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两会提案提高个税起征点,为何难落实?需考虑财政承受能力!

0
分享至

你的退税到账了吗?说到个税,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肉疼”。每个月的工资条上,个税总是那个让人无法忽视的数字。而近日,全国两会围绕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的讨论也开始升温。全国人大代表、辽宁大学校长余淼杰提议,在北上广深等高成本地区试点将个税起征点从当前6万元/年提高至10万元/年。

你可能会问,个税改革具体能带来什么好处呢?其实提高个税起征点这件事,表面上看是减轻税负、释放消费潜力的好事,但它背后其实藏着不少复杂的问题。我们得承认,这项政策的初衷是好的,但它的实施效果可能并不像想象中那么简单。它既能带来好处,也可能埋下隐患。

先说好处。把个税起征点从6万元/年提高到10万元/年,这意味着年收入10万元以下的家庭基本不用缴税了,而中等收入群体的税负也会大幅减轻。简单来说,如果你的收入在改革后的起征点以下,那么你每个月就能少交一笔个税,这笔钱可以用来改善生活、储蓄或者投资。而对于那些收入稍高的人来说,虽然个税不能完全免除,但税率结构的优化也能让他们少交一部分税,从而增加可支配收入。这种“劫富济贫”的税收制度,不仅有助于缩小贫富差距,还能让更多人享受到经济发展的成果。

当然了,个税改革还能促进消费和经济增长。当人们的可支配收入增加时,他们更愿意将钱花在消费上。这样一来,不仅能提升个人的生活质量,还能拉动内需、促进经济增长。可以说,个税改革是一个双赢的举措:既能让老百姓得到实惠,又能推动国家经济的持续发展。

但是,有一个很现实的问题:那就是财政收入。个税是我国第四大税种,2024年贡献了1.45万亿元的收入。虽然这个数字看起来不大,但对地方政府来说很重要,尤其是对那些依赖中央转移支付的地方。如果起征点提高,就意味着财政减收,地方财政的压力会进一步加剧。这种情况下,公共服务的质量可能会受到影响,比如教育、医疗、基础设施建设等。

这么来看,税收的意义不仅仅是让个人少缴点钱,更重要的是它在调节社会资源分配、促进经济稳定方面的作用。提高个税起征点确实能让一部分人轻松些,但它可能带来的不平等问题和社会成本同样不容忽视。因此,税收改革还是需要在减轻税负和维护公平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而不是一味地追求“减税”。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丹哥热评 incentive-icons
丹哥热评
90后媒体人、热点热评更新
16280文章数 8059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