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网络上可查,不涉及泄密,请知悉。
全体公务员冻薪三年同时削减1万编制!香港这是怎么了?大陆是否可以学习这一措施?
香港财政司长不久前宣布一项特区政府关于公务员编制待遇问题的政策,决定自2025-2026年度起,对香港所有公务人员进行薪资冻结。所涉及的人员不仅包括行政、立法和司法机关,以及区议会的相关人员,就连现任特首李家超也包含其中。
而所谓“冻薪”指的就是实行这一政策的三年内,所有公务人员不再涨工资。因为之前香港政府为了吸引人才从事公务岗位,会根据实际情况每年动态调整公务员薪资水平,当然这种调整也基本就是“涨薪”,并且和职位是否晋升无关,相当于是一种额外的附加福利。
但是当下香港特区政府的现状,让其无法担负这样的福利了,而且不光要“冻薪”,还要在未来三年实行削减1万公务员岗位的目标。
因为香港特区政府已连续六年出现财政赤字,2024-2025年度的综合赤字更是高达872亿港元,财政储备也从2019年的1.1万亿港元骤降至6473亿港元,不仅创回归以来新高,更逼近警戒线。
因而政府需要通过控制开支来缓解财政压力,其中公务员相关开支在2023-2024年度达到了1562亿港元。不仅占政府经营开支近26%,而且增速远超GDP增长,于是便成为首要调整目标。
另外截至2024年,香港公务员编制约有19.1万,但实际在岗仅17.2万左右,存在近2万个空缺职位。同时高级别公务员薪资长期处于较高水平,与财政收入下滑形成矛盾。
而通过每年削减2%编制的方式,在三年内总共削减至少1万个职位,政府可减少冗余并推动部门整合与科技提效。同时要求各部门每年减少2%开支,加上全体公务员“冻薪”,预计可累计节省开支620多亿港元。
而香港之所以会出现财政赤字,并导致“冻薪”和削减岗位等措施的出台,主要还是因为税收的大幅减少。其中房地产与土地收入出现腰斩,土地出让收入占比已从20%暴跌至5%,印花税收入也同步缩水,房地产行业的低迷更是直接冲击财政收入。
还有旅游热度的减退和相应零售税收的锐减,导致香港业界零售额连续9个月下跌,内地游客消费较疫情前下降42%,相当于内地带动的消费引擎也直接熄火。
中国香港经济长期依赖房地产和金融业,但近年受全球经济波动、疫情及地缘政治影响,这些产业面临严重冲击,导致财政收入结构失衡。当然在过去26年中,香港也曾因非典、金融危机等5次冻薪,此次措施也并没有引起太大阻力。
更何况相关政策还保留了按资历晋升后的调薪,削减编制岗位也是主要通过自然流失如退休和优化人力资源实现,而避免直接裁员。
同时还通过增加离境税、签证费等非税收入,并发展金融产品以增加印花税收入等开源措施,来弥补缺口恢复财政健康。而这些政策都是为解决当下问题,而实施的短期手段。
对于内地700多万公务员,以及参公和事业单位等,总数超过4000多万的公务性质人员而言。这种短期内的临时性“冻薪”政策,对于解决大陆地方公务员薪酬支出困境,没有根本性的作用。
当然内地也在正推进公务员分类管理和工资制度改革,但内地财政管理更依赖集中统筹,公务员编制也需要根据中央统一政策审慎执行。
看了香港公务员冻薪和岗位削减情况,屏幕前的你有何想说的?欢迎留言讨论!
读者朋友,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
参考资料: 南方都市报,全体公务员“冻薪” 削减约1万个职位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25253325458241580&wfr=spider&for=pc
中国青年网,香港公布公务员冻薪等多项措施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25106323659008012&wfr=spider&for=pc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