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出海,如何避免“李鬼抢跑李逵”?
争议许久的瑞幸咖啡诉泰国“李鬼”案如今又有了新的进展。
近日,瑞幸咖啡发文称:“经过不懈地努力维权,泰国中央知识产权和国际贸易法院作出最新判决,瑞幸对涉案商标拥有在先和更好权利。”
具体为:
法院判令撤销对方已注册的瑞幸商标。
对方被禁止继续使用“LUCKIN COFFEE”“瑞幸咖啡”及鹿头logo的设计。
对方被判需向瑞幸支付损害赔偿目前金额已累计超过4600万泰铢(约含人民币1000万元,不含利息),并需承担瑞幸咖啡方面部分维权成本。
该事件也创下了泰国商标侵权案件赔偿金额新高。
01■
争议不断
泰国假“瑞幸”曾索赔20亿
瑞幸咖啡在泰国的商标维权之路并不是一帆风顺。
泰国出现假“瑞幸”已有多年。据此前报道,早在2021年初,就有网友表示在泰国旅游时发现了“瑞幸”门店。
该门店与瑞幸咖啡高度相似,只不过在配色上稍作调整,在“luckin coffee”字样下增加了一行泰文,以及其Logo中的小鹿图像左右翻转了。
经调查,50R集团(50R group)在泰国注册了“Luckin Coffee”商标,对瑞幸咖啡商标的字体以及标志性鹿头进行了全方位“模仿”。
2022年8月,瑞幸咖啡曾发布声明称:“瑞幸咖啡没有在泰国开店,泰国的瑞幸门店是仿冒门店,并表示已采用法律手段维权。
2023年12月,泰国知识产权和国际贸易中央法庭公告宣布判决了有关审理中国瑞幸咖啡公司控告泰国50R集团侵犯商标版权案件的最后审判——判决中国瑞幸咖啡公司败诉,立刻执行。
同月,泰国50R集团向泰国法院提起诉讼,要求法庭判决中国瑞幸咖啡赔偿经济损失100亿泰铢(约20亿元人民币)。
对此,中国瑞幸无奈转发:“我看不懂,但我大受震撼!”
该事件受到了社会上的广泛关注和热议,甚至也带动了不少品牌对海外商标保护困境的探讨与重视。
经过三年多的多轮诉讼,如今,瑞幸咖啡终于胜诉。
一方面,维护了品牌在海外市场的声誉,为瑞幸在泰国乃至整个东南亚市场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另一方面,对品牌海外如何维权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02■
茶饮出海
别让商标成为“绊脚石”
近年来,茶饮品牌不断加速出海进程,但也不乏有部分品牌在海外市场受到山寨品牌的侵扰。
据《中国商标研究院2023年报告》显示:在中国茶饮品牌中,仅35%在出海前完成目标国商标注册,品牌遭遇抢注后维权成功率不足40%。
由此可见,茶饮出海还面临着这一痛点:商标保护若滞后于市场扩张,可能让品牌付出高昂的代价。
当然,陷入商标抢注纠纷的,从来不只是瑞幸这一家。在茶饮行业,像喜茶、茶颜悦色、鹿角巷等,都曾因商标注册一事,被迫打起官司。
茶颜悦色在韩国被留学生抢注商标,因未提前布局,最终无法通过法律手段追责;韩国曾出现与茶百道高度相似的模仿门店,仅因商标未注册而难以追责……
实事证明,品牌不仅要完成绝大部分国家和地区知识产权的申报和相应的资质的申请,也要充分了解当地法律环境。
值得注意的是,像瑞幸此前败诉的主要原因在于泰国商标法强调“先注册”原则,而非“先使用”原则。
除了商标被抢注外,“被山寨”也似乎成为了热门茶饮品牌逃不了的宿命。
我们常常可以看到这类新闻,个别商户在看到他人品牌已建立稳定的消费群体并获得较高的市场份额后,移花接木,通过复制模仿等各种山寨手段,转嫁他人品牌的商业价值。
甚至在品牌未涉足的区域看到“山寨”门店率先进入市场,赚到盆满钵满。国外如此,国内亦是如此。毕竟借着知名品牌的热度,商品会更好卖。
不得不说,商标是品牌出海的“盾与矛”。对商标的重视,也在无形当中形成了品牌从“产品出海”到“品牌出海”的认知升级。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