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关注悠哉崇明,发现更美的崇明
崇明学宫是崇明岛上最具历史底蕴的人文殿堂,巍峨轩敞,典雅凝重,是一首励志的诗,一阙激情的词,一曲高亢的歌,一篇抑扬的赋。
学宫又称文庙、孔庙,崇明学宫是旧时专门祭祀春秋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礼制建筑,也是历代官办的地方学府。
崇明学宫登云桥
崇明学宫远不止400年。
据历代《崇明县志》记载,元延祐年间(1314—1320),邑人顾德捐百亩椒园,始建孔庙。元泰定四年(1327),海道运粮千户杨世兴捐资鼎建大成殿,这是崇明有史可稽的第一座符合规制的文庙。以此推算,崇明学宫起码已有700年的历史。
然而,崇明地处江海之冲,自宋元至明代中叶,大小沙洲屡遭风潮侵袭,诸沙涨坍多变,州县治城曾六建五迁,崇明学宫也因此多次随之迁徙。
明万历十一年(1583),崇明旧县城坍于江海潮水,时任知县何懋官将县城自平洋沙迁至长沙,继任知县李大经建城之际,在今城桥镇锦绣宾馆位置新建学宫。
崇明学宫航拍图
天启二年(1622),鉴于崇明“文运厄而弗振者,凡六十年”,知县唐世涵又将学宫迁建至县城外东南今鳌山路、东门路口。“明天启四年,始有棂星门,有尊经阁,有明伦堂、敬一亭、博文约礼二斋,规制粗备。”(清乾隆二十五年知县赵廷健《重修崇明学宫记》)“嗣后科第顿发,时以为迁建之应”(参见王锡爵《新迁长沙城儒学记》和朱衣点《募修学宫序》)。
据此可以结论,位于现在地理位置上的崇明学宫,当年自建造至初步竣工,迄今正好400年。相较于恢宏壮阔的北京明清故宫600年的历史,地处穷乡僻壤、弹丸之地的崇明学宫,在一代又一代崇儒重教的有识之士承前启后、不遗余力的悉心守护和传承下,俨然成为崇明教育之源、文化之根、精神之魂,亦委实可无汗颜或妄自菲薄。
沈文镐像
无独有偶,明崇祯十四年(1641),知县蒋季诚又以攸关崇明学宫风水之由,督导开挖青龙港(今老滧港)、青龙河(今鳌山路),并设青龙、丹凤两桥,引滔滔长江之水流至学宫泮池,再由东往西与县城东南护城河相连。从此,崇明文运勃兴,科举昌盛。
据统计,整个明代共276年,崇明考取举人32人,进士5人;而清代仅康熙一朝,61年间即有举人33人,进士13人,雍正十一年(1733),沈文镐更是进士及第、荣膺殿试一甲第三名探花。
崇明学宫棂星门
有清一代,自顺治至光绪,崇明学宫均有不同范围、程度、规模的修葺和复建。
据清光绪《崇明县志·学宫图》记载,彼时,学宫前有东西牌坊、万仞宫墙、文昌宫和魁星阁;中间为孔庙建筑,共五重,自南至北依次有棂星门、登云桥、泮池、东西官厅、戟门、名宦祠、乡贤祠、大成殿、东西两庑、尊经阁和崇圣宫及正殿;东为儒学,共五重,自南至北依次有儒学大门、二门、书斗公所、明伦堂、学海堂、后楼和东西两厢;西为书院,共四重,自南至北依次有忠义孝悌祠、唐赵二公祠、沈忠节公祠和原书院前厅、后殿,规制完备,礼乐齐全,凸现中和。
清光绪时期崇明学宫平面图
岁月长啸,薪火不熄。
1984年,崇明学宫被公布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至2016年,崇明学宫经过多期修缮和复建,占地面积达23.21亩,古建筑面积逾3000平方米,由南北走向、中轴为主、左右对称的三进院落构成。棂星门前,两座牌坊飞檐翘角,峨冠肃穆;主体建筑大成殿重檐歇山顶,规整雄伟,巍然高耸;明伦堂、学海堂华丽典雅,忠义孝悌祠、瀛洲书院古朴精致。布置在各古建筑内的“崇明岛史”“崇明民俗”陈列,向世人细述着崇明在长江亿万年流动中演绎的千年沧桑、百年神奇……
崇明学宫大成殿
拂去岁月尘埃,穿越世纪光华,崇明学宫曾经是封建时代培养科举人才的教育场所,涌现了清初校勘家何焯、山西提督学使沈文镐、清末商部右丞王清穆等许多后世学子的楷模。
崇明学宫在400年的风云际会中依旧傲然屹立,虽然风雨侵蚀,狼烟兵燹,然而,一次次既倒又挽,将倾得扶,古老而又年轻,赫然向世人展示出传统建筑的凝练精美、博大伟岸。
如今,崇明学宫以崇儒重道、尚文尊教而高度凝聚的人文精神,秉持源自明清以来的古典神韵,以及儒家文化的人文基因,焕发出新的气象,倾情咏叹朗朗乾坤下的长存浩气,成为崇明集历史、文化、教育、旅游于一体的人文胜地。
作者:周惠斌
编辑:施琦蕾
审核:邢峰
◆接下来的崇明……是这样的
◆三月北双,田园里的春日
◆崇明怡沁园邀你解锁“满减狂欢”
◆【关注】这两个崇明文旅扶持奖励办法正式发布!
◆春日限定!堡镇打卡点开“花”啦!
特别声明:本文经上观新闻客户端的“上观号”入驻单位授权发布,仅代表该入驻单位观点,“上观新闻”仅为信息发布平台,如您认为发布内容侵犯您的相关权益,请联系删除!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