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有言:“不时不食”
随着天气转暖
瓜果蔬菜种类逐渐丰富
每种作物
生长在特定的季节
都有其自然规律
今日惊蛰,顺应天时
吃好三样,做好三样
调养身体,振奋精神,拥抱春天!
吃好三样
1.吃梨:润春燥
随着天气转暖,很多人开始出现咳嗽、咽干等症状。轻微的呼吸道不适,不妨吃点梨来缓解。
很多人都知道秋天吃梨,可以去秋燥。其实,我国自古有惊蛰吃梨的习俗。因为梨子性寒味甘,有润肺止咳、滋阴清热的功效。
2.吃荠菜:防春寒
俗话说:“良药十分,不如荠菜三分。”荠菜,是惊蛰节气最有代表性的野菜之一。它不仅能去水肿,祛寒、养阳的作用也很强,还能调理肠炎、预防感冒发热。
在我国,吃荠菜习俗由来已久。《诗经》里讲“甘之如荠”,说的就是荠菜味道鲜美。
三月“倒春寒”的天气里,很适合摘点荠菜包饺子吃。如果你是湿热、痰湿体质的人,可以适当多吃这道菜。但是,胃酸过多的人还是少吃为好。
3.吃玉米:解春困
俗话说“春困秋乏”,很多人一到春天就提不起精神,早晨起床困难、白天昏昏欲睡、做什么都有气无力。这是由于饮食不均衡,缺少维生素B引起的。
维生素B有助于大脑兴奋,摄入不足容易让人感到困倦。富含维生素B的食物有玉米、花生、小麦胚芽等。
玉米还含有一种叫做玉米肽的成分,能够有效帮助我们对抗疲劳。玉米作为粗纤维食物,容易产生饱腹感,可代替细粮来食用,它能辅助降糖、降血脂、降血压,非常适合三高人群。
做好三样
1.防虫咬
冬季蛇虫藏伏于土中,不饮不食,称为“蛰”;春季天暖有雷动,惊起蛰居之虫纷纷出走,称为“惊”。
惊蛰前后,踏春赏花的途中,要谨防毒虫叮咬。被毒虫叮咬,轻者仅有局部皮肤症状,严重者可引起寒战、高热等全身中毒症状。
外出踏春赏花时,应尽量穿长袖长裤,减少皮肤裸露,远离树木、花丛。随身携带防蚊水、风油精或者香囊等,借助香味驱散毒虫。
2.防感染
惊蛰节气,气温回升、雨水增多。随着空气湿度增加,各种细菌和病毒趋于活跃。
此时,老人和小孩抵抗力较弱,很容易被感染。因此要做好个人卫生和家庭卫生,勤洗手、多通风,保证睡眠充足,提高身体抵抗力,尽量少去人多的场合。
3.防肝火
春天,是很容易上火的季节。这是由于肝阳上亢,阴血相对不足。肝脏最怕劳累,人不休息,肝脏就无法进行自我修复。
因此,当感到疲惫时,应该及时停下休息,让肝脏得到休养,特别要注意避免熬夜。
吃好三样,做好三样
抓住黄金15天
健康过春天
稿件来源 | 健康中国
《西安工会医院·西安康复医院宣传片》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