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犹不及。否则容易矫枉过正。
热薯条,塑料装
最近这半年我在减肥,即便如此,每当有一包刚出锅的麦当劳炸薯条摆在我面前的时候,我还是忍不住把它消灭掉。
在我心目中,薯条就是麦当劳的招牌,只要麦当劳不倒闭,我会一直吃。
虽然但是,我今天吃薯条时,发现事情有点不对劲。
有网友发现,麦当劳开始用塑料盒装薯条:
图:安哥拉兔蔚蔚/小红书,下同
而且还用塑料盒装汉堡:
当时我手里的薯条立马就不香了,脑瓜子嗡的一下。
一股子塑料味儿,隔着屏幕都能闻得到。
喜欢吃麦当劳薯条的朋友都知道,一般薯条都是装在纸盒里面的:
图:麦当劳,下同
用塑料盒装汉堡我能理解,至少还隔着一层纸,但是这薯条,是直接放在塑料盒里面的。
简直要人老命,是可忍,孰不可忍。
还好,我定睛一看,哦,原来是美国麦当劳,虽然美国最近经常出奇制胜,但用塑料盒装薯条,这事,我还是不理解。
就像我不理解最近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
“我认为塑料不会对鲨鱼产生太大影响,因为它们在海洋中吃东西时会咀嚼。”
不懂就问,于是我在网上搜了搜,原来麦当劳用塑料盒装薯条这事,并不是第一回了。
早在2023年,法国麦当劳就开始推广可重复使用的塑料容器了。
薯条用了塑料盒,可乐采用了塑料杯:
图:蜗牛的科技笔记,下同
刚出锅的高温薯条,直接倒进塑料盒里面,这不是暴殄天物吗:
看这意思,汉堡也采用了塑料包装:
我查了一下,法国麦当劳真够贴心的,一共为堂食顾客准备了21种可重复使用的塑料容器,总有一款适合你。
更贴心的是,为了防止顺走,塑料盒上似乎还贴了RFID防盗标签:
图:改个名字/小红书
心疼法国人一秒。
脱裤子放屁,找费事
果然不出我意料,大部分网友们也纷 纷表示嫌弃:
很多人都担心卫生问题:
有人做过餐饮,感觉不卫生:
有人担心塑料里面的塑化剂:
有人说不如学肯德基,直接垫张纸:
有人说之前为了环保可乐都没吸管,现在包装变塑料:
当然我觉得还是有区别的,这个薯条塑料盒可以重复使用。
有人问打包怎么办:
其实这些塑料包装,都是给堂食顾客准备的,外带的还是传统纸包装。
有人建议麦当劳用不锈钢托盘:
也有不少人担心偷盗问题:
当然,也有人表示理解支持麦当劳:
愿意配合,为了环保:
塑料盒很棒:
有人说只要干净就行:
有人说挺好的,减少垃圾:
有人建议可以换成碗状容器:
有人说就知道折腾穷人:
有人觉得再生纸挺好的:
有人说还得招人洗餐具:
有人说纸吸管,塑料汉堡盒,这思路,谁懂:
总的来说,网友们对麦当劳用塑料盒装薯条的行为,吐槽的人占大多数,原因无外乎:不卫生、不环保、增加了操作流程,还容易被顺走。
多少给人一种脱了裤 子放屁的感觉。
麦当劳,也不愿意
看完网友的吐槽,大家是不是觉得麦当劳挺奇葩的?
其实,麦当劳也不愿意用塑料盒装薯条,都是被逼的。
众所周知,麦当劳是支持环保事业的。
麦当劳一直在全球范围内,积极推进可持续发展战略,致力于减少环境影响,并优化供应链管理。
比如在包装材料方面,麦当劳承诺到2025年底,全球100%的主要顾客包装将采用可再生、可回收或认证材料。
麦当劳在多个市场正在逐步淘汰一次性塑料制品。例如,欧洲市场已测试并推广使用纸质吸管,和可回收的麦旋风杯,以减少塑料浪费。
此外,麦当劳在供应链方面也在提倡环保、可持续发展,比如与全球可持续牛肉圆桌会议(GRSB)合作,推动牛肉生产的可持续发展等。 这个不是本文重点咱们就不展开了。
简而言之,在环保可持续方面,麦当劳是遥遥领先的。
但是,麦当劳的环保,也不是没有底线的。
前文提到的法国麦当劳塑料包装,就是一个妥协的产物。
事情是这样的,法国法律于 2023 年要求麦当劳等快餐店,为堂食顾客提供可重复使用容器。
麦当劳认为这一模式存在诸多问题,如成本、便利性、可持续性和运营等方面,且担心法国模式会在欧盟推广。
但是麦当劳寄人篱下,不得不执行法国政府法律。
于是在运营方面,麦当劳部分食品仍可使用一次性包装,但是同时需设计、生产、分发等新的可重复使用容器,并调整运营流程。
比如制作海报、培训员工、安装洗碗机、调整布局、使用 RFID 技术追踪,还增设特殊垃圾桶并引导顾客正确使用,目前物品回收率约 92%,平均使用 29 次。
毫无疑问,这些举措会增加麦当劳的设备成本(采购新设备)、人员成本(招募清洗工、培训等)。
另外,法国政府要求顾客对垃圾进行分类。但顾客习惯改变困难,存在不分类、拿走容器等问题。这些也给麦当劳造成了新的困扰。
除了以上的问题,麦当劳还需要衡量可重复使用包装的利弊。比如需要考虑能源、水、洗涤剂等成本,以及制造容器的塑料使用、回收体系和相关成本能耗等。
总而言之,麦当劳用塑料盒装薯条,并不是一个非黑即白的简单问题,没有标准的正确答案,是否更环保,也不一定。
而且,折腾来折腾去,甚至有可能还不如不折腾,改回第一稿。
be like:
我只是想好好吃个干净、热乎的薯条,怎么就这么难?
号外,号外:诚征设计沙龙合作
“非遗”应该活在日常生活里,而不是博物馆里。
设计癖正在策划一场“非遗破圈力”线下沙龙,一起探讨如何通过设计挖掘非遗传统文化。
现诚邀非遗传承人、设计师、品牌合作方。
欢迎联系小癖(15210428522 微信同手机号),获取完整合作方案。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