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知道恒大以及一众高管所犯的事儿很大,但一般人很难想象究竟有多大。
3月8日,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应勇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作工作报告,首次披露广东、北京等地检察机关已对“恒大系”42名涉案人员审查起诉。
此次最高检通报显示,“恒大系”案件审查重点集中在非法吸收公众存款、违规披露财务信息、挪用资金等方面。
据媒体报道及相关分析,“恒大系”被审查起诉的42人可能包括以下人员:
核心决策层:恒大创始人许家印、许家印的二儿子许腾鹤、前行政总裁夏海钧、前首席财务官潘大荣、恒大财富总经理杜亮、恒大汽车总裁刘永灼等。
其他人员:恒大物业集团前董事长甑立涛、恒大前副总裁朱加麟,以及恒大财富的一些区域高管,还有参与恒大财富业务的相关责任人等。
此外,据司法文件披露还包括财务总监及资金部负责人、多地分公司总经理,以及银行、信托机构等关联金融机构人员。
根据此前媒体报道,许家印、丁玉梅、夏海钧、潘大荣在此前已经将恒大基本掏空,特别是许家印已经将部分资产转移至境外。
2024年,恒大以公司名义对许家印、夏海钧、潘大荣、丁玉梅等7名被告追讨2017年至2020年各财年支付的股息及酬金共计约60亿美元。
恒大曾是中国房地产行业龙头企业,2021年因激进扩张和资金链断裂陷入债务危机,2023年正式进入破产重组程序。
截至2023年底,恒大总负债高达2.4万亿元,涉及超百万套未交付房产、大量上下游企业及金融机构,其债务规模被称为“中国经济史上最大企业债务危机”。
随着危机发酵,恒大背后可能存在的违规融资、财务造假等问题引发监管关注。
2023年9月,恒大创始人许家印因涉嫌“非法集资”等罪名被采取强制措施,案件由此从行政调查转入司法程序。
最高检通报显示,“恒大系”案件审查重点集中在非法吸收公众存款、违规披露财务信息、挪用资金等方面。
此次案件涉及非法集资、金融诈骗等严重违法行为。恒大旗下的恒大金融财富管理(深圳)有限公司,通过多种手段累计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约921亿元。
这些资金被包装成诱人的理财产品,以高息回报为诱饵吸引投资者。从2015年成立至2021年8月,众多投资者将积蓄投入其中,最终陷入这场精心策划的骗局。
随着恒大债务危机的爆发,恒大财富资金链断裂,无法按时兑付投资者本息。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其未兑付本息合计约410亿元;到2022年12月31日,这一数字仍高达约340亿元。
此次被审查起诉的42人,涵盖了恒大集团的高层管理人员以及与非法集资相关的关键岗位人员。
不仅有集团核心决策层,如恒大创始人许家印等,还包括负责具体业务实施的恒大财富管理公司的高管,以及部分可能存在关联违法操作的金融机构负责人和第三方中介机构人员。
这表明司法机关对恒大系非法集资案件的调查深入全面,覆盖了资金运作链条的各个环节,力求彻底查清案件真相,依法严惩违法犯罪行为。
2023年9月28日,恒大曾发布公告,公司执行董事及董事会主席许家印因涉嫌违法犯罪,已被依法采取强制措施。
去年5月31日,许家印遭到证监会顶格处罚。证监会公告表明,依法对恒大地产债券欺诈发行及信息披露违法案作出行政处罚决定,对恒大地产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并罚款41.75亿元,对许家印处以顶格罚款4700万元并采取终身证券市场禁入措施。
恒大危机爆发后,许家印与丁玉梅办理“技术性离婚”。另外,许家印还给儿子设立23亿的信托基金,为转移资产做准备。
2023年,许家印被抓前,丁玉梅已经从香港远遁海外,去了英国。
2024年7月,香港法院向丁玉梅签发一道禁制令,暂时冻结丁玉梅名下的财产。之后,英国法庭也向丁玉梅发出禁制令,在全球暂时冻结丁玉梅名下财产。
2024年9月11日,香港经济日报援引英国媒体消息,英国一家法院冻结丁玉梅的资产,允许她每个月至多支取高达2万英镑(合18.6万元)作为生活费。
法庭文件显示,丁玉梅被允许支付每月的生活费,并在8月份支付高达35万英镑的律师费。
去年9月,据相关媒体披露,许家印已被转移至深圳的特别拘留所,目前“身体情况良好”,在深圳特别拘留所获得医疗照顾,也享有美食。
据悉,许家印被捕后,最初在北京被拘留,几个月前被转移至深圳,方便与恒大高管沟通。
许家印在进入拘留所后给公司高层写了一封信,敦促他们加速解决理财产品投资者的兑付问题。
2024年9月16日,香港高等法院开庭审理涉及许家印的债务纠纷案件,法院批准出售恒大创始人许家印在香港的一处祥景楼房产,也就是许家印的“发迹屋”,以此来偿还部分债务。
除此之外,许家印、丁玉梅、夏海均等人名下多处房产已被接管、出售。
去年5月21日,许家印及相关人士持有的香港布力径10号B座豪宅近日以4.7亿港元卖出。与一年多前的市场估价相比,降价幅度达4.1亿港元,减值近一半。
据悉,另外两处豪宅布力径10号C屋及E屋,已被欧力士亚洲资本有限公司接管,10号E屋也在公开招标出售。
公开信息显示,许家印于2010年购入山顶布力径10号三栋洋房,即B屋、C屋和E屋,总市值约25亿港元。
2021年,在恒大出现流动性危机后,许家印将这三栋豪宅先后进行抵押,最终难逃被拍卖的命运。
6月14日,夏海钧名下位于香港北角柏傲山的顶层复式豪宅已被售出,转让价格为8200万港元。
夏海钧2019年从新世界集团购入该套房产,连同三个车位总价合计约1.6亿港元。本次转手需大幅亏损7800万港元离场,贬值近5成。
恒大于1996年在广州成立。次年,其首个楼盘金碧花园推出后大获成功,斩获8000万销售额,并在1999年跻身广州地产10强。
自2000年起,恒大专注于资源整合、流程规范与管理提升,着力开发“金碧”系列精品楼盘,在广州房地产最具竞争力10强企业中荣登榜首。
经过几年的发展,2006年恒大从广州走向全国20多个主要城市,还成功引进国际战略投资者,成为中国房地产企业国际化的标杆。
2009年11月5日,恒大在香港主板成功上市,市值超700亿港元,许家印也借此成为当时的中国内地首富。
2013年,许家印提出2020年奋斗目标并提前三年达成。2016年,公司名称变更为“中国恒大集团”。2017年,恒大启动战略转型,从“规模型”转向“规模+效益型”。
2018年,恒大继续推进“规模+效益型”发展模式与“三低一高”经营模式,但此后全面推行“高增长、控规模、降负债”战略未能如愿。
2020年,恒大地产借壳深深房上市失败,首次出现资金链断裂风险。2020年11月,恒大商票首次逾期;到2021年6月,恒大首次公开承认商票逾期问题。
2021年9月,恒大财富暴雷,下半年共计6.69亿美元债务相继到期。恒大虽两次在最后一刻避免违约,但最终在2021年12月3日,因流动资金不足,正式宣告违约。
违约发生后,政府和监管机构迅速跟进。2021年12月6日,恒大成立风险化解委员会组织重组,拉开了中国历史上最大规模债务重组案的序幕。
2022年3月,三只恒大系股票在港停牌;6月,恒大债权人向中国香港法院申请清盘,此后恒大八次申请聆讯延期;7月,恒大境内债务首次违约。
面对困境,恒大积极推进债务重组工作。2023年3月,恒大公布境外债务重组初步方案,主要通过“发新换旧”进行债务展期,并抵押或兜售所持有的恒大物业、恒大汽车股票。
方案核心是以长时间展期和“以股抵债”为基本框架,新票据最长12年,票面利率2%-7.5%,前三年不付息,第四年初开始付息并付本金的0.5%。
然而,恒大的重组之路并非一帆风顺。2023年9月,许家印因涉嫌违法犯罪被警方采取强制措施,恒大系股票再度停牌,债务重组进程受到严重阻碍。
进入2024年,1月29日,香港高等法院正式颁令恒大清盘,这无疑让恒大的债务重组雪上加霜。
恒大汽车虽获纽顿集团5亿美元战略投资,但资金分批到账且附带条件,量产能力仍受质疑,难以对债务重组提供有力支撑;恒大物业134亿元存款被挪用事件调查未完结,复牌后股价暴跌,同样处于艰难处境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