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受股东大连实德集团破产牵连等诸多因素影响,大连银行风险爆发,资产质量跌入谷底,不良率高达5.59%。
随后不久,他们便迎来了“救世主”,2015年5月,大连银行与东方资产签署《大连银行引入战略投资者暨增资扩股协议》及附属协议,根据协议内容,东方资产向大连银行注资150亿元,其中88亿元用于认购本行向其定向增发的股份27亿股,剩余资金购买大连银行向其打包出售的高风险资产,根据彼时的公告显示,大连银行打包出售的高风险资产账面原值总计为100亿元。
东方资产在入股十年并处置百亿坏账后,依旧没能帮助大连银行摆脱业绩困境。截至截至2024年9月末,大连银行实现营收39.66亿元,同比增加了6.00亿元,增长率高达17.84%;净利润5.05亿元,较去年同期上升0.14亿元,涨幅为2.83%。
从营收构成看,同期内大连银行的利息净收入达25.74亿元,占整体营收的64.9%,并且实现了21.19%的同比增长。在非利息净收入领域,该行取得了9.36亿元的收益,同比增长49.00%。不过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同比下降15.62%至3.61亿元。
虽然在营收及经历方面有所好转,但在资产质量方面,依旧令人担忧,根据三季报显示,截至9月末,该行不良贷款余额达到73.23亿元,与年初相比增长了6.47亿元,增幅达9.69%,不良贷款率达到2.63%,远远高于行业均值的1.56%。
随着不良贷款的增加,大连银行在2024年第三季度末的资本充足状况出现了下滑,低于行业平均水平。其资本充足率降至11.53%,与年初相比减少0.84个百分点;一级资本充足率降至10.98%,较年初缩减0.56个百分点;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降至8.54%,与年初相比下降0.40个百分点。
面对资产质量承压问题,尽管大连银行多次尝试通过公开拍卖或转让等途径处置不良资产,但效果甚微,甚至遭遇逾4600万股股权5.6折二拍仍流拍的局面。
昔日的大连银行因连续踩雷地产信托而导致资产质量恶化,在东方资产入股后的两年时间内,先是通过选聘的方式招募了行长王旭,随后东方资产利用自身的金融资源方面优势对大连银行业务形成协同发展,帮助其逐步走出了困境,
在王旭上任后的两年时间了,2016年及2017年,大连银行也实现了业绩增长。
但自2018年起,并开始陷入了六年连降的窘境,2018年至2023年,大连银行营业收入分别为78.03亿元、80亿元、76.15亿元、79.40亿元、57.75亿元、47.65亿元;净利润也从2018年的16.31亿元降至2023年的6.1亿元。
老帅王旭在执掌8年后也于去年5月宣布辞任,纵观其执政的这8年时间,大连银行的营收竟然比2016年王旭刚接手时还低,净利润甚至低于2007年。
可以说,在这八年时间里,大连银行的百万年薪高管团队并没有交出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
此外,从2023年财报公示情况来看,大连银行的前十大股东中,有6位存在股权质押的问题。
面对如此状况的大连银行更是遭到了同业信任不足的危机,2024年度第198期同业存单计划发行8亿元,实际认购量仅为2.2亿元,认购率低至27.5%。
往前倒推半年,该行的同业存单多数处于认购未满状态,甚至多期认购率仅为个位数。例如其第146、141、140、139、138、133、130、124期同业存单,实际认购率分别仅为5%、2%、7%、3%、3%、5%、8%、2%。
在经历一年半的领导空缺后,2024年曾涛出任大连银行党委书记,标志着新领导班子的正式形成。据了解,曾涛在中国银行和东方资产管理公司积累了丰富经验,被视为引领大连银行改革的关键人物。
同时,银行管理层的进一步扩充和业务板块的统筹改革,也为未来发展增添了新的动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