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6岁的李嘉诚在签署完价值228亿美元的港口出售协议后,或许不会想到,这份文件将在中国国务院港澳办官网掀起惊涛骇浪。两天内,港澳办两次转载《大公报》锐评,直指这场交易是“国家战略安全的重大风险点”,更以“五问李嘉诚”的凌厉姿态,将一位商界传奇推上民族大义的审判台。
巴拿马运河的晨曦中,中国货轮的汽笛声穿透薄雾。这座承担全球6%海运贸易的黄金水道,此刻正见证着21世纪最赤裸的地缘博弈——当美国贝莱德财团接盘运河两端港口的消息传来,特朗普在社交媒体高调宣布:“我们没费一颗子弹就收回了巴拿马!”而太平洋西岸,中国网友的愤怒已冲上热搜:“李嘉诚这是在给美国递刀子!”
贝莱德财团的收购绝非普通商业行为。
这家管理11.6万亿美元资产的巨鳄,在俄乌冲突中曾借机收割乌克兰国有资产,如今又将触角伸向全球航运命脉。交易涉及的43个港口中,印尼雅加达港、马来西亚巴生港扼守马六甲海峡,而巴拿马运河两端的巴尔博亚港与克里斯托瓦尔港,更是中国与拉美贸易的“海上生命线”。美国智库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直言:“这是构建对华‘港口封锁链’的关键一步。”
交易后,美资控制全球TOP50港口的比例将从12%飙升至19%,中国则从31%降至24%,其中巴拿马运河每年通行中国货轮超1500艘,占运河总货运量的21%,而贝莱德部署的“阿拉丁监控系统”可实时获取货轮航行数据,为美国贸易制裁提供情报支撑。
表面看,这似乎是桩精明的商业决策:以50倍市盈率高位套现,净赚190亿美元,长和股价应声暴涨21%。但深层次逻辑更耐人寻味。
特朗普政府威胁武力接管运河,巴拿马政府启动违宪调查,政治风险已达临界点,而近十年李氏家族向欧美转移超8000亿资产,核心业务72%位于境外,长子李泽钜主导的“去中国化”战略加速,欧洲新能源与东南亚地产成新战场。
当中国货轮在希腊比雷埃夫斯港卸下光伏组件时,美国正通过资本手段在全球布设“暗桩”。贝莱德已控制澳大利亚达尔文港、斯里兰卡汉班托塔港。此次交易后,中国在拉美的物流节点出现战略空洞,绕行合恩角的成本将飙升30%。
有航运公司高管坦言:“这相当于在美国的砧板上切肉。”
《大公报》的尖锐质问,撕开了全球化时代的终极悖论:当资本无国界遭遇国家有立场,企业家的选择边界何在?
灵魂拷问一:
“为何在特朗普叫嚣‘武力收回运河’时急售资产?”这恰与美国政治周期高度共振——贝莱德CEO芬克在收购期间密会白宫,交易公告特意选在特朗普国会演讲前夜发布。这种“巧合”,让巴拿马运河管理局都紧急声明:“绝不允许美军免费通行!”
灵魂拷问二:
“所谓‘保留管理团队五年’的条款,是否在给数据转移打掩护?”和记港口的信息系统积累了中国货轮28年的航行数据,这些涉及“一带一路”物流命脉的机密,恐将通过贝莱德的金融网络流向五角大楼。
李嘉诚曾说“我只是个商人”,但历史早有警示——1941年香港沦陷时,其叔父李嘉蔚因向日军出售战略物资背上汉奸骂名。
当李嘉诚在纽约签署协议时,深圳盐田港的岸桥操作员正调试着国产自动化系统。那些写着“和记黄埔”的代码将被逐一替换,就像中国正在改写全球化的底层逻辑。
《大公报》的质问仍在回响:“伟大的企业家都是铮铮爱国者。”这不是道德绑架,而是历史定律——1938年,卢作孚倾尽民生公司运力完成“宜昌大撤退”,保存了中国工业命脉;84年后,选择将战略资产拱手相让的商人,终将被刻在民族记忆的耻辱柱上。
此刻,每个中国企业家都站在抉择的关口:是做乘桴浮于海的精致利己者,还是做重铸国运的破浪领航人?答案,或许就藏在巴拿马运河的浪涛声中。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