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网-辽宁频道
为纵深推进全市交通秩序和交通安全专项整治 “百日攻坚” 行动,切实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三站一场”(火车站、汽车站、地铁站、飞机场)及周边交通乱象,沈阳市聚焦重点区域开展集中专项整治。期间,公安、交警、交通、铁路、机场等多部门紧密协作,通过强化巡查管控、精准打击违规行为、引入科技手段赋能管理等方式,持续净化交通营运环境,有效改善了车辆乱停、非法揽客、违规营运等问题,让旅客出站就能感受到安全、便捷、规范的出行氛围。
联合执法出重拳 整治成效显著
自8月28日“三站一场”周边交通秩序专项整治启动以来,公安、交警、交通、铁路、机场多部门联合发力,全市累计出动执法人员2333人次、执法车辆653台次,检查车辆7131台,查处非法营运139件、出租违规60件、其他违规行为13件。其中“三站一场”核心区域出动执法人员1068人次、执法车辆256台次,检查车辆3690台,查处非法营运68件、出租违规40件,各类扰序及违规行为得到有效遏制。
三维发力破难题 治理举措精准
协同联动,从源头斩断扰序链条。公安、交通、铁路部门组建5个联合集中整治组,每日投入60人次开展全天候巡查,重点打击揽客喊客违法行为。创新“举报追查+驻点检查+网格巡查”模式,在违规高发点位设执勤点6个、检查点15个,每日增派40人对口支援,实现重点点位“死看死守”与重点街路常态巡查全覆盖;组织市内五区及县郊区开展跨区域交叉执法,提升打击精准度。针对沈阳站、沈阳北站地下停车场67台“包月”出租及私家车,实施逐人逐车训诫清理,并严禁出租车进入社会停车场,从源头上斩断扰序链条。
严管重罚,规范营运市场秩序。建立“负面清单+联合惩戒”机制,14名严重违规驾驶人被列入“负面清单”,禁止进入“三站一场”营运;对违规人员采取上限处罚、暂扣资格证、强制培训等措施,并推送至全国信用平台实施联合惩戒,连续考核不合格者吊销从业资格。推行“一案双罚”机制,针对计价器作弊、索要高价、拒载等严重违规行为,既处罚驾驶员,也约谈涉事企业,依法实施停业整顿、限期整改并公开通报,根治“挂而不管”问题。同时,完成“三站一场”电子围栏设置,实现违规车辆动态追踪与语音警示;将非法营运车辆纳入停车场“黑名单”,一年内禁入场站;推行投诉“1小时响应、24小时办结”机制,设置乘车价目表等提示信息,切实保障旅客权益。
科技赋能,提升智慧管理水平。在沈阳站东、西广场地下B2层通道分别建设一处综合执法岗亭,实现执勤无缝对接,达成“打击一个、震慑一批”的整治效果;在桃仙机场布设出租汽车智慧服务管理系统,有效破解短途拒载难题;沈阳站东、西广场各设4个违停抓拍电子警察,累计查处违停121件,通过科技手段压缩乱象生存空间。同时推进火车站“扫码乘车”智慧服务系统,完善引导标识、便民服务站等设施,持续提升旅客出行体验。
长效治理谋长远 持续优化出行环境
下一步,沈阳市将推动整治工作从“战时攻坚”向“平时长效”转变,固化联合执法等有效机制,针对节假日、重大活动等重点时段开展集中整治,推动喊客揽客问题常态治理、彻底根治。深化科技应用方面,由“百日攻坚”专班牵头加大资金保障;在火车站出站口及接站密集区加装31个人脸识别和声纹采集监控探头。优化运营环境上,10月底前完成3处火车站出租汽车智慧系统部署,优化桃仙机场、沈阳北站网约车专用区域服务,开展“司机与执法人员身份互换”“建言献策座谈”等活动。同时强化宣传教育,通过新闻媒体曝光典型案例,“以案说法”解读处罚结果与管理规定;细化全方位督导检查,及时推广有效战法,对整治不力部门下发督办单,紧盯问题立行立改,推动“三站一场”交通秩序持续向好。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