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从“后进生”到“小学霸”,女儿在新西兰读书的4年经历了什么?

0
分享至

关注天使支教并“设为星标 ★ ”一起探寻适合儿童的教育!

提起新西兰,人们会想到《指环王》里那仙境般的中土世界,想到纯净的空气、水等等,其实新西兰在教育方面上也是非常有竞争力的。

2018《全球未来教育指数》(WEFI)的排名中,在所有参与评比的35个经济体中,新西兰以88.9分的成绩排名第一,超越美、英、加和澳(其实2016,2017,新西兰也是第一)。

有别于传统的教育排名,《全球未来教育指数》(WEFI)关注重点不是学生成绩,而是教育对学生未来人生的影响。

涵盖的学生年龄群体在15岁至24岁之间,具体指标一共有16个,如政府对高等教育的支出投入、教学质量、文化多元性和包容程度等。

具体到一点,就是看学校教育能不能为学生将来的生活和工作打好基础,让学生有能力应对未来。面对未来挑战,新西兰教育会着重培养学生5大能力:


创新思维能力; 自主学习能力; 创造力和主动 性; 设计与编程能力; 批判性思维与分析能力。

接下来,我会用女儿在新西兰上学的种种亲身经历,来讲讲新西兰学校,是如何培养孩子这5大能力的。

妈妈眼中的懒学生,老师眼中的好孩子

在新西兰的中小学教育中,老师会鼓励和赞赏所有突破常规思维界限,以超常规甚至反常规的方法、视角去思考问题的孩子。哪怕答案是错误的,老师也 会通过鼓励孩子提出与众不同的解决方案,来培养孩子逆向思维和创新思维的习惯。

举个最小的例子,女儿七年级开始学化学时,有次中考,让写出长颈漏斗和干燥管的区别(都是分离装置,长颈漏斗用于气体发生装置中注入液体,干燥管用以洗涤气体,除去其中的水分或其他气体杂质)。

我女儿的答案是:“区别是漏斗有个窟窿,可以用来把一大桶液体不飞溅地挪到小口径的容器里”,这一看就是上课没好好听讲,随便拿做蛋糕经验编答案的懒学生啊!

结果他们年级主任居然在班里鼓励她:“你这答案虽然不是老师讲的,可真还没错,能想到别人想不到的用途和观点,说明你第一善于观察生活,第二善于总结规律,是个爱钻研的好孩子。

弄得她兴奋好几天,过后不仅把老师标准答案好好学习一番,还因此培养出一个好习惯—— 当大人告诉她一个东西的用途时,她会琢磨半天,然后找大人确认: “我可不可以用它去做…..(完全不相干的某个用途)?”

至于教会孩子们自主抓取有用知识,更是从教学氛围到教学内容,从小学一年级到初中高中,一以贯之:

在新西兰的学校里,没什么固定教材,不同学校不同老师会根据教育部一个基本的学生发展手册去设计自己的课程。

每个班级的班主任会把教室当家,然后引导学生们充分沟通,自主策划这个“家”的氛围、主题、人文精神及环境布置

至于上课是坐地上还是用座椅,甚至是几个人挤在一个沙发上,全是学生们以“家庭成员”的身份和老师交流后决定。

13岁作词填曲、发文章赚稿费

由于每个学生的程度不同,新西兰的中小学真正把“因材施教”发挥到了极致:从小学高年级开始,学生就有一定的选课自由,到了中学更是如此。 比如进入初一后,学生的 选课 不同 :


同样是为了培养孩子的价值观, 可以选一些宗教文化课,也可以选积极心理学课; 同样是音乐课,可以选学吉他或者学钢琴; 同样是外文课,可以 选西班牙语,也可以选中文韩语等等。

即使是同一门课程,也会根据学生水平的不同分成不同的小组。

比如我女儿语文强数学弱,她在语文课上就是四个小组中进度快的那组,动不动一堂课写出七八百字的文章,而数学就在进度中等的那组——最快的组都已经在做剑桥10年级的题了,她还中规中矩在学8年级的基础知识。

这样“因材施教”的好处就是,孩子永远对学习保持旺盛的好奇心,并且始终有足够的自信,不会因为某一门功课不如别人产生自卑。

反正组内都是和自己水平差不多的学生,大家嘻嘻哈哈一起琢磨功课,合作完成作业,并不觉得学习是件苦事情。

我们成人也知道,人之天赋就是分布不均匀的,与其用一根绳子硬把大家捆齐朝着一个方向齐步走,还不如让每个人在自己擅长的跑道跑得最快最远。

我女儿在国内念到小学三年级,每天为了数学题哭到拿头撞墙,由于数学的压力厌学到连最爱的语文都懒得上。

到了这里,每天在数学慢班当个中等生,在语文快班考个前几名,再杂七杂八学上四五门外语、两三种乐器,每天忙着作词填曲写文章,隔三差五会觉得自己是小天才,她也开心,我也省心。

不过13岁的孩子,已经在本地最大的华人报纸发表过好几次文章挣了不少稿费,那些小词小曲写的,连我都惊艳。

而她的另一同龄朋友,对文科完全不感兴趣,却每天把牛津数学集当小说看,每天缠着家长要讨论量子纠缠。

这俩明显偏科的孩子在老师眼里都是小天才,只要她们能把自己喜欢的科目发挥到极致,其他科目哪怕只考50%呢,老师还是会夸:好学生!

包括后来一些我介绍到这里读书的孩子们,人人都在这里找到自己的定位,开心做着自己和家长心中的“好孩子”——按自己的特色发挥长处,才是快乐教育的真谛。

4个孩子不务正业搞动画

培养具有主动性和创造性的人才,是社会发展到今天对教育提出的必然要求。教育正在进入一个以主动学习和创新性适应为标志的、更为人性化的、终身教育的时代。

如果我们还拿过去“老师教、学生记”的老办法去教育孩子,就会出现发达国家早已换了赛场,我们还在旧跑道上苦哈哈和自己较劲的悲剧。

新西兰中小学教育有个很鲜明的特色:用项目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和集体创新。新西兰每年四个学期,每学期10周,老师最多用60%的时间用于讲解基础知识和研究这门课的基本方法,剩下的时间就是大家分组做项目。

由于孩子们从小学三四年级就已经学会了上网自学,以及做PPT汇报的方法,所以从项目选题到分配任务完成作业以及汇报演讲,一年年练下来,小孩子们简直牛到让人吃惊。

上学期我女儿在社会学课上选了个呼吁社会责任的话题,但她只擅长文字表现和音乐制作,对于如何让话题深刻及抓人眼球的展现完全没有主意 。

但她并不担心,因为在选题开始时,老师就会让每位学生列出自己的强项,这时会有一些领导和协调能力强的孩子主动请缨当项目组长,开始拉人入队。

我女儿的项目组长,是个很会筹划并有很好演说能力的男生,他找了编程高手做视频,数学尖子搞数据收集和统计,再请我女儿配乐写词

人员齐备后,大家争执两天,磨出一个日程表,然后各自领了任务干活,最后一周把所有任务合并,那段时间女儿天天忙到晚上一两点。

汇报日到来,4个12岁孩子交出长达4分钟有动画、有音乐、有台词的视频汇报放映,从精磨论点论据,到用photoshop做图、用视频软件编辑、编曲配乐写台词,4个小孩只花两周搞定,简直就是一个小艺术工作室啊!

而老师呢?貌似啥也不管,只每三天要一次工作进度,至于小朋友内部因为意见不同互相争执的小事,老师完全不介入,只告诉他们: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你做不了所有的事情就要学会借力和妥协,否则,只能接受汇报失败的尴尬。

所以,虽然我每晚都听到女儿絮絮叨叨说各种矛盾和不易,但是最后汇报完毕,她自己都忍不住骄傲:我们四个人,怎么这么棒?

看着他们如此学深奥的社会学,我真挺羡慕的,我小时候最烦的就是政治话题,而这些孩子们,轻轻松松玩着吵着就把全球变暖如何影响生态、如何影响人类之类的知识,都自己学会了。

很多观点不仅仅来自互联网,更有不少自己批判性的思考,比如,为了拯救森林而发起的无纸运动,真的就更环保吗?

看着他们的作品,我终于对女儿的各种“不务正业”放了心:这孩子将来应该不愁没饭吃。

think背后的教育精髓

在我女儿小学入学的第一天,老师就指着墙上一幅画告诉她说话做事之前要三思而后言,三思而后行,“Think(思考)”一词的真正含义是:


T:多思考 H:要对别人有帮助 I:要能鼓励别人 N:精力集中在必要的事情上 K:善良再善良

这个图,从小学到初中,她换了学校换了班,但所有班级都会强调这个“Think”,小小的一个词,对孩子人生观和做事方法的影响不容小觑。先做好人,再做好事,才是良好教育的精髓吧。

新西兰的学校,会给孩子提供很多帮助别人,回馈社会的机会,小学生可能会挨家挨户敲门为某项公益活动义卖巧克力,中学生会考察全球弱势群体生存及教育现状并为改善这些人的生命状态筹划项目等。

至于平日义务维护上下学交通,帮老师制作教具,帮学校刷漆布置校园等活动,几乎每个孩子都踊跃报名参加,小小年纪练就一身技能。

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近十年的统计数据,新西兰15-24岁青年人的就业率一直排在世界前列,这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归功于新西兰的教育体制对学生从小的培养:

一方面能够为完成基础教育的学生提供多种选择的机会和发展空间;另一方面,开展生涯教育是新西兰中小学的重要职责,基础教育阶段十分注重帮助学生在学校学习与未来生活之间建立联,充分发挥了为学生未来生活做准备的功能。

我和女儿来到新西兰四年,眼见着她从一个厌学暴躁的孩子变成有主见、有爱好、有才华的可爱大女孩,真的欣喜不已。

朋友们觉得不可思议,经常问我怎么教的?

每次我都老老实实回答:我真没教她啥,是社会让她改变,让我改变,变得更乐观、更包容、也更知道自己要什么。一个人只有知道自己真正想要什么,才会为之不懈努力。

来源 | 少年商学院

儿童的未来在教育

未来是一个需要创造力的时代

有没有一种教育能让孩子

当下环境下培养出应有的创造力?

有没有一种教育能让孩子

在老师陪伴下建立属于自己文化的归属?

有没有一种教育能让老师

与孩子一起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

寻找有缘家庭,一起探寻适合儿童的教育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保密期限终到期,中央首长透露:毛岸英真相,可以向外界公开!

保密期限终到期,中央首长透露:毛岸英真相,可以向外界公开!

明月清风阁
2025-11-14 15:20:03
归化了13人也没用!亚洲球队钻了国际足联漏洞,仍无缘世界杯

归化了13人也没用!亚洲球队钻了国际足联漏洞,仍无缘世界杯

星耀国际足坛
2025-11-19 23:23:03
台湾民调揭晓,郑丽文给大陆送上一句话特朗普醒悟:再不动手晚了

台湾民调揭晓,郑丽文给大陆送上一句话特朗普醒悟:再不动手晚了

猫眼观史
2025-11-19 15:07:02
湖人3连胜后,詹姆斯确认了,东契奇提出要求,谁注意艾顿一数据

湖人3连胜后,詹姆斯确认了,东契奇提出要求,谁注意艾顿一数据

体坛大辣椒
2025-11-19 15:58:08
万万没想到!江苏科大高薪引进的“假货”博导,手下有很多留学生

万万没想到!江苏科大高薪引进的“假货”博导,手下有很多留学生

火山诗话
2025-11-20 07:04:21
最低调普京女婿被亿万富豪当街暴打:拒绝10亿赔偿,只提一个要求

最低调普京女婿被亿万富豪当街暴打:拒绝10亿赔偿,只提一个要求

贰文
2024-10-31 00:30:11
俄罗斯警告高市早苗

俄罗斯警告高市早苗

极目新闻
2025-11-19 17:31:43
见完美方后,郑丽文送两岸一句话,岛内民调变天,大陆要拔7钉子

见完美方后,郑丽文送两岸一句话,岛内民调变天,大陆要拔7钉子

boss外传
2025-11-19 16:00:03
G20峰会前夕,美俄领袖双双缺席,中方拒见日首相释放强硬信号

G20峰会前夕,美俄领袖双双缺席,中方拒见日首相释放强硬信号

历史求所知
2025-11-19 13:01:26
成都27岁女子家门口遇害案开庭,被告人此前曾携刀具敲门滋扰部分住户

成都27岁女子家门口遇害案开庭,被告人此前曾携刀具敲门滋扰部分住户

澎湃新闻
2025-11-20 16:04:27
一年蒸发了10亿元,从网红白酒到狗都不喝,究竟发生了什么?

一年蒸发了10亿元,从网红白酒到狗都不喝,究竟发生了什么?

法老不说教
2025-11-06 20:45:28
利好突袭,大涨!美联储,降息大消息!

利好突袭,大涨!美联储,降息大消息!

中国基金报
2025-11-20 08:22:25
角逐940万大奖,丁俊晖火箭都0-4出局!赵心童独闯八强附对阵赛程

角逐940万大奖,丁俊晖火箭都0-4出局!赵心童独闯八强附对阵赛程

求球不落谛
2025-11-20 07:05:55
中央批准:中候补任副省级城市市委书记!浙江三地市委书记近期调整

中央批准:中候补任副省级城市市委书记!浙江三地市委书记近期调整

上观新闻
2025-11-20 17:48:08
高市早苗一上任,俄罗斯就高度警惕,派轰炸机绕飞日本海

高市早苗一上任,俄罗斯就高度警惕,派轰炸机绕飞日本海

极目新闻
2025-11-20 13:49:08
日本人评价抗美援朝:中国如果不出兵,美国人不会打到中国去!

日本人评价抗美援朝:中国如果不出兵,美国人不会打到中国去!

柏林观察
2025-09-22 11:15:18
86岁老人随口乱说代号,儿子上报后,国安领导:马上接通中央部委

86岁老人随口乱说代号,儿子上报后,国安领导:马上接通中央部委

知鉴明史
2025-10-23 14:01:49
航天发展连收5个涨停板

航天发展连收5个涨停板

证券时报
2025-11-20 10:35:02
担心打不过以色列,伊朗专家怀疑歼10机动性:要求测试发动机性能

担心打不过以色列,伊朗专家怀疑歼10机动性:要求测试发动机性能

烽火观天下
2025-11-15 23:44:14
那个爆雷的四川信托,昨天有了新名字

那个爆雷的四川信托,昨天有了新名字

楼市全搜索
2025-11-19 18:02:43
2025-11-20 18:11:00
天使支教
天使支教
为青少年儿童提供有质量的陪伴
1995文章数 3388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教育要闻

英语听力的压迫感!

头条要闻

"最美光二代"高海纯即将大婚 新郎是霸王茶姬创始人

头条要闻

"最美光二代"高海纯即将大婚 新郎是霸王茶姬创始人

体育要闻

Faker,何以成为Faker

娱乐要闻

胡彦斌易梦玲恋情曝光,相差16岁

财经要闻

霸王茶姬创始人将与“光伏女神”结婚

科技要闻

英伟达单季狂揽570亿美元,手握5000亿订单

汽车要闻

换购价15.98万起 广汽丰田全新威兰达上市

态度原创

时尚
健康
家居
教育
亲子

这四组绝美的冬季配色,很“暖”!

警惕超声报告这六大"坑"

家居要闻

黑白极简 慵懒通透空间

教育要闻

近日代表性问题汇总(一):期中考篇

亲子要闻

打疫苗会降低孩子免疫力?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