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相关的报导都在甩锅给特朗普,尤其是他的关税战,但只要大家看一下数据,就知道根本不是这么回事了。从这个图表,大家就可以看到美国的贸易逆差是从疫情开始就已经失控了,到了2022年3月达到极值。而2022年3月发生了什么事?美联储开始暴力加息了。
回顾历史,美联储是在2021年6月联储会议上开始提示加息,而这种提示应该会产生一种刺激需求的作用,大家都想在加息之前先把钱借出来并花出去,所以2021年6月开始逆差扩大有可能与美联储的加息提示有关。加息之后,对需求的刺激逐渐消退,也就是大家都想把钱扔进美国股市,或者拿去买美债。到2023年8月收缩到逆差最小值,而2023年7月是这轮加息周期的最后一次加息。之后,美联储开始按兵不动, 贸易逆差开始回到扩张区间,并且从2024年4月开始贸易逆差再度开启大幅扩张。
大家可以回顾一下新闻,2024年4月的时候拜登还没有退选,那时候舆论上特朗普的支持率与拜登还是不相上下,一直到6月的第一次辩论,所以用大选影响贸易逆差的说法有点说不通。另外,从2022年10月到2024年4月,贸易逆差的数额与2021年上半年相当,也就是说加息之前与加息之后其实并没有多少实质性变化,甚至可以说加息只不过是扰动了贸易逆差的范围,并没有实现压缩。
2024年6月第一次辩论,拜登惨败,一直到7月21日才宣布退选,而7月贸易逆差有明显的扩大,这才算大选论说得过去。
然后,哈里斯宣布参选,舆论出现了大幅度逆转,8月贸易逆差也出现了明显的收缩,但数额仍然大于4月的数据。9月美联储开始降息,但这是在9月18日宣布的,并且宣布得比较突然,对贸易逆差的影响不应该很大,但9月的数据却是出现了大幅扩张。之后,10月的贸易逆差又收缩了,这或许与大选即将开始有关。而到了11月之后,大选结果出炉,特朗普的政策陆续出台,出现恐慌性采购是正常的,但是1月的数据比2021年上半年的水平相差了1.5倍,比2022年3月的峰值也上升了0.5倍,这个数值已经偏离得太远了,不能单纯用关税战来解释了。
如果我们再回顾得更远一点,疫情之前的贸易逆差仅仅是4千多亿,峰值也仅仅是5.5千亿,与今年1月的数据差了2倍,5年时间就扩大了这么多,很明显是失控了。如果真是单纯特朗普的当选让贸易逆差偏离得那么厉害,那么疫情之后到去年11月之前的逆差又怎么解释呢?正确的答案应该是特朗普的影响确实是有,但没有那么大。事实上,美国贸易失衡问题早在很多年之前就已经引人关注了,只不过舆论上总是拿美元霸权来说事,才会被掩盖过去,而最近这几个月的数据只不过是从失控变成彻底失控而已。
换言之,美国的贸易失衡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这个问题早就引起了美国政府的关注,并且大力推动买美国货运动来制衡,但效果都很不理想,而到特朗普2.0只不过是问题被拖到底,完全没有办法控制了。另一方面,现在联邦债务问题非常严重,一众金融大佬都说再不削减美债就要破产了,在这种情况下想用扩大财政开支来引导社会解决问题是不现实的。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更何况是美国的债务问题已经快要爆炸了,美国人能拿什么制衡逆差呢?结果也只能是缘木求鱼。
到了2月的数据,或许我们可以看到一部分逆差收缩,但是如果美联储继续降息或者开始扩表,逆差仍会继续扩大,或者还会出现巨量的波动性。随着贸易逆差加速失控,美元的出口量也会持续增加,这就会对美元价格形成强力的打压,而这又会对美国国内形成输入性通胀,对美国经济造成更大的破坏。造成贸易逆差失控的原因其实并不复杂,本质上就是经济结构失衡,而通胀对美国经济的破坏,就会更加刺激经济结构的进一步失衡,逆差自然更加止不住,所以逆差的扩大与特朗普上台有关,但并不能把全部的锅都甩到他身上。
在特朗普2.0之前,美国其实已经病入膏肓,即使没有特朗普,情况也不会好到哪里去,这是过去几十年堆积起来的问题,不是谁一个人的责任。与此同时,这个问题要是好解决,几十年前就已经解决了,所以不管谁上来恐怕都很难搞,现在美国政府没钱了,那就更不好搞,逆差继续扩大才是大概率事件。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