12 00:06:39
钱志敏在卧室被抓捕时画面最新披露

钱志敏在卧室被抓捕时画面最新披露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12 10:32:17
被保密了三十年的云南通海7.8级大地震

被保密了三十年的云南通海7.8级大地震

霹雳炮
2025-11-11 21:56:33
长城汽车氢能战略迈入收获期:从十年磨一剑,到生态出海定义未来

长城汽车氢能战略迈入收获期:从十年磨一剑,到生态出海定义未来

汽车预言家
2025-11-12 10:28:23
泰国男星嫁给50岁意大利富商,正式退出娱乐圈

泰国男星嫁给50岁意大利富商,正式退出娱乐圈

下水道男孩
2025-11-11 23:51:55
火星撞地球,15万乌军增援波城,谁能笑到最后?

火星撞地球,15万乌军增援波城,谁能笑到最后?

史政先锋
2025-11-11 19:11:35
祖雄兵越扒越有:男方有前科,曾琦医德很好,偷拍者身份炸裂

祖雄兵越扒越有:男方有前科,曾琦医德很好,偷拍者身份炸裂

寒士之言本尊
2025-11-10 22:51:59
僵持81分钟!怀孕超35周孕妇被劝下飞机,登机靠隐瞒上机忙甩锅?

僵持81分钟!怀孕超35周孕妇被劝下飞机,登机靠隐瞒上机忙甩锅?

凡知
2025-11-11 16:01:23
高市早苗涉台言论后,急盼美国支持,特朗普:日本也不算美国朋友

高市早苗涉台言论后,急盼美国支持,特朗普:日本也不算美国朋友

临云史策
2025-11-11 22:00:26
库里疑似垫脚被吹一级恶犯!1189场0恶犯纪录终结:摇头不敢信

库里疑似垫脚被吹一级恶犯!1189场0恶犯纪录终结:摇头不敢信

罗说NBA
2025-11-12 10:13:49
2025-11-12 14:36:49
莱温坦伯流体系统
莱温坦伯流体系统
全项目托管式设计服务机构
278文章数 0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房产要闻

海口湾,1300亩巨无霸地块登场!

头条要闻

美媒爆出猛料 "北溪"破坏行动由扎卢日内指挥

头条要闻

美媒爆出猛料 "北溪"破坏行动由扎卢日内指挥

体育要闻

太阳三连胜&活塞东部第一 哪个更想不到

娱乐要闻

辛芷蕾配得上威尼斯影后吗?

财经要闻

专家建议设立5万亿房地产稳定基金

科技要闻

Meta"宫斗"持续,AI教父杨立昆被"气"走了

汽车要闻

能得到央视的肯定 长安马自达EZ-60可不简单

态度原创

艺术
数码
房产
家居
公开课

艺术要闻

毛主席珍贵签名照曝光,鲜为人知的历史瞬间!

数码要闻

微软史上销量最惨淡产品:仅售出 11 套,还被退回 8 套

房产要闻

海口湾,1300亩巨无霸地块登场!

家居要闻

国美学子 打造筑梦空间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