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收藏圈炸出一颗重磅炸弹。杭州、长沙交流会上,那些被藏家们压在箱底几十年的高古瓷,居然正大光明摆上了拍卖台!
现场挤满了红了眼的藏友,连95后小年轻都举着手机直播开箱,不知道的还以为在抢演唱会门票呢。
话说咱们这届藏家可太难了!过去想玩高古瓷,就跟做贼似的。新《文物法》说是放开民间收藏,可提到流通就跟打哑谜似的,搞得大家天天提心吊胆。
有老藏家自嘲:"我收藏的瓷器比孙子岁数大,结果孙子能光明正大上学,我的宝贝倒成了黑户!"
不过最近这风向变得有点意思。 越窑、龙泉窑这些千年老宝贝跟不要钱似的往台面上堆。现场有个白胡子老藏家激动得直哆嗦:"三十年了!我当年收的越窑秘色瓷,终于能见光了!"
要搁前几年,拍卖行恨不得把"明清官窑"四个字刻在脑门上。藏家们私下吐槽:"合着咱们五千年文明就剩六百年?"
要说这次松绑最实在的,还得数搞古玩生意的老板们。以前藏着掖着的高古瓷,现在光明正大摆上货架,有个河南来的古玩商笑得见牙不见眼:"早该这样了!我仓库里堆的宋代茶盏,比博物馆库存都全乎!"
看着拍卖场上此起彼落的竞价牌,77岁的卢彰麟老师眼眶都红了。这位越窑收藏界的"扫地僧",家里藏着200多件秘色瓷精品,过去三十年愣是没敢公开亮相。
"以前总有人说民间没好货,现在政策放开,我们这些老家伙的压箱底宝贝,也该让世人看看了!"卢老这话说得中气十足。
要我说啊,这波政策松绑简直就是给民间收藏装了台涡轮增压,老祖宗留下的好东西,终于要开启狂飙模式了!
真正的藏家终将明白:对抗行业乱象的最佳武器,不是愤怒指责而是专业修为;破除世俗偏见的最好方式,不是辩解争论而是文化沉淀。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