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虎父无犬子”,但也有不少女子,不仅出于将门,还曾将星闪耀。
大家都知道贺龙元帅的女儿贺捷生少将、聂荣臻元帅的女儿聂力中将等的故事,但还有一位将军的女儿,也是巾帼不让须眉。
她就是谢彬,从军多年后,也成为了将军。
更值得称道的,是谢彬的丈夫、谢老的女婿李立功,也非常了得,不仅在战火中经受过考验,还在地方的建设和发展中,成为了主政一省的书记。
这当中,有怎样的传奇故事呢?
01顽强不屈的父亲
在我国第一次实行军衔制的十年间,全国排名前十的“将军县”,江西省兴国县排在第三,出了54位将军,有神机妙算的肖华上将,英勇强悍的温玉成中将,还有顽强不屈的谢国仪少将。
谢国仪,这位出生于兴国县永丰乡西江村的苦命娃,1930年参加红军时,已23岁。三年后,他就因不怕牺牲、作战勇敢,提升为连长,并成为了中国共产党的党员。
1934年8月,红军第五次“反围剿”接连失败,部分红军已开始撤离。谢国仪所在部队,被指派执行掩护任务。
他带领100多名官兵,与敌军战斗了一天一夜。战斗中,谢国仪被突如其来的炮弹炸伤。炮弹的气浪和身体的疼痛,让他意识一片模糊。
但他想到,作为一线指挥员,他不能倒下,强撑着继续指挥战斗,直到彻底打退敌军,他才昏厥过去。可此时,全连只剩下9人。
掩护部队撤出时,上级见谢国仪右腿的一块弹片没有取出来,也无法行走,就给了他几块银元,让他在当地休养,伤愈后回家乡正常生活。
但谢国仪舍不得离开红军部队,还想上战场冲锋杀敌,就忍受剧痛,硬生生地用手从腿上抠出了弹片。之后,他拄着拐杖、拖着伤腿,踏上了漫漫长征路。
到陕北后,谢国仪调到红军总部的前指特务团,当上了营长。不久,又调到抗大二分校任支队长。学员毕业分配后,他被分配到晋察冀军区,当了一个团的副团长,以后又提升为团长。
1939年10月,他指挥全团成功突袭陈庄据点,被打痛的敌军竟使用毒气弹。但谢国仪没有恐慌和畏惧,而是让战士们用毛巾捂住口鼻,继续不停地进攻,最终冲破了敌军最后的防线。
解放战争开始后,谢国仪担任冀中军区第十分区副司令员、司令员,指挥了第二次胜芳保卫战。
河北霸县的胜芳,虽然只是一个小集镇,但却是战争双方争夺的重要地区。1946年5月,第一次胜芳保卫战,经过七天七夜激战,解放军打败了国民党军。
国民党军不甘心其失败,1947年4月,又纠集15000多人,在飞机、坦克、装甲车和多种火炮掩护下,第二次进犯胜芳。
谢国仪受命指挥此次胜芳保卫战,根据上级内线防御是重点、外线要出击游动和迂回到敌后进行阻截的指示,组织了战场勘测,并进行了战斗部署。
8日下午,国民党军开始进攻,一连七个昼夜,谢国仪几乎没有合过眼,全程指挥了战斗,及时了解战斗进程,有效处置了一些预案之外的难题。
面对敌人一次比一次猛烈的进攻,谢国仪指挥若定。特别是接到敌人企图泅水突破护城河的报告后,他立即下达重点防御命令,并让部队做好与敌人展开白刃战的准备。
战斗至14日,我军奉命撤出。这次战斗,我军共毙敌1800余人,炸毁敌坦克3辆,缴获轻机枪23挺,手提机枪6挺、长短枪576支、战马41匹、电台4部、子弹5万余发。守卫部队伤亡400余人。
这次保卫战,牵制了平津保周围国民党军7个师13个团的兵力,为南线战役的推进创造了条件。
在战争年代,谢国仪以英勇顽强的战斗作风,压倒一切的气概,为新中国的建立作出的突出贡献,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64年晋升为少将。之后,谢国仪担任了山西省军区副司令员、顾问。
02深受影响的女儿
谢国仪英勇顽强的事迹,深深地感召和影响了女儿。
1943年,谢彬出生在山东潍县,但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她只能跟随父母辗转于各地,直到新中国成立,才逐渐安稳下来,并先后在武昌和北京上小学、中学。
谢彬从上小学开始,谢国仪夫妇就一直对她严格要求,使她不仅学习成绩优异,而且也变得越来越像个军人。
1962年,19岁的谢彬高中毕业时,考上了解放军外国语学院。毕业后,到了济南军区所属的一个师医院任书记,以后又到师司令部和政治部分别从事收发、宣传工作。
1973年后,谢彬做起了与她所学专业对口的翻译工作,升职为正营职助理员。九年后,她调到海军高级电子工程学校,成为政治部的一名副科长、科长,还升任为副主任。
1986年,谢彬调到山西省军区,成为副师职的纪委专职委员,不久又升任为省军区政治部副主任(正师级)。1996年,谢彬调到总后勤部,任政治部副主任。
1999年,56岁的谢彬,军衔晋升为少将。父女俩都被授予少将军衔,这在军史上也不多见。
父女俩的“将衔”传承,不仅是家风的传承,更是革命薪火、革命精神的接续。
03主政一方的女婿
1938年,年仅13岁的李立功,在家乡山西省交城县,参加了游击队,抗击日军的入侵和占领。虽然他年龄不大,但却头脑灵活、有胆有谋、善于决策,很快就当上了山西交城县游击队干事,并被选派到牺盟会太原中心区干训队学习。
1940年,经过斗争磨练和组织考验,15岁的李立功成为一名坚定的共产党员。
入党后不久,李立功担任太原区抗联会主任、区委书记,深入开展抗战动员、减租减息、大生产运动和根据地建设,动员青年加入抗日队伍。
他还身先士卒,带领抗日游击队,全力配合主力部队反“扫荡”、反“蚕食”,多次粉碎日军的“铁壁合围”。
解放战争中,李立功先后在山西省交城县委宣传部部长、组织部长,晋源县县长,汾阳地委青委书记任上,依靠和发动群众,反奸清算、土地改革、发展地方武装、组织生产,为前线部队提供兵员粮食。
他还组织担架队,紧随作战部队转送伤员。
新中国成立后,李立功开始从事地方领导工作,先后担任山西隰县、吕梁县县委书记,晋南地委书记,团省委书记、第二书记、省委书记等职,并两度担任山西省委书记。
李立功从县委书记干起,靠着自己非凡的执政能力,一路飙升到了山西省委书记,成为一省的主政大员。
谢国仪将军的一生,充满了坚强和奉献,是当之无愧的英雄。他的坚强和毅力,不仅勉励了将士们,也化作精神力量,激励着更多奋进的人们。
谢国仪将军的女儿谢彬,是一位在父辈的事迹和精神感召下,成长起来的新时代军人。她不仅传承了父辈的精神,而且用行动证明:巾帼不让须眉,女性也能建功军营、报效祖国。
而谢国仪将军的女婿李立功,经受了最艰苦斗争的考验,为抗战胜利、全国解放作出了卓越贡献;从事地方工作后,他又紧跟时代步伐,展现出了超前的领导才能,为山西的繁荣发展倾心尽力。
从他们身上体现出来的奉献精神和坚强意志,激励着更多的人们,不断为幸福美好的生活而努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