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什么要了解迁徙史?
文|酷
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样,都曾经有过一个疑问,那就是:我从哪里来?涉及这个回答里的可能有出生地、籍贯、血缘、族谱等等,但即使是如此清晰的答案,如果我们再沿着这些去追溯,又有多少人可以明确地回答出,那个最初的来源是在何处呢?
“迁徙”与“移民”这两个词汇,在早已成为定居者、习惯定居生活的我们眼中似乎有点遥远与陌生,因为它并不是我们所处的强调“安土重迁”的儒家文化的主流,也不是身为普通人的我们的日常选择,但实际我们的生活早已与之密不可分。
脱离偏狭、模糊不清的定义,以及我们想象中那些宏大的叙事,难道去异地求学、工作、生活、长期旅行等,不能算作是一次“迁徙”吗?我们真的不曾有过“移民”的经历吗?
作者在书中就引用了心理学家格雷格·麦迪逊(Greg Madison)著作中的定义:
“移民是从一种文化迁移到另一种文化的人,且两种文化有显著的不同,并且在足够长的时间里,这个人在从事日常活动的过程中将面临适应新环境的挑战。”
像我们耳熟能详的“江西填湖广,湖广填四川”,以及有知名影视代表作的“闯关东”等,无一不是这种移民文化的体现。而在当今时代热潮下涌现的“逃离北上广”“小镇做题家”等名词热梗,所讲述、所折射的又何尝不是更新层次的迁徙的困难与弊端呢?
在信息已经变得异常繁冗的今天,不单局限于媒体报道,我们可以从各种渠道听到各种各样的有关人类迁徙的故事,而不再依赖于过往的口口相传及移民神话。
当我们习惯了以或审视,或同情,或鄙夷,或旁观等各种目光或姿态望向移民时,本书作者却以相当独特的视角向我们展示了另一种世界历史,那就是——迁徙才是人类历史的主流,我们都是移民的后裔。
作者在这本书里挑战了围绕移民问题的一贯措辞,并秉着客观、公正、理性的态度,讲述人类从几十万年前就已经开始并延续至今的移民史。
我们可以在11个不同时空里,看到移民经历的多样性。在其中33个主题词事件中,移民重新成为人类故事的核心,并引领了社会和文化变革。
国籍、种族、边界、肤色、性别……这些是迁徙展现的内容,却不是移民的根源。
但无论是被迫展开的冒险之旅,还是主动做出的生活选择,抑或是处于这两种状况之间的人,迁徙都不是顺从或逃避,而是认清形势的再次出发,是对抗困境的另类蹊径。
不管它的底色是什么,它都带领人类开拓了新的人生版图,开启了新的人生篇章。无论是否身为移民,人类的历史就是一部迁徙史。我们的血缘,我们的家园,我们的文化,不是与生俱来的结果,而是无数次流动与交融的共同创造。
回顾人类迁徙的历史,考古人类移民的轨迹,是为了知道自己的来处,和探索文明未来的方向。
我们需要热切关注移民问题,因为关注移民与迁徙,关乎我们自己是谁的问题。我们需要公开探讨移民问题,并为仍处在此类困境的人发声,纠正大多数人摇摆不定、自相矛盾的观点,重新校准对移民的看法。
“作为一个迁徙物种,我们人类几乎是无与伦比的,因为我们可以在任何地方茁壮成长。”
所以勇敢向前出发吧,向前总能发现新世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